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友真的能當朋友嗎?

用戶61402240


舍友真的能當朋友嗎?網上也有很多這樣的討論,多數網友的都是認為舍友一般都很難成為朋友。而我中學和大學的求學經歷,讓我很幸運和我的舍友們成為了朋友,而且是好朋友,好哥們!

普遍來說,人是群居的高級動物,是有感情的高級動物。需要社交,需要精神交流。而舍友住在同一個宿舍,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大家一起相處,包括從日常生活中,從情感上,從思想上,從性格中瞭解對方,朝夕相處在一起,時間越長,其實那個感情也就越深,這就是日久生情吧!當然這個“情”是友情的情。

我分享一下我中學時候舍友成為朋友的小故事,我們那時候一個宿舍住了六個人,成為舍友之前我們彼此都不認識對方,大家都是來自縣不同的鄉鎮。各自不同的生活習慣,說著不同的鄉音。真的是緣分讓我們在這裡一起求學,成為舍友。大家吃住在一起,上課在一起,很快的,大家都互相熟悉了,瞭解。很巧,我們六個舍友都是第一次離開父母,到外地求學,第一次住宿舍過集體生活。欠缺獨立生活經驗,讓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遇到許多問題和困難,特別是生活習慣的不同,讓室友間偶而也會鬧彆扭,但大家更多是互相體諒、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照顧和互相幫助,大家都成為朋友,很知心的朋友。中學畢業到現在也三十多年了,但當年的六個舍友好哥們的友情還一直保持著,密切來往著,友誼還延續到我們孩子那一代了,我們真的很幸運,並且很珍惜。

其實,人與人之間能否成為朋友與國家、民族、地域無關,人到哪裡都可以交到朋友 ,只要彼此間交往是真誠、坦誠、真心、用心、多些理解、包容和尊重,不戴有色眼鏡看人,沒有太多的功利心,肯定會朋友遍天下。

 



小木易的生活


肯定可以,其實很多真摯的友誼都是在一起生活後雙方都徹底瞭解後產生。


梁國標律師2


舍友能否當朋友?

我覺得你得先定位“朋友”的定義:

何為朋友?朋友是什麼?

百度告訴我:朋友的解釋為——彼此有交情的人。

如果按照這個淺顯的解釋,很顯然,室友是朋友。

但如今我們對朋友的要求提高了,

我們所理解的朋友是患難與共,知榮辱,懂進退,有底線,三觀合,聊的來……

而室友呢,又是同處一個屋簷下,抬頭不見低頭見,

各種問題摩擦都會更激烈。

畢竟大家都來自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和處事方法。

因為題主的問題比較籠統,沒有詳細的背景交代,

所以我舉兩個例子。

案例1:

這個在女生寢室比較常見,剛開學的一個月裡6個人一起,親密無間,

吃飯,上廁所幾乎都一起,

但1-2年後你會發現,幾乎都是幾個小群體了,

性格大致相同的人會走得更近。

比如全心愛學習的會一起約讀書館,而不是酒吧。

所以,人生的聚散離合很正常。

合的來就做朋友,合不來大家疏遠點就行了。

案例2:

男生寢室幾乎都是約著一起打遊戲,一起通宵的。

但有這麼一個A,他的目標是考研,所以他不願意遷就別人一起玩遊戲虛度光陰。

這時的他顯得格格不入。

他也有個疑惑,是否需要放棄自己的目標,融入別人。和室友成為朋友呢?

他想到了他的家境,他從小的夢想,他的人生目標後

拿起書,帶上耳機,自顧自追隨夢想。

有一次考試,A沒考到心儀的分數,很難過,

室友們看出他的落寞過來安慰他,

他感到很驚訝,後來他明白,朋友不是要時刻陪伴,

互相尊重,在難過的時候適當的給予關懷就夠了。

所以,不用太介意。

保持良好的室友關係的前提就是__尊重。

尊重他人的隱私,

尊重他人的消費習慣,

尊重他人的生活習慣,

尊重寢室的規章制度。

當你發現一個室友只能是室友的時候,

是你沒有得到作為一個室友應有的尊重。

何為尊重,不越界罷了。

朋友的基礎得讓人覺得相處愉快。

合得來得圈子,不用太費力,你就是圈內人。

三觀不合得也不必強融。

真正情商高的人和宿管阿姨,看門大爺都能聊得來。

所以不必為是不是真朋友而糾結。

開心就多相處

不愉快就少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