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可以忍受胯下之辱為什麼不能忍受在項羽手下當個小領導?


一切言行都是內心真我的折射。

早在劉邦設壇點將時,韓信便曾總結過不願在項羽手下做事的原因:一是項羽不能任屬賢將,只會懲匹夫之勇。二是對有功者吝於賞賜,刻好的將印磨的沒了稜角都不願授予手下。三是任人唯親,最終封王的都是他的親屬。

大白話就是跟著他沒有油水可撈。那麼韓信在劉邦這裡撈到油水了嗎?答案是撈到了,不光撈到了,而且還撈大發了。藉助於他bug般的軍事指揮才能。先是在京、索之間遏制了楚軍攻勢。隨後在井陘口大破趙軍,緊接著在濰水河殲滅了齊國主力,徹底佔有了齊國。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齊王。

佔有齊國後,韓信已然是事實上的一方諸侯,具備了問鼎中原能力。可蒯通勸他謀圖天下時,他卻說:“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蒯通警告他“勢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竊為足下危”時他說:“先生且休矣。”蒯通第三次警告他不會有好下場,他仍然不忍倍漢。

既然最初投靠劉邦的目的就是為了撈油水,為什麼又突然停止了奮爭的腳步呢?韓信終其一生,究竟想要的是什麼?這或許,可以從他早年對待胯下之辱的態度中求取答案。

關於胯下之辱,韓信在人生最輝煌時曾有所評價:“方辱我時。我寧不能殺之邪?殺之無名,故忍而就於此。”一句殺之無名,道出了淮陰少年對封侯拜相的渴望。劉邦問他為何為自己所用時,他也說是自己只懂將兵,無法將將。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點兵何百萬,威名四海揚。簡簡單單,做個名揚天下的大將軍,或許才是韓信內心深處,支配他一生言行的真實自我。畢竟樊噲對他跪拜送迎言稱臣時,他會笑著說:“生乃與噲等為伍。”

只可惜,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



圓豆子


人處於最”低“谷的時候往往都是最容易轉折的時候,畢竟通往成功的道路總是在施工。胯下之辱以及不得志的小領導或者後面蕭何月下追韓信都如此。韓信一生大起大落,出生布衣”常從人寄食飲“,(俗稱要飯)然後還定三秦,垓下決戰,最後功高蓋主被夷滅三族。

審題:韓信可以忍受胯下之辱為什麼不能忍受在項羽手下當小領導?關鍵詞:胯下之辱,小領導。


韓信是主觀去忍受胯下之辱嗎

是的,年輕韓信雖然很窮也是熱血青年,身上經常佩劍而行,柿子隨軟,捏爆了依然會濺人一身。少年說“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但凡有明智的熱血青年聽到此侮辱必定暴起,但是韓信”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袴下,蒲伏(同匍匐)“。多年以後,韓信回到故地,找到當年欺負的人,封他做中尉。對眾人說“此壯士也。方辱我時,我寧不能殺之邪?殺之無名,故忍而就於此。”可見韓信是理智的受辱還不是其他屈從等原因。

韓信為什麼不能忍受在項羽手下當小領導呢?

首先看下這個“小領導”有多小。“羽以為郎中”,郎中就是隨從,侍衛,管理車騎等。“小領導”說法貌似不準確,並且韓信“數以策幹項羽,羽不用”。看來是項羽不待見他。

可是他跑到劉邦那,劉邦待見他嗎?


韓信在劉邦那能忍受小領導嗎?如何在劉邦那時來運轉

韓信投奔劉邦,不僅不受待見差點被砍頭“坐法當斬,其輩十三人皆已斬”,要不是夏侯嬰看他順眼救了他一命,也就沒有後面的故事了,漢朝歷史可能就被改寫了。後來韓信榜上了生命中第二個貴人蕭何(第一個是救他的夏侯嬰),蕭何多次在劉邦面前舉薦韓信可是依然石沉大海。於是韓信又跑了。第二次逃跑。於是就發生了千古一絕:蕭何月下追韓信。在蕭何大力舉劍下,韓信時來運轉走上人生超車道。隨後被劉邦拜為大將,此後還定三秦,為劉邦頂下東征的策略,再往後睢水之戰,井陘之戰,最後垓下決戰,西楚霸王自刎而死。

韓信後來對招降的項羽說客說“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故倍楚而歸漢。漢王授我上將軍印,言聽計用“。可見韓信是因為覺得不受待見才轉投劉邦。

至於後來功高蓋主被呂后蕭何擒殺。這又是後來的事情。


所以梳理過韓信大致履歷,可以推斷出韓信忍受胯下之辱是忍字決,但是如果他後期也能實行”忍字訣“向張良和范蠡那樣功成身退也不至於被夷滅三族。而不在項羽手下當郎中是因為不受待見,其實起初在劉邦那也不受待見,遇到貴人相助再加上自身實力,最後創下不世之功。


(圖片來自互聯網,感謝作者,侵必刪)


舊時茅店溪橋見


這個問題答案很簡單,我分兩部分回答。

一、韓信為什麼年輕時受胯下之辱。

作為一個男子漢,沒有幾個願意受胯下之辱。韓信為什麼受了?因為韓信胸有大志。

韓信年青時,英雄無用武之地,甚至吃飯也成了問題。他常常在做亭長的朋友家蹭吃蹭喝,亭長倒沒說什麼,亭長老婆不幹了。女人有女人的辦法,她全家提早開飯,等韓信來時,全家的飯早已開過了。幾次下來,作為聰明人韓信明白了其中的奧妙。既然再也吃不到亭長家的飯,乾脆再也不去亭長家。韓信還曾接受過替人洗衣物的老婆婆的飯,為了維護男子漢起碼的自尊,他慨然承諾:將來如果我發跡了,一定賞你千金。這樣的奇葩在淮陰城裡一定不受人待見。偏偏韓信每次出行,雖衣裳襤褸,但卻人窮志不窮,隱身的寶劍韓信再窮也沒去換大米。一個同鄉的潑皮罵道:你帶把寶劍,實在是丟人現眼,乾脆一點,要麼你用寶劍殺死我,要麼你從我的胯下鑽過去!韓信權衡再三,如下手殺人難免一死,不如鑽一下他的褲襠,於是韓信就受了胯下之辱。韓信暗暗發誓:不活個人樣兒出來,都對不起自己!

二、韓信為什麼不甘心在項羽手下當個小官?

韓信活著的目的就是飛黃騰達、耀祖光宗!無論項羽目光太差,韓信在他身旁有年,他居然有眼不識金鑲玉,一點兒提拔韓信的願望都沒有。韓信不甘心秋月春風等閒度,他怕回到家鄉再受那個混混的羞辱:韓信啊,當年你鑽我褲襠時心不甘、情不願,害得老子也害怕了好多年,怕你小子真的“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有一天封侯拜相了,來找我的碴,混到現在,你小子還在項羽手下做個下級軍官,項羽我對他倒有三分害怕,你嘛!正好他不在,乾脆還從我襠下鑽出去!我料想借你十個膽,你也不敢把我的卵一口咬下來!

想到這裡,韓信離開了項羽,去投奔劉邦!那年月,信仰是不值一張草紙錢的,韓信只是想去撞撞運氣!他了解到劉邦是個流氓,脾氣特別的差,但這小子敢和項羽槓著!也許這小子有本事,才有脾氣!即便這小子眼光不準,只要蕭何有眼光,看上我,那就成啦!我總不能一輩子做個下級軍官,如這樣,還不如死了算啦!於是,和項羽不辭而別,踏上了淘金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