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地區姓氏考略-王姓

王姓

【全文字多堂號先】

總堂號:太原堂

三明地區姓氏考略-王姓

三槐堂

分堂號:槐南堂,三槐堂,渭北堂,半仙堂,六和堂,玉冰堂,三白堂,大本堂,五教堂,仁安堂,正義堂,世賢堂,世德堂,四合堂,四柏堂,永承堂,永思堂,存友堂,仰德堂,亦文堂,交德堂,孝友堂,孝睦堂,兩儀堂,利文堂,佑啟堂,尚德堂,佩傳堂,思孝堂,思植堂,保後堂,衍白堂,敘倫堂,冠南堂,素風堂,振趾堂,挹淵堂,恩義堂,恩榮堂,務本堂,梓蔭堂,崇本堂,崇孝堂,崇德堂,惇敘堂,淮澤堂,斯美堂,敬愛堂,植三堂,植本堂,植槐堂,畲經堂,敦本堂,敦厚堂,敦倫堂,敦睦堂,敦義堂,槐秀堂,槐政堂,槐蔭堂,槐德堂,嗣槐堂,愛敬堂,義德堂,源遠堂,嘉會堂,輔德堂,齊壽堂,谷詒堂,餘德堂,餘慶堂,燕翼堂,燕譽堂,樹德堂,興仁堂,篤行堂,篤倫堂,篤親堂,錫類堂,親愛堂,環慶堂,禮基堂,雙柏堂,鎮楚堂,彝敘堂,懷德堂,繼周堂,繼蘭堂,聽槐堂(共90個)

【各堂對號入坐】

王姓起源傳說諸多,比較複雜,一般有這樣六種說法:(一)王姓出於出自姬姓。出自姬姓的王氏有兩支。一支是周靈王的太子王子喬。王子喬正式名字叫姬晉,春秋周簡王夷四年(公元前582年)五月生。周簡王夷十四,周靈王即位之後立他為太子。他15歲以太子身份輔佐朝政。姬晉聰明才智,是當時最為年輕的王道思想家。據《周書》載:“晉侯尚力,侵我王略。叔向聞:儲幼而果賢,復王位作太子晉。晉平公使叔譽於周,見太子晉而與之言。五稱而五窮,逡巡而退,其言不遂。歸,告公曰:太子晉行年十五而臣弗能與言,君請歸聲就,復與田。若不反,及有天下將以為誅。”這段話的意思是:當時晉國勢力強大,十分看不起周王室。晉叔向聽說周靈王的長子姬晉十分賢能,而且被立為王儲。於是,晉平公派叔譽去周探探虛實。叔譽與太子晉討論政治。叔譽談了五個問題都被姬晉說得啞口無言。他回國後對晉平公說:“太子晉15歲我都說不過他,請主公歸順臣服稱謂,恢復田貢。不然他繼位後,將會派兵討伐我們的。”據說周靈王二十二年,東周的首都洛陽附近水害成災,威逼王宮。周靈王擬採用擁土圍宮,把水排至村落、田園。可是,太子晉不同意採用這個嫁禍於百姓的辦法。他提出應疏通河道,這樣既解救王宮,又能保護村民和莊稼。父子倆為此爭執不下。周靈王一怒之下將姬晉貶為庶民。姬晉貶居到琅琊(今山東省膠南一帶)後,一直憂鬱不樂,不出三年便病故了。其後裔在琅琊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為王室之後,世人稱其為“王家”,就延用成姓。

另一支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畢公高。周文王吞併商人畢方之後,便封畢公高於畢國故地。據《集解》載:“杜預曰:畢在長安西北。”《正義》引《括地誌》載:“畢原在雍州萬年縣西南二十八里。”即今陝西咸陽市北畢原。地貌西至興平縣東部,東抵秦咸陽城遺址,北抵涇陽縣涇水南岸,南抵渭水。畢公高的後裔子孫因故散居京兆、河間一帶,以本為王族之故,自稱為王姓。後世沿襲未改,逐漸形成當地大姓。

