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這麼累,為什麼大多數人都不過丁克生活,還有不少人要二胎?

靜下心養生


我生第一個孩子時,完全是懷著歡喜和期待的心情的,經歷過生第一胎後,其實是沒有想過會生二胎的,但也沒有特別抵抗。那時候,老公的意思是,反正一胎都生了,再來個二胎也是順便,防止孩子一個人長大,以後也沒幾個親朋可以走動了,太孤單了,並且遇上什麼事,還能有個商量的人。

後來,家裡沒有老人可以幫忙帶孩子,我不能去上班了,現實與理想的落差太大,得了抑鬱症,每天都過得不開心,負能量的情緒影響整個家庭。還好我沒有放棄自己,慢慢地走出來了。

我們家境很普通,兩個農村出來的大學生,自己出來打拼,在離老家很遠的上海落腳,生活壓力非常大,多了孩子後,在家庭開銷裡,光孩子的教育經費就是一大筆。現在有時候,老公也後悔,為什麼當初會想不開要生孩子呢?而且生一個不夠,還要生兩個,年輕時的肆意瀟灑都沒來得及經歷,也沒有出去走走看看,就被孩子和房子套牢了,要是這一輩子就這樣忙忙碌碌的過,太划不來了。

可是仔細想想,當初我們結婚生子,不說有多期盼吧,至少思想裡就覺得這是一個人應該要走的必要程序,沒有什麼不對,也沒有想過為什麼一定要過這樣的生活而不是更輕鬆一點的。這種想法於我們這一輩來說,來自於家庭和社會環境的耳濡目染,當時思想還很保守,傳宗接代的想法根深蒂固,沒有那麼前衛,也從來沒有想過可以不生孩子。現在經歷過生活的洗禮之後,接受了一些不同的思想,對於人的一生是不是一定要結婚生子也有了更開闊的想法。我想,到下一代長大後,在對待這件事情上,一定會沒有我們這樣的執念了。

還有,並不是所有人都覺得生孩子很累,總有一些真心喜歡孩子的,而且經濟實力允許,身體和精力又都不錯,甭管生幾胎,都是開心的。這種事情,見仁見智,不能一概而論。



越閱越悅


現在隨著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每個家庭無時無刻不在為生活而奔波,加之養娃所付出的成本也在日益增長,社會上也出現了很多丁克家庭,但這不是社會的主流,更多的家庭還是選擇了生兒育女,相夫教子。

一是因為只有這樣,生命才得以延續,中國五千年悠久歷史文化才得以傳承,毛主席曾經說過,青少年就像八九點鐘的太陽,看到了他們就看到了希望。

二是我覺得一個人最大的成就感,就是能在自己的精心培養下,培養出來孝順且對國家有用的棟樑之材,有這樣兒女的爸媽才是世上最有成就感最幸福的,這些丁克家庭在晚年再幸福也絕對體會不到這樣的幸福的。

三是做為一個女人,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看到孩子笑,他的笑能使我們忘記自己照顧他的辛酸苦辣,生活才有奔頭。

四是孩子是夫妻感情的粘合劑,有了孩子才算一個完整的家。





翊玲寶之二胎時代


如果只是考慮累不累的問題,人還真沒有必要要孩子,但真正丁克的人還是比較少,可能這與人的本能有關吧。

做為孩子的媽媽,不得不說帶孩子真的很累,壓力也很大,經常也會想幹嗎要結婚生孩子,也會自問,如果可以重來,我還會選擇要孩子嗎,答案依然是肯定的。

可能主要是我沒有達到超脫的境界,只是一個普通人的原因吧,個人覺得人活著,特別是到老年的時候,如果沒有孩子,在心理上會特別孤獨的。

年輕的時候要不要孩子都無所謂,有那麼多有意思的事情等著你去做,但當人漸漸老去,老到你對別的東西提不起興致的時候,或者就會想,為什麼當初不要個孩子,特別是在我們中國特別重視家庭的氛圍下,沒有孩子生活會冷清許多吧。

我們會看到許多明星,在年輕的時候不結婚不生孩子,但現在50多了卻當起了父母,有的就算不能生育了,也要領養一個孩子,這就是現實。

至於要二胎的問題,很多人嘴上說著不生了,但實際上在心裡還是想著兒女雙全的,並且一個都養了,不在乎養兩個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