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學校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關於如何評價學校的教育質量和水平,歷來爭議不斷。比較典型的觀點是認為:看出口端。因為學校是培養人的,所以只要看畢業學生,什麼就業,升學,達標等等情況來判斷。這個片面的判斷,讓學校在進口端,學生入學端做文章。搶到好生源,出口自然高。所以,清華北大靠高考狀元撐起,重點中學靠“掐尖”打拼。搞亂了對學校教育評價的真實場景。其實一所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常常是集中三∽四年,當然少量的是中學七年,義務制九年。對學生整個生命歷程來說,不到一半。所以,不能說學校教育培養了學生,只能說“影響了學生”。隨著“終身教育”概念的興起,這種影響,無倫從時間和力度來看佔比越來越小。所以,學校教育的作用就是在有限時間裡對學生的發展產生的影響。產生的影響靠學校提供的教育服務。如果一所學校提供的服務好,對學生影響改變大。那麼教育服務能力強,教育質量和水平就高。比如,學校提供的師資服務好;學校提供課程學習豐富滿足學生各種學習需求;學校提供的服務覆蓋面廣,不管個別學生,弱勢學生的要求都能滿足,學校服務能力強效率高等等。以這樣的標準來衡量學校,會促使學校不斷提升自己對學生的服務能力。真正提升辦學質量和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