(二)王氏出自媯姓,為古帝王虞舜之後。他們居於北海、陳留一帶,因源出古君王后裔,世為王姓。出自媯姓的王氏,還有一支就是齊王田力的後代。據《通志•氏族略》載,虞舜之後媯滿被周武王封於陳,傳至公子完,避難逃到齊國,改姓田,其裔孫田和成為齊國國君,史稱“田氏代齊”。被秦所滅,田齊王室的子孫被廢為庶民流落民間,其中有一支自認為齊國王族,遂以王為姓。

(三)王氏出自子姓,為殷商王子比干之後,以爵號為氏。據《通志•氏族略》載,殷末,比干因勸諫紂王被殺,葬於汲郡(今河南省汲縣)。比干的子孫居其地以守陵墓。其子孫為了紀念他,以王子爵號改“子”姓為“王”姓,形成了別一支王氏。

(四)王氏出自燕太子丹之後。西漢末年,王莽篡漢自立,建立新朝稱帝。燕太子丹玄孫名嘉,上獻符命,為王莽所寵,賜姓王氏,與帝王同姓。歷史上因封賜姓王的人還多,其子孫也以王為氏。據《漢書•王莽傳》載:王莽為帝時,為了要籠絡群臣,文武百官多賜王姓。原燕王彤玄孫嘉,原西漢宗室明德侯劉龔、率禮侯劉嘉等32人,在始建國年(10年)都被賜以王姓。

(五)王氏出自春秋時魏獻子之後。韓、趙、魏三家分晉,各自為王。戰國楚王負芻三年(公元前225年)魏國被秦國所滅。魏國王室成員避難於各地,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孫認為自己是魏國的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無忌避難於泰山,至西漢入朝被封為蘭陵君,其後裔認為自己是出自王公顯貴之家,便易姓為王。

(六)少數民族改姓。據《通志.氏族略》稱:王姓“出河南者,為可頻氏;出馮詡者,為鉗耳族;出營州者,本高麗;出安東者,本柯史布。此皆虜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後,號曰王氏。”《古今姓氏書辨證》載:南北朝時,有西魏鮮卑族複姓可頻氏,改為王氏。如南朝梁將王僧辯,本為鮮卑族,姓烏丸氏,後自改姓王。古高麗國君改為王氏。西鉗耳族改稱王氏。隋代的王世充,本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後,也自改姓王。五代時的劉去非,自己改名換姓叫王保義,其子孫延襲姓王。滿族完顏氏、蒙古族耶律氏也的改為王姓。秦漢時期,王姓子孫基本在今山西芮城、夏縣、蒲縣、平陸、河南開封、虞城、淮縣,陝西咸陽,山東淄博等一帶繁衍;而原居河南汲縣一帶的子姓為王的後裔則逐漸遷徙至今甘肅天水、山東東平、河南新蔡、新野、焦作等地。西漢末,魏郡元城(河北大名縣東)王氏大興。王政君貴為孝元皇后;她的父親王禁被封為陽平侯,居位輔政。她的兄長王鳳繼而為侯,弟弟王譚封為平阿侯,王崇封為安成侯,王商封為成都侯,王立封為紅陽侯,王根封為曲陽侯,王逢時封為高平侯,從弟王音封為安陽侯。故王家有“九侯、五大司馬”之稱。尤其是王莽稱帝后,元城王氏更是大發光彩。

太原王姓,以東漢徵士王霸為開基始祖。王霸(?—59年),字元伯,潁川潁陽(今河南許昌西)人,東漢名將,“雲臺二十八將”之一。王莽新朝時,他隨劉秀起兵,屢建功勳,後他長期戍守北部邊疆,保護邊疆安定立下赫赫戰功。後封淮陵侯。東漢建武三十年(54年),朝廷封王霸為淮陵侯。後來太原王氏又分為以三國魏司空王昶開基晉陽支和以三國王允為開基祁縣支。

