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春耕春播有序推進,沒有受到疫情影響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17日電 17日上午,國新辦舉行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對於一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下降是否意味著農業生產形勢不樂觀的問題,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稱,

從目前看,春耕春播有序推進,沒有受到疫情影響。

統計局:春耕春播有序推進,沒有受到疫情影響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 來源:國新辦網站

  有媒體問:一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下降了3.2%,請問這是什麼原因?是否意味著農業生產形勢不那麼樂觀,還有很多百姓此前在屯糧,這是否有必要呢?

  對於一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下降的原因,毛盛勇稱,主要是畜牧業拖累。由於前期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生豬生產環比儘管在改善,但同比仍下降。一季度豬肉產量同比下降29.1%。由於疫情影響,豬牛羊禽出欄受到一定影響,一季度畜牧業總產值下降10.6%,而且一季度畜牧業在整個第一產業中佔比約45%,所以拉低了第一產業增加值速度。

  農業生產方面,毛盛勇指出,從目前情況看,春耕春播有序推進,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佔夏糧90%以上的冬小麥目前漲勢良好,根據調查,全國一些種糧大省糧食意向播種面積保持增長,這也改變了過去連續多年下降的局面。綜合這些看,再加上當前農業生產條件、農業生產形勢總體有利,這也為全年糧食豐收創造了比較良好的條件。

  價格方面,毛盛勇強調,當前糧食價格總體平穩。過去五年糧食產量都在1.3萬億斤以上,2019年糧食產量創下歷史新高,現在我國糧食自給率非常高,庫存還很充裕。所以,從糧食的供求情況來看,一季度疫情影響這麼大,糧食價格仍總體平穩,包括武漢在內的一些疫情重點地區的價格都沒有出現大的波動。

  他進一步說:“一季度糧食價格同比上漲0.6%,如果從3月份看,糧食價格同比上漲0.7%,都是小幅上漲,環比持平。這一方面說明我國糧食供應能力強,另外一方面說明市場供求關係總體是穩定的。從這個角度看,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就畜牧業上,毛盛勇指出,豬肉特別是包括生豬在內的畜牧業生產在加快恢復。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特別是前期促進生豬生產的一系列政策不斷落地見效,生豬生產在改善,在加快恢復。從一季度末來看,生豬存欄比上年末增長3.5%,其中能繁殖母豬增長9.8%,這是連續兩個季度環比增長。所以,整個畜牧業在加快恢復和改善。(中新經緯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