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6所“名校”入學指標已經不夠了!

昨日,一份预警信息刷爆朋友圈:绍兴6所“名校”入学指标已经不够了。这则消息,来自教育部门,但对家长的提醒却耐人寻味:旨在有效引导家长理性购房迁户~~看到了吗,绍兴的学区房,要变脸了。

绍兴6所“名校”入学指标已经不够了!

NO.1 | 壹政策变脸,有了学区房未必能读“名校”

在绍兴城区,零择校政策实施以来,通过购买学区房就读几所热门学校,早已成为“共识”。

但以后,这条路可能走不通了。

教育部门给出的理由很简单:热点学校人太多。

具体是哪些学校呢,预警如下:

绍兴6所“名校”入学指标已经不够了!

预警等级说明:

黄色预警:表示学区内适龄少年儿童户籍生人数介于学区学校(校区)可招生计划数的90%至100%。

红色预警:表示学区内适龄少年儿童户籍生人数达到或超过学区学校(校区)可招生计划数的100%。

显然,对于红色预警的学校和校区而言,所有有孩子都就读的可能性,并不存在,那这些孩子怎么安排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昨天越城区教体局公布了《关于2019学年老城区七街道公办普通中小学招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回答了这个问题。

当学区内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超过学校2019年招生计划数时,学校根据入学对象户籍和家庭住房情况,按照“住、户一致”相对优先原则,按下列顺序依次先后录取:

1.第一类:入学对象户籍与父母其中一方户籍、家庭住房三者一致,均在学区的。

2.第二类:入学对象在招生范围内有户籍,且在学区内拥有家庭住房的。

3.第三类:入学对象在学区内有户籍,但不属于上述两类的。

当同一类入学对象超过学校2019年招生计划时,第一类、第二类以入学对象家庭住房房产证件(不动产权证、房产证、公房合同,下同)取得的时间,第三类以入学对象学区内户籍取得的时间,先后排序录取,录满为止。

未被录取的入学对象可以通过填报志愿进行第二次申请;每一个入学对象可以填报三所有剩余学额的学校,以类别优先(同类按排序先后)、遵循志愿排序进行录取,直至录满为止。

未填报志愿、未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及仍未被录取的入学对象,由区教体局统配入学。

如果您觉得政府公文看起来有些晦涩,那不妨简化理解:

有学区房的,按照买的先后顺序,先买的排在前面;

没学区房的,按照入户时间排序,先有户籍的先读。

有学区房就能读“名校“的时代过去了,学区房这次真的变脸了。

NO.2 | 贰为何变脸,以后会改变吗

在不少人的直观感受中,现在新生儿的出生率并不高,那这次学区房变脸的政策会否“逆转“呢?

现在看起来,真的很难,大概率是不可能。

自2012年绍兴城区推出“零择校“以来,名校学区之内的”老破小“均沾上了学区的光,在二手市场上,不仅没有因为环境差品质低而降价,反而稳中有升。

绍兴6所“名校”入学指标已经不够了!

这套北海西村的房子,价格远超当前新房市场上高端楼盘的开盘价,靠的,就是北海小学和绍兴一中初中部龙山校区,两大教育资源的加持。

绍兴6所“名校”入学指标已经不够了!

塔山小学和建功中学也是类似的作用,只是价格光环会略微低一些。

在学区房政策实施的6年中,热门学校的入学人数急剧上升,不少城区周边的家长也纷纷通过买房迁户把孩子送进城区热门学校。

最开始,热门学校还能通过扩大班额的方式处理。

有的小学一个班级人数达到惊人的50+,整个教室挤得满满当当,孩子坐着几乎没法转身。

在挤挤凑凑中,学校逐渐不堪重负。

有的学校广播操没法集体做,有的学校操场已经无法开全校运动会,而且,班级人数过多也影响了教学效果。

老师、家长、孩子早有怨言,却无可奈何。

直到《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基准标准》要求发布,我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小学段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段每班不超过50人。

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近年来我市教育部门对学校的招生班额也做了严格控制。从每班控制在45人以内,到逐步实现二三十人的小班化教学,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去年开始,不少小学的低年段开始拆分班级,到2018年,控制班额成为小学招生的“硬杠杠“,不仅新入学的年级要达标,此前不达标的年段,有些也进行了拆分。

这样一来,每个年段的班级数量开始增加,即便老师可以马上招新的,但热门学校都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吗,教室短缺难以解决。

至此,学区房和入学名额逐步解锁,甚至以后热门学校招生人数缩小,都是必然。

事实上,在绍兴周边的大城市,比如杭州、上海,学区房也碰到的类似的问题,而解决的办法也大同小异:学区房变学位房,按照时间排序,有些地方还参考了面积。

NO.3 | 叁城市变局,你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学区房,看起来只是众多房产类别中极为细分的一个领域,但实际上,它所体现的,是城市发展路径的变迁。

在择校的时代,其本质是“寻租“和”交换“,讲的是价值评估,教育环境到底值什么价。

而在学区房的年代,讲的是有恒产者有恒心,真金白银下单的人才是城市教育资源优先供给者。

而在后学区房时代,需要的是——远见。

绍兴人终将告别古城。

而这个大的趋势并不是遥远的蓝图,而是即将展开的现实。

2018年岁末,政策频出的一份越城区街道调整方案在网上流传,几个街道分分合合并不稀奇,但古城内只留两个街道还是令人有些意外。

如果你还知道另外一份名字《绍兴古城保护条例》,那你就会特别关注了。

这份从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地方性法规,将环城河以内的绍兴古城的未来描绘的很清晰:

政府将支持发展:古城文化、旅游服务设施、科研、文化创意、教育培训、特色健康、高端休闲度假等产业。

政府将疏解城市功能,优化空间布局……拓展古城周边区域的居住、休闲、文化、教育、医疗、商贸等功能。

简单说,未来的绍兴古城,将走上和苏州一样的路。

绍兴6所“名校”入学指标已经不够了!

古城是古城,新城是新城。

做到这一点,需要让城里的人搬出来。

回到那份街道调整,环城河以内只有两个街道,属地管理原则被明确了,这个区域未来的居住功能将被弱化,而随着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的逐步外迁,绍兴老城区相当多的人口将迁出。

在城市变局的大背景下,那些“老破小“的学区房理应重新评估,至少”学区房还能不能买“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细分。

教育资源的疏解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您在近期有孩子入学的需求,而且通过评估,能在排序中占据优先的席位,那学区房依然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您的孩子入学时间在一个相对久远的未来,比如五年以后,那么你就需要关注教育部门的动态了,无论是老师的交流还是新学校的选址建设,都有可能影响到你的购房选择。

(以上为正文,内容转自吉屋网绍兴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