西漢時,琅琊王姓也繁衍成當地的一個旺族。他的開基始祖就是西漢諫議大夫王吉。王吉,字子陽,西漢時琅琊皋虞(今屬溫泉鎮)人,官至博士諫大夫。王吉以為官清廉,忠義耿直著稱。漢昭帝時,王吉以舉賢良充任昌邑王中尉。昌邑王劉賀貪酒好色,喜歡遊獵,不問政事,致使百姓勞役過重,怨聲載道,王吉極力上疏勸諫。西漢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漢昭帝去世後,劉賀被迎立為皇帝。王吉再次上疏規勸劉賀要敬重大臣,勤於國政。劉賀在位僅27天就因***被廢黜。劉賀為昌邑王時的臣僚大多受株連被處死或下獄,唯有王吉與郎中令龔遂不與同流合汙,屢次進諫,沒有受到牽連。西漢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漢宣帝劉詢即位後,王吉被起用為博士諫大夫。他對當時皇室奢侈糜費、任人唯親等時弊看不慣,上疏勸宣帝廢除廕襲制度,選賢任能;愛惜財力,整頓吏治。所以,琅琊王氏後裔秉承先祖祖遺訓,光大成光耀鄉梓的大族。魏晉南北朝時期,少數民族改王姓入主中原。西晉未,琅琊王姓的後裔王導為琅琊王司馬睿獻策移鎮建康。王導(276-339年),字茂弘,琅琊臨沂人,著名政治家。他與兄弟王敦共同輔佐司馬睿在建康稱帝,建立了被人稱為“王與(司)馬共天下”的東晉政權。尤其是王導出任丞相,總攬元、明、成帝三朝國政,領導南遷士族,聯合江南士族,在穩定東晉初期的統治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王氏家族也因此十分強大。隋滅陳後,原仕於南朝的琅邪王姓被分別遷徙於關中、河北、河東等地。

唐代末年,太原王氏的王永泰遊覽山川,來到江西臨川,十分喜愛這裡山川地勢的清秀靈氣,就遷居於此。江西臨川王氏自王安石祖叔考中進士任朝廷命官到王安石父子兄弟出將入相,名聲大震,成為當地望族。

琅邪王姓的後裔王潮和王審知兄弟隨王緒入閩,建立了閩越國。因此,王審知被譽為“開閩第一人”。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下令為王審之修建忠懿王祠,親題“入閩人祖”匾額。據《古今姓氏書辨證》載,兩宋時期的王姓達到38望之多,可見遍佈全國,人丁興旺。

最著名的還有三槐王氏。三槐王氏以唐末的黎陽(今河南省浚縣)令王言為開基始祖。王言祖居地在山東大名府莘縣(今山東莘縣)。他的孫子王佑,字景淑,學問文章顯揚於五代漢、周之際。北宋初,他官任潞州知縣,後來官至尚書兵部侍郎。符彥卿任節度使鎮守大名。宋太祖對彥卿起了猜疑心,命王佑前往大名***職務著著手調查彥卿。王佑回朝後上奏說:“符彥卿並無罪行,臣敢以百口性命擔保。”接著又勸諫太宗說:“五代國君都因猜忌心太重,而殺戮無辜,因此國運不能長久,祈願陛下引以為戒,國家幸甚!”太祖聽罷,非常憤怒,把王佑貶為華州司馬。王佑在自己家的庭院中種植三棵槐樹。三槐樹蔭滿庭,王佑對人說:“我作不了三公,我的兒孫,必定有人作到貴為三公者,這三棵槐樹就是標示。”後來,王祜的次子王旦,果然登三公之位,歷事太祖和太宗,成為北宋初年著名的政治家。王旦子王素、孫王鞏、族孫王倫、族子王質等,都成為這支王姓中影響較大的人物。所以“三愧堂”也就成了王氏重要的堂號。蘇東坡在《三槐堂銘》中寫道:“魏公之業,與槐俱蔭。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歸視其家,槐蔭滿庭。”三槐王氏與琅邪王氏、太原王氏、福建開閩王氏並列為王氏的四大支派。北宋真宗時,這支王姓向蘇南和浙東遷移。南宋時,三槐王氏再次向南移民,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廣東等省都有它們的蹤跡。

