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南州以百萬畝國土綠化繪就生態畫卷

著力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確要求。2017年以來,黃南州把國土綠化事業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實踐,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州黨委和政府決策部署,匯聚全社會力量,按照分區施策、重點突破的原則,有序推進國土綠化提速三年行動,大規模開展國土綠化和生態系統一體化修復治理,累計完成國土綠化143.91萬畝,為計劃任務的106.6%,全州綠化事業取得了歷史性突破,為維護三江源生態安全、建設美麗黃南做出了積極貢獻。

學習領會保護優先戰略思想,高位推進掀起國土綠化熱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為寫好黃南高質量發展的“綠色文章”,自實施國土綠化提速三年行動計劃以來,州委州政府建立綠化委員會“雙組長”領導機制和政府綠化目標責任制,連續三年高規格召開全州綠化動員大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高位推進。主要領導專題部署、靠前指揮,全力推進工作落實;各級政府層層簽訂綠化目標責任書,逐級分解落實國土綠化任務;各部門加強協作配合,積極做好綠化項目、資金、用地、用水、作業道路等服務保障。堅持義務植樹的法定性、群眾性、公益性,各級領導主動參加機關義務植樹活動,開展萬人上陣義務植樹大會戰,掀起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新高潮。三年來,累計完成義務植樹285萬株,年均95萬株,盡責率達95%以上,全州上下形成了齊抓共管、通力協作、共同參與、合力推進的生態建設新格局。

學習領會尊重自然戰略思想,積極探索符合自然規律、州情實際的綠化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要探索一條符合自然規律、符合國情地情的綠化之路”。黃南州結合自然地理特點和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合理佈局,突出特色,全面推進國土綠化,探索形成了“讓人多的地方樹多、生產生活的地方先綠為目標,城鎮周邊和公路沿線高標準造林為重點,領導重視、全民參與為基礎,部門配合、水路先行為前提,適地適樹、嚴把種苗關為關鍵,封山禁牧、精心管護為保障”的黃南造林綠化新模式。在具體實踐中以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防沙治沙等國家重點生態工程為依託,鞏固建設成果,提高綠化造林標準及質量,完成營造林28.07萬畝。以三江源重點生態功能區為主戰場,採取人工造林、封山(沙)育林(草)等措施,增加林草植被,恢復和提高各生態區生態功能,完成營造林31.67萬畝,極大地改善區域內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按照數量與質量並重,質量優先原則,科學開展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全州實施森林提質25.5萬畝,全面保育天然林,科學經營人工林,促進形成穩定、健康、生物豐富多樣的森林群落結構,提高了森林質量、林地生產力和綜合效益。

學習領會生態惠民戰略思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綠色產品的需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黃南州紮實推進城鄉綠化工作,大力發展綠色城鎮、綠色鄉村、綠色企業、綠色庭院、綠色校園、綠色機關、綠色營區創建活動,實現城鄉綠色一體化發展,打造良好生態宜居環境,提升城鄉競爭力與吸引力。以高速公路、國省縣道路、河道和路網節點周邊及沿線城鎮出入口為重點實施綠化美化提升工程。在鞏固前期道路綠化建設成果的基礎上新建和改造公路景觀林帶,綠化里程達70公里,新增綠化面積0.11萬畝,加快促進了“綠色走廊”骨架的形成。深入推進山邊、水邊、路邊、田邊“四邊”綠化,秀美鄉村田園風光與現代城市交相輝映。2019年,同仁縣隆務鎮吾屯下莊村、尖扎縣昂拉鄉德吉村、澤庫縣王家鄉葉金木村被評為國家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稱號。

學習領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戰略思想,推動綠色產業引領人民群眾奔上小康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黃南州在推進國土綠化的進程中,始終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注重全面保護綠水青山,積極培育綠水青山,科學利用綠水青山,切實做好山水文章,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持續推動林產業基地建設。大力發展黃果、蘋果、梨、樹莓、山杏、花椒等經濟林產業,完成經濟林造林6300畝。全州實體+農戶育苗造林的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組建完成63家林木專業合作社,完成個體育苗4154畝,實現產值613.92萬元。同仁、尖扎兩縣優先選用符合要求的本地苗木,加大對本地苗木專業合作社的扶持,引導當地群眾積極參與造林整地、栽植、灌溉等工作,加大群眾勞務輸出收入,實現生態建設與精準扶貧的雙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