印度氣候炎熱,為啥感覺新冠肺炎疫情還加重了?氣溫高不能殺死病毒嗎?

敏兒聽見


氣溫高僅僅是不利於病毒傳播,但要想達到阻止病毒傳播或者殺死病毒的目的還是遠遠不夠的。病毒滅活需要在58℃的水中持續半小時,如果僅靠氣候條件來殺滅病毒,等到病毒滅活了人類也無法生存了。

非典在三伏天消失,氣溫升高只是很小的一方面,更多的是防控得力,且病毒向致病性更強、傳染性更弱的方向變異。這一變異會導致病毒更容易被發現,也就更容易被消滅。

為什麼新冠疫情在印度加重呢

1、防控不利,大量人際傳播

印度貧富分化太嚴重,底層人民的經濟條件不足以滿足疫情防護需要。印度實行交通管制的指令下達以後,工廠停產、工人失業,大量人群因為失去住所不得不徒步遷徙返鄉。這導致確診人數大量新增。

2、醫療物資儲備不足

印度醫療物資儲備不足,醫療體系建設薄弱,每1萬人擁有醫生數為8位。醫療物資和醫護人員的缺乏,增加了患者確診和治療的難度。

截至4月14日14:33,印度現有確診病例為8978例,累積確診病例10541例。有大量報道猜測實際感染人數要遠遠超過官方統計的數字。

困境中有希望的曙光

針對此次疫情,印度的政府和民眾都是積極採取措施抗疫的,形式不容樂觀,還是有克服困難的決心和行動的。

根據印度民生艱難、貧富分化嚴重、人口密集的熱點,印度因時因地制宜,制定了社區隔離措施,目前印度最大的貧民窟已經關閉,體育場館、婚禮場所、酒店、度假村、火車等也被改造成檢疫或隔離中心,用於疫情防治。

印度曾是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率最低的國家,目前新冠檢測的範圍也在擴大。種種措施,讓我們在棘手的困境中看到了希望,讓我們祝福印度,為她加油!


張醫生科普


眾所周知,印度是南亞次大陸乃至整個印度洋地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區域總面積約為298萬平方公里,總人口達13.24億,其國土面積世界排名第七、人口規模排名第二。

從地理位置來看,由於印度國土大致位於喜馬拉雅山以南並一直伸向印度洋,東西兩側分別瀕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其北部是典型的山嶽地區,中部是印度河-恆河沖積而成的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而東西兩側分別以東高止山脈和西高止山脈為界向東、向西則都是狹窄的海岸平原。

由於印度緯度位置比較低,其中心緯度大致介於北緯20度南北兩側,也就是說印度全境主體處在熱帶且瀕臨印度洋,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僅北部和西北兩角的山嶽地區為高原山地氣候、東北一角與巴基斯坦相鄰的塔爾沙漠為熱帶沙漠氣候。

不僅如此,在喜馬拉雅山脈及其以北青藏高原等地形的層層阻擋下,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來源於亞歐大陸內部的冬季風或冷高壓基本上很難影響到印度,因此印度境內大部分地區氣候可以用“炎熱”二字來概括。

也正是因為印度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有明顯的涼季、旱季和雨季之分,氣候炎熱,再加上印度的人口集中在恆河平原、海岸平原以及河口三角洲,且印度製藥業比較發達,有“世界藥房”之稱。因此在前不久印度“有且只有”的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被治癒之後,一時間關於炎熱的氣候、“髒亂差”的生活環境以及先進的製藥業是印度戰勝新冠病毒的三大“剋星”的報道層出不窮,甚至還有人說印度這種炎熱的自然環境對新冠病毒天然“免疫”。

雖然炎熱的氣候環境確實非常不利於病毒的傳播,例如2003年前後在我國廣東爆發並先後向東南亞乃至全球蔓延的非典,經過全力抗擊最終在2013年的三伏天神秘消失就是一個最直接的例子。但印度氣候炎熱既是優勢也是劣勢,而這種劣勢一旦被新冠病毒“淪陷”將會是災難性的,因為新冠病毒最不怕的就是人口聚集。

印度是人口大國,若按理論上的人口密度計算,印度的人口密度是總人口除以國土總面積,得出的大概數值是444人/平方公里,而實際上受氣候、地形、降水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印度的人口分佈是非常集中的,主要分佈在恆河平原以及海岸平原等水源充足、氣候條件相對優越的地區,新德里、孟買、金奈、加爾各答等都是印度人口大市。

