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2019年3290期廣東教學報新鮮出爐啦

「最新資訊」2019年3290期廣東教學報新鮮出爐啦


第二屆廣東省中小青年教師教學

能力大賽學前教育決賽舉行

【本報綜合消息】

11月19日—21日,第二屆廣東省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大賽學前教育決賽在廣州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級以上市及省直屬幼兒園的22名參賽選手同臺競技、共展風采。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李海東、教學教材研究室主任曾令鵬到比賽現場指導工作。

本次大賽由廣東省總工會、廣東省教育廳聯合主辦,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廣東省教科文衛工會承辦,廣東省育才幼兒院二院協辦,旨在搭建青年教師展示交流平臺,引導青年教師專業素質提升,營造良好教研氛圍。大賽分為說課——答辯和才藝展示兩個環節,充分展示了選手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深入理解和行動內化,以及豐富的教學知識儲備、良好的活動設計能力和綜合素質。經過3天激烈角逐,東莞市寮步麗城幼兒園王金玲等10名選手脫穎而出,進入總決賽,總決賽將於12月中旬舉行。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


全年鄉村教師專業發展論壇開幕

肇慶學院經驗得到重點推介

「最新資訊」2019年3290期廣東教學報新鮮出爐啦

【本報綜合消息】

11月23日,由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廣東省教育廳指導,肇慶學院主辦的全國鄉村教師專業發展論壇在肇慶學院開幕,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王創、肇慶市副市長陳宣群以及77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園丁”齊聚北嶺山下,聚力“照亮”鄉村學子的求學成才路。

本次論壇是一次高層次、高水平、高規格的學術論壇,與會人員通過主旨報告、主題發言、分組研討等多個環節深入研討鄉村教師發展相關議題,相互交流、學習借鑑,為我國鄉村教育和鄉村教師發展提供具有前瞻性的理論支持。

論壇會上,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作“培養造就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主題報告。報告從準確把握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方向、紮實做好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各項任務、大力推動鄉村教師校長素質能力提升三方面論述了新時代教師隊伍的建設思路。

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王創充分肯定了肇慶學院教師教育改革的成果。他表示,廣東省教育廳通過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優化鄉村教師隊伍結構;構建完善的教師專業發展體系,促進鄉村教師整體素質和能力水平;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提高鄉村教師的待遇和職業榮譽感;推進新師範,提升廣東教師教育質量;推進新教育,提升廣東教育整體質量等舉措,推動廣東教育不斷向南方教育高地邁進。廣東教師教育類高校要努力提升自身服務社會的能力,共同推進廣東“新師範”“新教育”建設,為建設美好廣東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近年,肇慶學院深入實施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全面推進廣東“新師範”建設,推動教師教育改革發展。從肇慶學院與各縣共同成立教師教育改革創新試驗區,到肇慶學院在全省高校率先推行教師教育職前職後一體化,再到全市啟動“縣管校聘”改革,推動教育資源市域調配、城鄉聯動,肇慶鄉村教師教育亮點紛呈,教育改革探索走在全省前列。這是本次全國鄉村教師專業發展論壇選擇在肇慶舉行的重要原因。

肇慶學院一直致力於服務鄉村教師的發展,打造以教師發展中心為核心的鄉村教師培養綜合平臺,形成了未來卓越鄉村教師的培養模式,推動鄉村教師教育專業化、卓越化、一體化、開放化。做到規劃先行、逐步推進,認識差距、提升質量,有效地促進了優質師範生和輸送畢業生的培養工作開展。

2012年,肇慶學院成立教師教育學院,2013年成立省級教師發展中心,同時也成為國家級的教師教育的創新示範區。目前,肇慶學院每年4000多名畢業生中,有60%從事教師職業,其中85%以上成為鄉村教師,主要在粵東西北山區縣任教。從畢業生就業選擇來看,肇慶學院已經成為廣東鄉村教師的重要搖籃。此外,肇慶學院的教師培育還建立“省、市、縣、校、專家(工作室)”五級體系。通過這樣一個體系,將頂層設計到毛細血管都打通了,帶動了各個層級的學校,起到示範引領的作用。特別是在肇慶4個山區縣建立了創新示範區、實驗試驗區,五級體系在這實驗區裡面也進行了有效的構築。這個體系還提供特別專家工作室的指導以及各種培訓,培訓的對象回到原單位以後,可有效地對當地的教育產生良好的推動和良好的影響,帶動教育質量的整體提升。通過置換培訓、專家工作室、特色學校建設等舉措,肇慶學院使5萬多名鄉村教師在學歷提升與專業發展、職業成長方面受益。2016年,肇慶市封開縣中小學教師隊伍擁有碩士學位的教師只有8人,如今,封開縣中小學教師已有14%擁有碩士學位,成為廣東省山區縣的典型。

