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關注量大家是怎樣提上去的?

想翻身的小海魚


1.靠內容吸引關注

持續產出優質文,這個是前提。如果你不喜歡寫文的話還是不要做公眾號了。畢竟這東西還是要建立在興趣之上的。做公眾號的應該都知道,到今天,微信公眾號的紅利期早已經過了,所以對於原創來說內容是很重要的。你需要寫出好文章,讀者才會幫你轉發,一些大號也會要求轉載,從而增加曝光率,實現漲粉。


2.種子用戶積累

  • 定位自己擅長的內容領域。一定要做自己熟悉的、擅長的領域,不要盲目跟風。

  • 種子用戶積累階段,很多人基本都是在自己的“朋友圈”進行推廣,比如分享到朋友圈,分享到群。拿出“今天你不幫我分享,明天你高攀不起!”的勇氣,叫朋友幫著分享到朋友圈,拉你到各種群;

  • 在微信公眾號定期做一些活動。比如做校園號的可以分享一些學習資料啦,四六級,考研資料,什麼PPT模板,行業運營資料之類,看你的讀者需要什麼吧。可以直接放在自定義菜單欄,比較容易看見。所有公眾號都有的,你懂的。

  • 還有就是給讀者的一些福利。送書,送零食,抽獎啦,要求讀者轉發文章,抽人送禮物。

當你有了一批基礎粉絲之後,這時候就可以互推了。一般都是找類型差不多,閱讀量相近的公眾號互推。比如都是寫原創,文章風格類似啊,讀者才可能相互流通。不可能一個做電影的和一個美妝的互推,那沒有多大意義。

互推的文案也很重要,所謂的包裝自己,寫過什麼閱讀量比較高的文,什麼簽約作者、平臺推薦作者,文章被哪個大號轉載過等等。


4.外部平臺引流

知乎,豆瓣,簡書,今日頭條,微博,搜狐等等自媒體平臺,一般是在文章前面或文末放上公眾號的信息,從而引導讀者關注公眾號。微博:有個頭條文章,一般結合當天的熱點,漲粉效果比較好。

  • 知乎引流(就是你現在在看的這個,哈哈):很多人在知乎回答問題,一般後面都會安利一下自己的公眾號,說關注公眾號後臺領取資料啊,什麼投稿資源啊、寫作教程、運營課程啊。想辦法把回答的問題和你的公眾號掛上鉤,這樣別人才能引導到你公眾號。

  • 豆瓣:加入一些豆瓣小組,主要靠一些乾貨和資源引流。過幾個小時要去頂一下帖,不然就淹沒了,但也不能頻率太高,容易被小組禁封。發日記,把公眾號上的文章搬上去,選相應的頻道投稿。也可以針對相應的話題寫文章。就是下面這種


推薦人民日報的夜讀欄目,十點讀書,初芒,有書等;一方面積累人氣,文章作者會署你的名字,介紹也可以加上自己的公眾號,利於漲粉。另一方面投稿過了有可觀的稿費,順便能鍛鍊一下自己的寫作能力。


6.線下推廣

一般企業號用的比較多,因為他們有錢!那麼像我們這樣窮到吃土的小白號,怎麼做線下推廣呢?我之前認識一個小哥哥,他就趁著社團招新的時候擺攤,把宣傳海報做得漂亮點,一般會有人關注的吧。不過那個小哥哥的攤子因為“佛系宣傳,愛看不看”的標語被校保衛科當作宗教迷信請到辦公室去了,哈哈哈,這個算反面教材好了。

以上就是我知道的全部內容啦。方法我都說了,但是效果就因人而異了。


整理不易,如果覺得有用希望能為我贊一下,我會更加努力~


自媒體運營小生


公眾號,內容主打幹貨,是為了解決特定群體某種需求的公眾號,按理說,應該會得到不少人的青睞,可是結果卻收穫平平。這確實有些讓人不解。仔細想想也有可能存在以下三點問題。

第一,重複性高,即此類型的公眾號太多,分流嚴重。而大部分的流量早已被專業的機構壟斷,馬太效應明顯,僅僅留下一小部分給自媒體們,繼續競爭。誰的乾貨更好,資源更多,人氣自然就多些。這樣也有好處,可促進自媒體人完善自己的內容。

第二,仍是曝光率的問題。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信息發佈如同滴水進海洋了,隨時被淹沒。這個時候就需要你突出自身不可替代的賣點了,不然千篇一律,流量低是必然的。

第三,可能是受眾群體的問題,本身需求不高。就我觀察而言,四六級考試在國內受重視程度不高,身邊人很少會專門找資源複習的,頂多一本題集應付,也能過考試。

小小見解,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到你。慢慢摸索吧,根據swot分析法,寫出自身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四方面,有助於思考。祝你馬到成功!


甘肅千諾薛明


公眾號提高關注量,主要分為花錢推廣和免費推廣,找大v號做推廣,一篇大概3000左右(具體要看你選擇的大v號的收費),然後可以做一個有趣味性互動性強的活動,花錢請兼職人員推廣,大概50-100一天,你可以規定要發多少群,發多少人,然後你也可以自己推,這就需要你買大量的群,有微信群和qq群等,這都是線上的,你還可以線下地推,關注送氣球🎈送扇子,氣球一包100個大概15塊,買個打氣筒自己打就好,扇子是按數量來的,某寶有定,可以在扇子上印上公眾號的二維碼,如果你只是為了漲活粉不要求垂直度,太多方法了,我說的這些都可以做,簡單易操作!如果你要求精準粉絲,方法也多,不過更難一些!望採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