我們都知道,一個地區人口規模一旦超過環境容納能力,就會出現一系列問題,例如交通擁堵、住房困難、資源緊張、環境惡化等,這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大城市病”。而隨著印度近些年來經濟的發展,大量人口也由農村流向城市,導致許多城市堪稱世界上最“擁擠”的城市。儘管印度近些年來一直想通過360度無死角的方式來刷存在感,以此來擠進世界大國行列,但人口的劇增也帶來了與糧食、就業、治安、交通、住宅、環境等有關的一系列的問題。

我們以印度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和貿易中心孟買為例,總人口超過2130萬人,僅次於新德里的2500萬人,但孟買的區域面積僅603.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超過35300人/平方公里,是其首都人口密度的兩倍有餘。而新冠肺炎疫情爆以來,如此大的人口密度想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是非常困難的。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位於印度孟買的塔拉維貧民窟,總面積大約只有6.13平方公里,竟然有約150萬人居住於此,也就是說其面積只相當於我國一箇中等面積縣的約1/50,但人口卻是這個縣的約2倍,就連廁所都要1400人公用,可見在這裡講“安全距離”是完全行不通的。最要命的是這個貧民窟前不久已經出現多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並且也是印度最先出現確診死亡病例的地方。

近段時間以來,雖然印度總理莫迪宣佈了三週的全國“封城”令,但這並沒遏制住印度確診數量的上升,而隨著印度進城務工人員返鄉以及宗教活動等,這些都對疫情的蔓延帶來很大風險。

目前印度的新冠疫情形勢也在持續惡化,連日來單日新增確診數量都在數百乃至上千,現已累計確診已超過8446例,其中死亡289例。鑑於這種形勢,印度也升級了防控措施和“禁足”令,並將全國“封城”期限延長至本月30號,在此期間如有私自下樓或外出的,等待的就是鞭子或木棍伺候。

地理那些事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印度沒有成為重災區,應該要好好感謝“天氣熱”這個有利條件!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 印度疫情並不算嚴重!

新冠肺炎疫情自爆發以來不斷在全球蔓延,截至4月12日,已經蔓延至全球超200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確診病例逼近180萬例,死亡超11萬例!印度作為全球僅次於中國的第二人口大國,在人口稠密、衛生條件和醫療水平都亟待改善的情況下,截至4月12日,印度全國僅確診8447例,死亡273例,整體疫情可以說相當溫和。

(印度疫情相對溫和)

印度大部屬熱帶季風氣候

印度位於南亞印度次大陸,由於緯度較低,全國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天氣炎熱,全年只有11月-12月屬於涼季,而受到喜馬拉雅山脈屏障影響,極少受到冷空氣影響。 每年3月-5月是印度的旱季,氣溫高、降水少,常常出現高溫天氣。自從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發以來,很多人將印度定位為疫情隨時爆炸的“王炸”,但是這個“王炸”遲遲沒有炸,除了印度國內防控措施比較有力之外,天氣炎熱應該是最大有利因素,從這個角度來說,印度人應該好好感謝老天!

(印度大部屬熱帶季風氣候,炎熱天氣利於疫情防控)

全球疫情震中幾乎集中在北半球溫帶或亞熱帶國家

此次疫情,氣溫條件影響有多大,其實很難通過確切的數據進行分析,因為各個國家的國情和防控條件不一樣,很難做直接比較。但是通過目前疫情嚴重的國家和地區分析,我們不難發現,疫情震中基本都位於北半球溫帶或亞熱帶國家和地區,確切的說就集中在北緯30°-50°的地區,包括確診病例數最多的美國,疫情幾乎失控的意大利、西班牙、德國、法國、英國、伊朗等國。其實,早在2020年3月初,就有學者研究發現,全球疫情分佈具有很強的氣象歸因,以下是研究結論:

研究發現,迄今為止,由新冠病毒引起的疫情主要沿狹窄的東西向分佈,大致沿北緯30°-50°的走廊,這一帶的有著類似的溫度:5攝氏度-11攝氏度,類似的溼度:47%-79%。

鑑於以上分析,我也做一個大膽地預測吧:以印度的人口密集程度、衛生防疫水平等條件,這個大家心目中的“王炸”遲遲沒有炸,主要原因就是天氣炎熱,而未來印度很大概率也不會再“炸”,我的理由很簡單,要炸早就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