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風險”或將出現,聰明人已經開始行動了?

中國的樓市發展41年之久,上行可以說是長期的發展趨勢,畢竟房地產市場需求一直在增加,樓市熱度向來有增無減。再加上地價的上漲、通貨膨脹的持續,我國的房價更是一路瘋漲,甚至是脫離實際地上漲。

樓市“風險”或將出現,聰明人已經開始行動了?

這是購房者常年可以感受到的,在通貨膨脹的大環境下,隨著國家釋放資金的持續增加,老百姓的工資水平在緩慢上漲,與此同時,物價也在漲,這符合正常的經濟規律。

但是反觀房價,本身其價格基數就很高,偏偏上漲的速度還十分驚人,尤其是在中間經歷了幾輪較快的上漲週期之後,很多城市的房價甚至都可以用“不現實”來形容了。

樓市“風險”或將出現,聰明人已經開始行動了?

那麼房價到底有多“不現實”呢?

拿當前的房價來說,一個平均工資只有四五千塊錢的城市,房價水平一度達到一萬多,甚至是兩萬多,其中,蘇州、南京就是典型。一個普通職工每個月拿五千塊錢工資,而他面對的房價卻接近兩萬,甚至是三萬。

而一線城市的房價則更為驚人,東城區和西城區的房價超過十萬一平,雖說北京工資高,但是遠遠沒有高到這種水平。對於外地人來說,要想在北京買套房,即便是掙一輩子的錢也只是奢想。

包括前段時間上海碧雲社區賣的房子,因為地段好、房源好,其銷售的房子都是1700萬起步,最貴的一套別墅要8000萬,這種程度的房價又有幾個人能承擔得起。

當然,這些城市的房價都是相對“典型”的,但要是放眼全國房價的平均水平來看,其實也是差不多的情況,現在就連普通的三四線小城市的房價都有七八千甚至是上萬的,但是反觀這些城市的工資水平,同樣也是遠遠低於房價的。

這就是房地產泡沫最直接的表象,房價遠高於工資水平,有一個概念可以具體衡量泡沫的大小,那就是房價收入比。

所謂的房價收入比就是一個地區內房價和居民平均收入的比值,要是這個比值過高的話,就意味著該地區的房價虛高,房地產泡沫過大。

目前紐約、倫敦等海外18個主要城市的房價收入比中位數僅為10-13倍,處在較為合理的水平。但是我國各大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普遍超過了這個水平,甚至還是遠超過。就拿上海來說,房價收入比一度達到了81倍。

這也就意味著,我國的樓市是存在“風險”的。

其實樓市的風險從很早開始就已經顯現出來了,房價的虛高持續刺激泡沫的擴張,即便是在現在這種“穩定房價”的調控機制下,很多城市的房價依舊是在上漲的,而房地產泡沫擴大的腳步也並沒有停止。

但是泡沫的存在對於房地產而言終究是不健康的,從歷史情況上來看,房地產泡沫不斷擴大的國家很多都引爆了風險。

最典型的就是美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在面臨房地產泡沫的時候,國內的高槓杆已經嚴重影響經濟的正常運作了,所以不得不主動戳破泡沫。這一度導致了房價大跌,經濟受到重創,美國因此而爆發了經濟危機,日本的經濟甚至都倒退了二十年。

樓市“風險”或將出現,聰明人已經開始行動了?

那麼中國又會怎樣呢?

事實上,雖然我國房地產泡沫帶來的“風險”在路上,但是泡沫是不會破裂的。在吸取了美國和日本的教訓之後,我國深知泡沫破裂對經濟的影響,所以明確指出:對於房地產泡沫不會主動戳破,而是會不斷擠壓。

而從近些年我國對房地產的調控舉措上來看,確實已經付諸行動了。像是我國再三強調不會再依靠房地產拉動經濟、限制資金向房地產行業的流入、抑制房產投資行為、將穩定房價作為長期的調控機制等等,這些都是在引導房地產的平穩運行,規避房地產泡沫的破裂。當然,在這樣的調控下,房地產發展的下行可能也會是一種必然趨勢。

而就在房地產進入下行軌道之後,很多人都會覺得難熬。

其中房企和炒房客就是典型。從去年開始,我國多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都在趨於冷淡,買房的人越來越少,但是房價卻沒有降下去。

也正是因為如此,房企和炒房客都面臨著巨大的銷售壓力,隨之而來的就是現金流短缺問題。很多房企因此而降價促銷,堅持不下去的都倒閉了。而炒房客在“房住不炒”的落實下,伴隨著房地產下行的節奏有了拋售房產的趨勢,而結果同樣苦澀,有的人把140萬的房子在2個月的時間裡降到了90萬也沒賣出去。不得不說,在房地產下行的過程中,這些現象都會是常態。

樓市“風險”或將出現,聰明人已經開始行動了?

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那些手持多套房產的人該行動了。

其實聰明人完全可以看得出來,“房住不炒”政策正在逐漸發力,針對房產投資行為限制的範圍越來越廣,力度也越來越大。在房價趨於穩定的過程中,房子的增值空間將逐漸縮小,即使手裡留著多套房產,可能到了未來也很難升值。

另一方面,隨著房地產市場熱度的持續降低,房企在賣房這件事已經變得越來越困難了,更不用說那些手持多套房產的人了。預計未來越來越多的人會把手中的控制房產拋售出來,但是買房的剛需是越來越少的。這也就意味著,手持多套房產的人把房子留在手裡的時間越久,未來的銷售壓力就會越大,再加上房產稅、空置稅會帶來更大的持房成本,到時候很容易得不償失。

因此,現在聰明人已經開始拋售自己的多套房產了,趁著現在房價還沒有跌下去,趁著房子還有人要,這或許會是他們最後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