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和理解詞意?

用戶3144683204631


提問的人是學生麼?恰好我是一名語文和文學教師之一!答覆你:

一、首先必須理解詞的基本意思,就是本意,也叫字面意思。

當然,字面意思可能不僅僅是一種,這就需要自己的知識積累!

二、其次必須認識到詞的引申意思,也叫隱含意思。這往往是作者的真實意思!有的甚至是象徵意,有的是比喻意,...

三、不可忽略的是語境。涉及內容很廣。包括情感基調,語言環境,上下文等等。

四、若是古文,也就是文言文。閱讀和理解詞意更需要很多功夫和工夫,因為涉及到了一詞多意,實詞和虛詞等等。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好語文或者學好文學,文學素養和語法都重要。

堅持和積累!



深度思考實踐者


腹有詩書氣自華。如何閱讀和理解詞意,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試試。

首先要了解詞的一些基本知識。

詞,原名“曲子詞”,即“歌詞”的意思。起源於隋,發展於唐,興於五代,盛於兩宋。詞有詞牌,同一詞調又有不同格律,而又形成長短不同的篇幅,一般分為小令,中調和長調三種。一首詞可以沒有題目,但一定有詞牌,一般閱讀,詞牌不影響對內容的理解。形式上一般分上下兩片或兩段,內容上一般上片(段)寫景,下片(段)抒情。

其次要準確理解字面意思。

無論精讀疏讀,都要理解字面意思,否則可能誤導對作品的理解。平時多做積累,讀時多翻字典,尤其是古漢語字典,很多字是古今異義,都是閱讀理解的攔路虎。

第三要了解作者知人論世。

瞭解作者的生平及時代,可以更好地認識作品的價值和意義。不同時代,不同流派,作品的內容,主旨和風格差異很大。同一作者,不同時間,地點和事件反映在作品上會有明顯不同。例如豪放派和婉約派作家的作品風格大相徑庭。作為豪放派的代表作家蘇軾同樣有清新可人的婉約之作。

第四要置身詞境緣景明情

在詞中作者的主觀感情和客觀事物是互相交融的,所以對於讀者來說,要品味,感受詞的意境,沉浸其中,全身心地投入到一個想象的世界之中,藉助自己的生活體會和審美經驗,與作者取得共鳴。清朝人黃子云說:“當於吟詠之時,先揣知作者當日所處境遇,然後以我之心,求無象於窅冥恍惚之間或得或喪,或存或亡。”


秀雲涵天


不同的朝代,文化主流也不同。如唐詩、宋詞、明清小說。根據其文體特點,閱讀和理解方式也各異。下面就詞的閱讀和理解與大家進行分享。

一是瞭解什麼是“詞”。詞是宋代盛行的一種中國文學體裁,宋詞是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詞句子有長有短,便於歌唱。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餘、琴趣等。詞牌是詞的調子的名稱,不同的詞牌在總句數、句數,每句的字數、平仄上都有規定。一般分上下兩片。在我們閱讀理解詞時,這是必備的基本功,否則,不能品嚐其味。

二是瞭解作詞的背景。文章合於時而著,詩歌合於事而作。時代不同,心景不同,人物不同,詞的風格各異。就是同一人,在不同時期作的詞,情調判若兩人。如李清照的詞,以南渡為分水嶺,前期寫的清新明麗,後期盡顯沉鬱傷感。所以,在閱讀理解時,不妨對作者寫作的背景作一個深入瞭解,我們在閱讀時才會快速切入,少走彎路。

三是學會初讀細讀精讀。初讀知其大意,節奏,特點。細讀曉其情感,深意,與詞作者共鳴。精讀過目不忘,朗朗成誦,雖隔山,隔水,隔時代,而心相通,情相融,彼亦吾,吾亦彼也。這是讀詞或讀書的最高境界,如若當作消遣,捧著書本,眯著眼睛,裝裝樣子,作作秀,別人也無可厚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