接下來,肇慶學院將根據國家、大灣區以及當地發展需求,制定“十四五”期間在鄉村教育的發展規劃,用以指導實際工作,並通過廣泛聯絡全國的優質的師資隊伍,擴大硬件設施,提升軟件設計,進一步提高現有平臺的質量和水平。

——省教育廳


技術驅動創新,閱讀實現夢想

——記2019年廣州教育學會中學圖書管理

研究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

【本報綜合消息】

為提高廣州市中小學圖書館(室)管理水平,總結2019年中小學圖書館工作經驗,表彰先進,研究部署2020年廣州市中小學圖書館工作,為廣州市中小學圖書館老師搭建學術研究和交流的平臺,廣州教育學會中學圖書管理研究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於2019年11月21日在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圓滿召開了2019年中小學圖書館學術年會。

廣州市教育基建和裝備中心圖書與實驗部黃健勇主任,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吳青副校長、林運卓館長,專委會秘書長、廣州市教育研究院魏利香老師,專委會理事長、廣東廣雅中學謝晗館長等嘉賓同廣州市200餘位中小學圖書館老師出席了年會。本次年會由專委會副理事長、廣州市執信中學陳東濤館長主持。

華師附中吳校長在開幕式致辭表示,華師附中緊跟新課程改革,為改造開放的智能學習空間,花重金把圖書館改造成“讀書館”,現在全新改造的圖書館已成為了學校的第三空間,師生都喜歡在這裡共同學習、交流。

專委會謝晗理事長以“閱讀實現夢想,奮鬥收穫成功”為年度主題,在總結報告中指出要堅定閱讀就是學習,閱讀促進成長的圖書館信心,開拓創新。在新的一年,專委會將進一步加強人才培訓,培養骨幹教師,組建專委會的專家團隊;積極主動參與廣州市“圖書館之城”建設,繼續探索與公共圖書館的合作,打造中小學圖書館事業發展新格局;增強組織凝聚力,規範會員管理以及專委會日常管理工作,主動服務激發圖書館老師的活力;開展多方合作,強化專委會職能。年會中,專委會表彰了廣州市鐵一中學廖建蘭老師等11位榮獲2019年專委會年會優秀論文獲獎者,廣州市華師附中番禺學校王應華老師等27位榮獲2018年度廣州市中學圖書館“教研積極分子”榮譽稱號,以及給予2019-2020學年專委會中心組成員和補選的理事頒發了聘書。

本次年會的圓滿召開,更堅定了與會同行的信心,大家均表示將一如既往地為打造天堂般的圖書館而砥礪前行。

——廣州教育學會中學圖書管理研究專業委員會


廣東省詩歌教育的典範,全國校園文化建設的奇葩

——中山市菊城小學榮膺“全國詩歌教育基地學校”

「最新資訊」2019年3290期廣東教學報新鮮出爐啦

【本報綜合消息】

第二屆中國童詩教學與寫作研討會於10月25—28日在杭州舉辦。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楚三樂,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詩歌教育委員會執行主任王宜振,臺灣著名兒童詩詩人林煥彰等詩教名家親臨研討會並做詩教報告及詩教示範課。

中山市菊城小學榮膺“全國詩歌教育基地學校”,系中山市唯一榮獲此殊榮的學校,廣東省僅有7所學校入選“詩歌教育基地學校”。

菊城小學於2008年9月把“兒童詩教”引進課堂,開廣東省“兒童詩教”課堂教學之先河,創辦省內第一個兒童詩社——“菊花少兒詩社”。學生詩歌作品在《詩刊》《南方日報》等國內120多家全國公開刊物發表作品3000多首;“菊花少兒詩社”製作《雛菊輕舞的旋律》等7張光盤,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在國內獲得好評。

12年來,“菊花少兒詩社”被批准為廣東省第一個“中國兒童詩寫作教學基地”、榮膺“全國九十九佳文學社團”;菊城小學榮膺“廣東省詩歌教育示範學校”、廣東省兒童詩歌研究所詩教基地、全國優秀文學校園等數十項榮譽。

菊城小學校長陳少芳表示,讓學生從小讀詩、品詩、學詩、寫詩,用詩歌來傾吐自己的心聲,用詩美來薰陶學生的心靈,陶冶他們的情操,提升他們的精神境界,淨化他們的心靈,塑造他們高尚的人格,大有裨益。學校積極探索新的詩教模式,如,讀的詩歌、聽的詩歌、寫的詩歌、唱的詩歌、書的詩歌、演的詩歌、畫的詩歌等,以“菊文化”為依託,探索具有小欖特色的校園文化路子,使詩教成為學校一張亮麗的名片,成為學校辦學新的文化品牌,致力於打造一所有靈魂、有歷史、有生命、有詩意的學校。

據瞭解,菊城小學的“詩教品牌”已成為廣東省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廣東省特色教育的典範,國內“兒童詩教”特色品牌,成為全國校園文化建設的亮點。

——文/溢騰 李海濤

排版 | 吳華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