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稻田養鴨怎麼樣?能賺到錢嗎,一畝需要養幾隻?

新大風歌


在水稻分櫱盛期,將脫溫後的雛鴨放入稻田,讓鴨群晝夜生活於稻田。提高水稻有機化程度,減少化肥、農藥的公害,實現水稻純綠色生產。

放養密度一般每畝15到20只,以80到100只一群.8米,每二米左右插一根小竹竿支撐,也可利用河、塘等作為阻隔,低殘留農藥防治,提高經濟效益,一般每畝稻田可節約成本50元左右,也可採用穴間距30釐米蜂巢式正六邊形移栽方式,每畝栽插1.0一1.2萬穴。每穴2一3苗,以防鴨子踩食稻穗,影響水稻產量和稻米品質,這樣可以水稻鴨子雙豐收。








五子龍女


您好,我是何以見德,我的老家湖南。在老家有很多水稻田,但基本沒有利用水稻田來養鴨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您真的要投資養鴨,推薦您還是魚塘養鴨經濟價值更高。

可能網上大部分都是給你說稻田養鴨怎麼好,怎麼掙錢。但這些人真正養鴨嗎?不一定。當然了,既然有人推出這個稻田養鴨技術,那麼他就是有市場的,因地而異。

首先來分析下稻田養鴨的弊端。

第一,稻田幹什麼的,顧名思義就是種水稻的。如果稻田養鴨,按照網上的經驗說法:

1、不能施肥、不能打農藥,要實行有機養殖。有機肥、有機農藥價格是普通肥料農藥2倍以上,這無形中就增加了水稻種植的成本。

2、每畝稻田投放15-20只鴨子,以你養5000只鴨子為例,需要稻田250畝,為了控制每畝鴨子數量,還需要對稻田進行分割攔截,這裡成本有多少。您算算。每隔3-5米釘木樁,鐵絲網固定,每畝200元的話,250畝就是5萬。還不算後期維護、加固費用。

3、稻田養鴨,育秧、抽穗、打藥等等有多個時期是不能讓鴨子進去的,鴨子進食能力太強,破壞力也強。再者鴨子需要水,曬田階段也不能進入。去掉這幾個階段,鴨子能進去的時間很有限。趕出來、放進去,費時費力,最終還得投放飼料來圈養。

第二,不以種植水稻為收益,萬全為了養鴨收益。也有幾種原因不值得推薦:

1、需要水稻田面積太大,存在浪費。

2、現在水稻田裡泥鰍、小魚、蟲很少,不足以滿足鴨子進食需求。

3、食物短缺鴨子很快就會把水稻吃掉,水稻田就成了泥塘了。

圖中明顯看到鴨子的毀秧能力

第三,產蛋量。稻田養鴨產蛋量低於魚塘養鴨。

綜合上述幾點,我建議您採用魚塘養鴨方式。也是無公害立體養殖。

第一,魚塘本身就是立體的,上中下三層。上層浮萍、中層養魚、底層養螺、蚌等。

第二,佔地面積小,需要的流動水也少。需要投資成本小。

第三,鴨子吃魚、浮萍為食慾,排出糞便含有大量微生物作為魚的食物,形成生態鏈。

第四,產出蛋質量高,售價高。

魚塘養殖要更有經濟價值、更環保

以上是我個人的分析,您可以參考。還是那句話,養殖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何以見德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三農領域的廣安輕歌,土生土長的農二代。

種養結合生態養殖,可以使我們的農產品更具環保綠色,共創雙贏,稻田養鴨是我們四川廣安大力推廣的生態種養模式。鴨蛋加工成鹽皮蛋,三年後母鴨的產蛋率下降,這樣的母鴨市場上能賣到每隻300元。廣安鹽皮蛋是我們廣安的特色農產品,全國各地都很暢銷,製作工藝也不算很複雜。再來說說稻田的稻穀,可以投資幾千元買一套稍好一點的碾米機,生態種養的稻米是很暢銷的,米糠還可以作為鴨子的飼料,但我們必須記住,必須要生態種養,不要濫用農藥及商品飼料,做一個有良心的新農民,在你的生產過程中,每時每刻用自媒體給記錄下來,再通過自媒體平臺傳播出去,你的生農產品一定是不會愁銷路的,也肯定能賺到錢的。

稻田養鴨要選擇常年有來水注入的深水田,水源是稻鴨共養的首要條件。常年有水源的稻田野生餌料豐富利於鴨子的生長,同時有鴨子放牧的稻田抑制了害蟲的生長,深水田的禾苗坐dou(就是害蟲傷了根)題也解決了。水 肥充沛的稻田,更利於禾苗的生長,提高稻穗的飽滿度。同時放養鴨子的稻田自然肥充沛,根本用不上使用化肥了,節約了不用農藥不用化肥的生產成本。

稻田養鴨的稻穀品種要選擇稻米口感好的,生長時間稍長一點的雜交水稻Ⅱ優838岡優22(這裡指適合我們廣安地區的品種及長江中上游地區種植,其他地區請參考當地農業網站)。栽種距離為350×350,便於在豐苗後鴨子能自由出入而且也利於禾苗茁壯成長,密度大禾梗壯穀穗大產量不會降低,反而還有略略提升。插秧前按每畝1000斤農家肥打底,不要使用化肥,這樣能夠更好的適合鴨子餌料的生長(小魚蝦、線蟲等)。

稻田養鴨的鴨子品種,應選擇個體稍小的蛋用鴨品種。比如有四川麻鴨、蘇州鴨、紹興麻鴨等品種,它們的優點就是放養覓食能力強、產蛋量高。放養時間應在禾苗栽種二到三週後,禾苗分株達5一7芽後,小鴨放養之前先育雛15天,每畝控制在15一20/羽為好。這樣的模式是稻穀成熟時,鴨子也開始產蛋呢,實乃可喜可賀的雙豐收。希望我的回答能提供給你幫助,手打不易不足之處,歡迎評論區裡留言。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