由於元末戰亂人口驟減,明太祖朱元璋強令山西人外遷,在洪洞大槐樹集結的山西人被分別遷於河南、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甘肅等地。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張獻忠屠川造成四川人口銳減,朝廷只好下命“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作為人口眾多的王氏更有了更為廣泛的播遷。

至清代,開閩王姓開始漂洋過海,遷徙臺灣、香港等海外。清初,鄭成功收復臺灣。王忠孝作為鄭成功的隨行軍師留居臺灣(後死於平谷)。清政府在大陸追殺王忠孝一族,所以其族人也多遷往臺灣。因此,臺灣王姓人家大都尊奉王忠孝為開開基始祖。王姓為臺灣十大姓氏之一,僅次於陳、林、黃、張、李,列第6位;其分佈也十分廣泛,臺北、高雄、桃園、基隆、彰化、新竹等在都有王氏宗親會。

如今,王姓為中國的第一大姓,人口有9288.1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5%。全球王姓人口大約有1億左右。王姓人口在全國的的分佈,以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河南、***為最集中區。在這些省份中的一些地區,王姓人口占當地人口的比例達9.2%以上,有些高達16.2%以上。其次是,長江以北和青海西寧以東的其他地區,也是王姓的常見區域。由於,王氏出源多處,故其郡望也多,各有不同,著名的有:

太原郡,此支王氏開基始祖為東漢司徒王允。

京兆郡,此支王氏出自姬姓畢公高之後。

天水郡,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之後。

中山郡,此支王氏開基始祖為北魏中山王王睿。

陳留郡,此支王氏開基始祖為媯姓齊王建之孫安。

河東郡,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之後。

河南郡,此支王氏出自鮮卑族可頻氏王氏之後。此外,重要郡望地還有:山東東平郡,山東琅邪郡,山東北海郡,山東東海郡,山東高平郡,河南新蔡郡,河南新野郡,江蘇山陽郡,江蘇堂邑郡,河北章武郡,山東東萊郡,甘肅金城郡,四川廣漢郡,河北河間郡,河南汲郡,陝西馮翊郡,遼寧營州等。王姓主要堂號有“ 三槐”、“ 槐陰”等二。

入閩與定居東晉時,丞相王導的從弟王彬到建安任職,遂由琅玡遷入福建。後來,王彬被諡為肅侯;他的後嗣眾多,散居福建各地。

南北朝時期(479-502年),王壇自中原渡江入閩,後裔播遷福建各地。

唐光啟元年(885年)王潮、王審邽、王審知兄弟3人隨王緒義軍南下,由河南光州途經江西贛州入閩,帶來龐大的王氏族人,世稱他們為開閩王氏。

後唐同光三年(925年),王審知的第七子王延鼎?遷居清流縣黃滿溪白石窟(沙蕪洞口),後又遷居清流餘朋、芹溪;其後裔分遷攀龍漈、霧露坑、荷坊、嵩口營等地。王審知第四子王延政之子繼成、繼昌的後裔遷居永安青水畲族鄉。王繼成的第十代孫王三四遷大田桃源安;他的第十六代孫王文禮遷居尤溪中仙彩坑。王審知的後裔也有遷居泰寧梅口和寧化招賢裡的。

