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書法中的筆法和中鋒分別指什麼?

淺夏蜜語


中國畫中用筆的"功夫",其深度與廣度都具有極高的審美格調和品位。用筆的變化是豐富多彩的,因時代的不同,用筆的特徵也在發生變化,加之每一個人的喜好,秉性差異,導致用筆變化的差異。但是不管用筆如何變化,如何有差異,近代畫家黃賓虹所總結出的用筆"四要素"還是值得我們認真體會。這就是"用筆須平,如錐畫沙;用筆須圓,如折釵股,如金之柔;用筆須留,如屋漏痕;用筆須重,如高山墮石"。大家可在寫生中仔細體會其中道理,亦可擴大用筆精神的外延。

筆法包裹,中鋒,側鋒,逆鋒,拖鋒,飛白鋒。等。

指行筆時將毛筆的主鋒保持在點畫的中線,以區別於偏鋒。用中鋒寫出的線條圓渾而有質感。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載:宋徐鉉善小篆,映日觀之。畫之中心有一縷濃墨,正當其中,至於屈折處,亦當其中,無有偏側,乃筆鋒直下不倒側,故鋒常在畫中,此用筆之法也。

使筆直立,鋒在正中,左右不偏,叫"中鋒"。



星哥看天下1


請問書法中的筆法和中鋒分別指什麼?

✍兩個問題,都是書法中的基本常識。常識是基本的知識,基本的知識一定要明白,要清楚。不然的話,怎麼去寫呢?我願和你一道來學習和交流,希望你高興滿意。

先說什麼是筆法?顧名思義,筆法就是寫字用筆的方法。方法是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去寫,怎麼樣寫才能寫標準,怎麼樣寫才能寫正確,怎麼樣寫才能符合要求。因比,方法又是規矩。有規矩,才能成方圓。

怎樣用筆?

️一是執筆。通用的,也是常用的執筆法,是五指執筆法。五指執筆法又稱五字執筆法:擫、押、鉤、格、抵 。相傳這個方法是從王羲之那兒傳下來的五指執筆,使筆四面受力,保持正直……。上下好用,左右好使。是不是從書聖那兒傳下來的,我們暫時也就不去問那麼多了。執筆在指,運筆在腕;執筆要“死”,運筆要“活”。這與執拍打乒乓球差不多,不妨試試。

二是運筆。✍

每個筆畫有三個運筆的過程。即便是點也是如此。點是筆畫的濃縮,筆畫是點延伸。三個步驟是:

1.起筆;2.行筆;3.收筆。

1.起筆,起筆有藏鋒有露鋒。

藏鋒是逆鋒起筆。也就是筆鋒走逆勢,從相反的方向起筆。這就叫“欲左先右,欲上先下”。

😀筆為什麼要走逆勢?因為筆鋒是尖的,筆頭是錐體,走逆勢才能將筆毫鋪開,筆毫鋪開來了,也就有了“面”。有了“面”,用筆就可著力,運行中筆與紙(載體)也就有了摩擦,有摩擦也就有了澀勢,有澀勢筆力也就呈現出來了。🦋這是一種物理現象。也像我們打乒乓球差不多。執拍打球,也是先向後,然後再向前將球打到對方的檯面上,道理是一樣的。🐝

露鋒是凌空逆勢落筆,用的是切入法。“切”入的切很形象,如用刀切東西一下,細心而又細緻。

起筆有方圓。方用折,圓用轉。

圓自篆,方自隸。圓用轉,方用折。轉貴婉而通,方貴遒且勁。方圓兼備,自成一體。

2.行筆

行筆有中鋒有偏鋒(側鋒)。中鋒是筆法中最基本的筆法。

3.收筆

收筆回鋒,這叫“有來必有往”,是“理之然”,有來有往才是道理。回鋒收筆,首尾呼應,藏頭護尾,力在畫中。

這裡來說說“中鋒”是什麼?也就是說什麼是中鋒?🌿

還是那句老話先來個顧名思義。“中鋒”也就是中正不偏,也就是不偏不倚。筆法也就是像蔡邕所說的“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寫法也就正如清代書法家劉煦載所說的"逆入,澀行,緊收" 。

書法中的筆法,如果從廣義的方面來講可就多了,如“兼鋒”、“搭鋒”、“衂鋒”、“蹲鋒”、“挫鋒”……,但首先要學好中鋒,中鋒是立,是用筆中的“樁功”,萬變不離其宗。練就了這等功夫,也就能以不變應萬變了。

蔡邕(公元133年-公元192年),字伯喈,陳留圉(今河南省開封市陳留鎮)人,東漢文學家、書法家。


吉峰的文藝視界


筆法是指書法書寫中用筆的方法,如藏鋒逆行,中鋒行筆,這樣寫出來的字,才能蒼勁,有力,飽滿。所以說在書法創作中特講究 注重用筆。運用正確的用筆方法,寫出來的字才能精,氣,神畢現。筆筆中鋒寫出來的字才能沉穩,有力度,不枯不滑,不飄浮。畢現出書寫者的書寫功力和和穩定的精神狀態,在平實中展現書法的內在魄力。

筆法是用筆方法,中鋒是指用筆行筆的方法

如魏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