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諳交際心理的姚崇,表面為政敵求情,實則殺人於無形

魏知古是唐玄宗时代的一名臣子,起先官职很低,后经姚崇引荐,逐步受到重用,后来与姚崇并列相位。但两个人渐渐有了矛盾,姚崇便很瞧不起他,找了个理由,把他排挤到洛阳去了。

姚崇有两个儿子在洛阳做官,知道魏知古是父亲提拔起来的,就走魏知古的后门,谋取私利。

魏知古本来对姚崇排挤自己就一肚子怨气,见姚崇的两个儿子通过自己谋取私利,便想将此事汇报给玄宗,以此来打击姚崇。

于是,他到长安时,便把姚崇两个儿子的所作所为都汇报给了玄宗。


深谙交际心理的姚崇,表面为政敌求情,实则杀人于无形


有一天,玄宗与姚崇聊天,忽然问道:“你的儿子才能与品德怎么样?现在做什么官职?”

姚崇是个特别机敏的人,见玄宗突然问起自己的儿子,立即想到玄宗绝不是随便问问,一定是魏知古向玄宗说了什么,玄宗才故意试探自己的。

那么,与其被动,不如主动,他便立即对玄宗说:“臣有三个儿子,两个在东都为官,为人贪欲而又不谨慎,必定会走魏知古的门路,不过臣还没有来得及问他们。”

见姚崇如此坦白地道出了实情,玄宗心里特别高兴,又接着问道:“你是怎么知道此事的呢?”

姚崇便趁机说:“在魏知古社会地位很低时,臣保护过他,提拔过他。臣的儿子很愚蠢,以为魏知古必定会因为感激臣而容忍他们为非作歹,故而去走他的门路。”

听姚崇这么一说,玄宗对魏知古的印象就不好了,感觉他是个势利小人,而姚崇则是一个高尚的人,于是,就表示要罢了魏知古的官。

姚崇一听,心花怒放,但仍没有得意忘形,没忘了继续表演一番,便言辞恳切地对玄宗说:“臣的儿子胡闹,犯了法,陛下赦免他们的罪已是很万幸了,若是因为这件事而罢魏知古的官,天下必定以为陛下出于对臣的私人感情而这样做,这就会连累到陛下的声誉啊!”

玄宗一听此言,更加觉得姚崇是个品格高尚的人了,对魏知古更增加了一分厌恶,不久之后,便贬了魏知古的官。

在这个故事中,姚崇的行为虽然不怎么光彩,但他在交际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却令人不得不佩服。

当玄宗问起他的儿子时,他能猜到玄宗话里有话;在推测出一定是魏知古从中作梗之后,他能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使玄宗消了气;然后,又借着回答玄宗的询问,巧妙地把魏知古的小人嘴脸透露给玄宗;在玄宗要罢免魏知古的官职时,还假惺惺地替他求情,让自己的形象更加伟大。

经过这么一番算计,魏知古果然被罢了官。姚崇在不动声色的情况下达到了打击政敌的目的,是因为他懂得交际的心理,因而能随机应变,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唐宝民)

(隐身白鸽摘自《蚌埠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