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種植水稻,肥多稻穀穀穗容易空殼是怎麼回事?

常德農村老趙






南北龍哥


你好歡迎關注 您需要的就是我的價值體現!

“農村種植水稻,肥多稻穀穀穗容易空殼是什麼原因?”我們來了解一下。

水稻作為糧食作物,在我國種植廣泛,在南方和北方都有種植。南方生長週期短,北方生長週期長,產出的水稻各有特色。在水稻種植過程中,農戶使用肥料是必不可少的,使用化肥的時期也是農戶必須要了解的,正確的使用會帶來增產,減少成本,使用不正確可能會造成減產和品質下降,給農戶帶來損失。

造成水稻空殼有哪些呢?

1、抽穗前雌雄器官發育不全,以及抽穗揚花時雌雄器官不能協調,形成空殼。

2、氣候條件,栽培的方法也有相應關係,在抽穗開花時,溫度在20℃以下和35℃以上,都不利於水稻生長髮育,導致大量空殼出現。

3、密植不合理,封行過早,通風性差,或病蟲害防治不及時都會導致空殼大量出現。

4、要施足底肥,合理進行追肥,在麥穗打苞後,最好不要再追施尿素了,避免貪清。如果要追肥最好追磷肥和鉀肥,可以促進麥穗的生長髮育,增強抗低溫性,增加粒重,減少空殼現象。

以上就是引起水稻空殼的一些因素,農戶在種植前,要了解相關知識,注意防範,可以增加產量。

關於更多三農相關文章視頻請關注 歡迎閱讀收看!


三農科普


農村種植水稻,肥多稻穀穀穗容易空殼是怎麼回事?

同樣一擔稻穀,你的就是沒別人家的重,這是咋回事呢?

這是一個千粒重的問題,穀穗不飽滿甚至空殼是禾苗生長時葉綠素嚴重超標所造成。禾苗長期無節制瘋長是氮肥使用量過多,造成多長綠葉就是不長果實。

要避免這種得不償失的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針對田塊的實際情況,適當增加磷鉀肥的投放量,氮肥則必須加以節制。

氮肥長葉,鉀肥長稈,磷肥長果實。要種好莊稼千萬注意在肥料使用上必須針對實際情況合理搭配使用。現在農民都時興復合肥,操作時簡便快捷,很受莊戶人家寵愛。值得注意的是:同樣是複合肥,但它們氮、磷、鉀含量配比標準是不一樣的,在購肥時千萬要看清袋子上所標註的配比標準,針對自家田塊的實際情況購買,做到有的放矢。

不與別人比綠葉,收穫果實才是硬道理。

(以上文字說不上經驗之談,或許對題主所遇問題會有所啟示。歡迎諸君針對問題在下方評論區參與熱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