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顯微鏡看到空氣中的病毒嗎?為什麼?

煙腔男高音


病毒普通的顯微鏡是看不到的,因為太小了。

我是做分子生物學的試驗人員,顯微鏡每天都在用,一般的細菌在放大兩百倍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小黑點,放大到四百倍就可以看到遊動的棒狀細菌,視野裡大概有2毫米的樣子。

我們的實驗中經常用到病毒感染細胞,使細胞帶上熒光或者好表達某些蛋白。但是顯微鏡下,即使400倍也沒有看到病毒顆粒。在送到電鏡檢測的樣本是可以看到病毒。電鏡我們一般拍的是6000倍到20000倍。


大大小問號


首先我們必須要知道什麼是病毒,其次,我們要知道病毒得傳播途徑,再有就是檢測方法是否在空氣中能檢測得到。

一.什麼是病毒?

病毒與細菌的不同之處就是病毒太小,並且能夠複製。

在1673年,荷蘭有個叫列文虎克的看門人,從小是個眼鏡店的學徒,年齡大了,他就自己磨製鏡片,自制了歷史上首臺顯微鏡。他發現,一滴水中有無數個像小蟲子的東西。其實這些就是微生物和細菌。

後來,他把它們畫下來,寄給了當時的英國皇家學會。從此,人們才真正意義上走向微觀世界。

列文虎克的顯微鏡的發明的確對人們認識微觀世界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由於顯微鏡畢竟看到的物體大小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列文虎克並沒有發現病毒。

那麼病毒是誰發現的呢?

這個說起來就要追溯到1892年了。892年,從事菸草病工作的是年輕的俄國科學家伊萬諾夫斯基,他發現感染花葉病的葉汁,即使經過特殊的燭形濾器的過濾也仍具有傳染的性質。這項觀察提示了存在一種比以前所知的任何一種都小的病原,他認為該病是由產生毒素的細菌引起的。

1898年,荷蘭科學家貝傑林克重複了伊萬諾夫的實驗,他從患花葉病的菸草葉中擠出了一些汁液,並使之通過特製的濾器處理,然而結果表明濾液仍有侵染性。貝傑林克相信他的濾器阻擋住了細菌。將汁液置於瓊脂凝膠塊的表面時,發現侵染性物質在凝膠中以適當的速度擴散,而細菌仍滯留於瓊脂的表面。因此認為這種侵染性物質要比通常的細菌小。貝傑林克用病毒(Virus)來命名這種史無前例的小病原體。不難看出真正發現病毒存在的人是貝傑林克。

伊萬諾夫斯基和貝傑林克通過他們創造性工作發現了菸草花葉病毒,從而開創了病毒學獨立發展的歷程。

二.病毒的傳播途徑

1892年的時候伊萬諾夫斯基和貝傑林克對菸草花葉病毒的研究開創了病毒研究的歷史。

自那以後,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人們對病毒的研究也就越來越深入。

但是,人們只能在理論上闡述病毒,並看不到病毒的真實樣子。這在病毒研究方面可以說極為不方便。

不過到了1926年漢斯·布什研製了第一個磁力電子透鏡。

直到1931年厄恩斯特·盧斯卡和馬克斯·克諾爾研製了第一臺透視電子顯微鏡。展示這臺顯微鏡時使用的還不是透視的樣本,而是一個金屬格。1986年盧斯卡為此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從這時起,人們終於可以看到病毒的真容了。

病毒到底有多大?病毒的整體尺寸一般在30-80nm,如果僅僅可以看到,10000倍既可放大到肉眼可識別。

後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有了隧道掃描顯微鏡,人類捕捉病毒的能力不斷提高。

三.病毒基本結構及傳播途徑

其實,病毒無處不在,它太小了以至於一般的顯微鏡根本發現不了它。

想一想20-80納米之間的大小,我們人類的肉眼怎麼可能看得到呢?

就是某種病毒在空氣中存在,藉助現代顯微鏡也不可能看得到。最主要的原因是病毒太小,在空氣中做布朗運動,無規律而言,就是頂尖的電子隧道顯微鏡也不可能捕捉到病毒的。

病毒是一種沒有細胞結構的最低級的生命體。最簡單的病毒中心是核酸(RNA),外面包被著1層有規律地排列的蛋白亞單位,稱為衣殼。構成衣殼的形態亞單位稱為殼粒,由核酸和衣殼蛋白所構成的粒子稱為核衣殼。較複雜的病毒外邊還有由脂質和糖蛋白構成包膜。核殼按殼粒的排列方式不同而分為3種模式:二十面體對稱,如脊髓灰質炎病毒;螺旋對稱,如菸草花葉病毒;複合對稱,如T偶數噬菌體。在脂質的包膜上還有1種或幾種糖蛋白,在形態上形成突起,如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昆蟲病毒中有1類多角體病毒,其核殼被蛋白晶體所包被,形成多角形包涵體。病毒的結構簡單,沒有細胞結構。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裡,靠自己的遺傳物質中的遺傳信息,利用細胞內的物質,製造出新的病毒,這就是它的繁殖。通俗地說,病毒就是外有一層蛋白質包裹,內有遺傳信息,蛋白質就好比皮膚,遺傳物質就是大腦衣殼決定病原特異性。

簡單地說,通過空氣傳播的病毒一般叫氣囊膠傳播,是傳染性較高的一種傳播形式。

也就是說,經空氣傳播是呼吸系統傳染病的主要傳播方式,包括飛沫傳播、飛沫核傳播和塵埃傳播三種傳播途徑。

當然還有其它的傳播,如血液傳播,體液傳播等等。

小結:病毒是人類的共同敵人。我們想遏制住病毒的傳播,就需要層層隔離措施。這次新冠病毒就是具有高傳染性的病毒,只有採取嚴格的隔離措施,猜呢坑在治癒的基礎上控制住病毒。


任哥論道


顯微鏡是不能在空氣中看到病毒的,因為病毒非常微小,要比細菌小的多,一般病毒不超過100納米,而細菌是病毒的數百倍甚至上千倍,在空身中有很多的細菌和雜質,同時空氣是活動的,所以顯微鏡是不能在空氣中看到病毒的,只有在實驗室裡通過過濾,分離等嚴格的程序,最後放在通過高倍電子顯微鏡下才能清楚的看到病毒的結構序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