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臥倒”救了孩子一命;一個“眼神”避免了一場家庭戰爭

父母與孩子間的默契並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我們講更小的孩子如果沒有經過訓練是不會聽指令的。

帶過孩子的父母我們都深有體會,孩子1-2歲期間是最不聽話的時候,你說什麼,他都不聽,你講東他就做西,完全不受控制。那麼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讓孩子接受並聽懂口令呢?

1.共情遊戲

一聲“臥倒”救了孩子一命;一個“眼神”避免了一場家庭戰爭

這個遊戲我們在前面的孩子教育中有講過,讓孩子感同深受對方的語言,行為及舉止。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同理心,什麼是共情,日後慢慢地與孩子的溝通越來越順暢,越來越有默契。同時孩子對於我們的口令,也會慢慢了解,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2.父親的口令“臥倒”孩子一命

這是德國徵文活動(“十秒鐘驚險鏡頭”)中的一個鏡頭,它在諸多優秀作品中,以絕對的優勢奪得了冠軍!

這個作品的名字就叫“臥倒”,大家在看到這個作品時,所有的人都全神貫注,屏住呼吸,緊緊地盯著電視:一個鐵路扳道工人,正在為前面不遠而來的火車扳動岔道。

突然發前另一個方向也開來了一輛列車,如果說這個鐵軌不及時扳道的話,兩列相向而來的列車就會發生相撞的危險。

一聲“臥倒”救了孩子一命;一個“眼神”避免了一場家庭戰爭

這還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事,此時父親發生自己的兒子正在鐵軌的另一端玩耍。

這可要了“親命”,到底是扳岔道還是救兒子呢?選哪個好呢?選哪個都不行,這個也只是我們在這裡說,其實人鏡頭中的主人翁可沒那麼多時間去做自選擇題。

說時遲那是快,扳道工人,一邊動作迅速地扳動了鐵軌道岔;一邊大聲並嚴肅地對兒子喊道:“臥倒!”。

僅僅幾秒鐘,這邊的火車進入預定的軌道,那邊的火車呼嘯而過,孩子臥倒在鐵軌邊上。他們都不知道自己剛剛經過了多麼驚心動魄的一刻。

也許,你會說孩子的父親應該是個優秀的退伍軍人,而孩子也是個聰明淘氣的孩子,這麼簡單的一個口令,孩子都應該會做得到的。其實不然,後續的採訪中得知,父親只是一個普普通通、老老實實的扳道工人,而他的孩子卻是一個弱智兒。

那為什麼孩子能夠把“臥倒”的口令做得好,是因為父親每天都跟孩子做一些口令打仗的遊戲,一來是培養孩子的智力訓練,二來是鍛鍊孩子的反應能力。但是孩子其它的都聽不懂,也做不好,唯一對“臥倒”做得最出色最標準。

3.一個“眼神”化解尷尬,避免一場爭吵

由於昨天來了客人,多了很多飯,我就把飯做成了泡飯。所謂的泡飯就是把飯用水煮了一下。三個人的飯,若做成炒飯的話,又少了;做成稀飯又多了。所以乾脆就放點水稍稍煮開就正好。

一聲“臥倒”救了孩子一命;一個“眼神”避免了一場家庭戰爭

但中午老公回來時,不喜歡吃這種飯,一會說這個既不是稀飯又不是粥。而且連泡菜都稱不上。因為以前做泡飯時我還會放青菜,今天的青菜都沒有。雖然沒有直接說這個飯不好吃,反正意思也差不多,我一氣之下就把老公的碗給端到自己面前:“不好吃就別吃了!”這時,老公不說話了,只是靜靜地吃菜。僵持了大概一分鐘左右,他不來我面前端回去,我也不好意思把碗送給他。沒有辦法,這裡我趁老公不注意時,望著對面的女兒,使了個眼神,意思就是讓她把飯端回去。女兒也看懂了我的意思,伸手就把飯重新端回老公面前,我們倆都沒有說話,繼續吃飯。老公還夾了一塊雞肉給我,我敬回一勺“白飯”一家人重新又回到了起啟融洽的氛圍。

其實跟孩子這種默契,真的不是說一天二天就可以建立的,有的時候,不說話比說話管用。比如,孩子學習時不認真,做作業時的小動作,我就看著,不說話,直到她改正,才離開。

對二寶現在也是,他做得不對,我也只是看他,讓他自己想:“是不是我做得不對。”

時間一久,孩子自己的毛病就會自己改正,不需要我們父母做太多的解釋,也不需要我們嘮叨一大堆,反而影響了孩子自己的思維。相信她/他能做得更好!《增廣賢文》中說:“寧遭父母手,不遭父母口”,可以古人早就知道,語言是對孩子傷害最深,不見血的“刀子”。

一聲“臥倒”救了孩子一命;一個“眼神”避免了一場家庭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