五代十國時,王起鳳(諱邦),為後唐兩淮節度使。後唐亡國後,王起鳳從江西寧都遷居於寧化安遠王坊。北宋開寶元年(968年),他有4個兒子:長子王暨立居原地(影樹坑。次子王先立遷居江西石城白土(木蘭鄉王坊);王先立的次子王玄郎於遷居大王村,為大王村開基始祖。第三子王有立遷居淮土小王村。第四子王廉侍遷居江西廣昌。見寧化淮土鳳山王盛魁《大王王氏史略》)

宋初,太原王氏王漢謀由河南省懷慶遷居江西省南城。北宋景德年間(1004-1007年),其後裔王君瑞遷居福建邵武,後又從邵武遷徙柳楊裡(今明溪縣蓋洋)。

據明溪縣蓋洋鎮畫橋村《太原王氏房譜》載:王漢謀的祖先是王翦,“自秦時翦公生賁匕;賁匕生二子,長元,次威。匕居太原姓最為蕃衍,自是蔓延編播天下。”王君瑞“遊於八閩邵武地。世代簪纓履盛持盈之戒,於是遍閱風土,北宋景德年間(1004-1007年),從邵武迄汀寧,至柳楊裡(今明溪縣蓋洋)蘿葡坪,見其山清水秀,遂於此而十居焉,為明溪鼻祖。”王君瑞為明溪王氏始祖。王君瑞的長子王恭章移居沙縣水源城下,次子王伯薦遷居明溪蓋洋,第三子王胡祿遷居明溪林地土坑(今明溪蓋洋),第四子王文大居原白嵐,第五子王累推居明溪柳楊裡。

同期,山西太原郡一支王氏輾轉遷入沙縣的徐墩村。北宋天聖年間(1023-1032年)太原王氏王泉從浙江杭州的金溪縣遷居福建邵武禾坪;其子王萬一從邵武遷居建寧富田葛藤窠。(見寧化安遠(杜家)《太原王氏族譜》)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王良材的裔孫王福山從南劍湖峰(現南平市樟湖鎮)後隔遷居尤溪十五都現洋中鎮龍洋村。北宋熙寧八年1075年又從尤溪遷居到尤城積善坊。元至正五年(1346年),王福山的第十一世孫王晃(字千一)遷居尤溪的洋中下高坪,為高坪自然村王姓的開基始祖;王冕(字十億)遷居尤溪的洋邊曲底,為洋邊王姓的開基始祖;王訓遷居樟溪坂,為樟溪坂王姓的始祖。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年),王福山的二弟的王福海從樟湖坂後隔遷居到尤溪十六都上塘自然村。後來,王福山的三弟的王福田的第十一世孫王桂比(字成才)從樟湖坂嶺兜遷居尤溪十六都長村王厝,後又遷居到今天的尤溪洋中的坪坑村半嶺坑自然村。洋中高坪王氏的後裔王伯石有三子。他與長子王五六、次子王五七居洋中鎮高坪村;其妻與幼子王五八居尤溪中仙鄉善鄰村龍門場。明建文二年(1400年),王五八之子王續賢定居龍門場。王五八一脈8代單傳,至第九世孫王喬泗有四子:長子王天保、次子王天有、第三子王天貴、第四子王天養,分為四房,明天啟五年(1625年)先後購置聚金、聚銀兩坊和山場產業。

北宋熙寧元年(1068年),王審知後裔王紹任都統天下徵番招討,遷居寧化招賢裡五都(今寧化水茜鄉境內)。他的長子王永居寧化,其子王瑞仁遷居歸化(今明溪縣);次子王鎮遷居清流嵩溪王家場,其子王元志遷居建寧。

(見寧化安遠(中正)《太原王氏族譜》)南宋端平年間(1234-1236年)太原王氏從邵武禾坪遷入建寧均口。據建寧《王氏族譜》載,其先人是從太原徙福州,再從福州徙邵武,邵武徙綏邑均口赤下(今修竹);其後裔裔播遷建寧城關、客坊鄉。南宋末年,尤溪縣昆崗的王四遷居大田桃源。(大田桃源《王氏族譜》)元至正八年(1348年),王生從沙縣遷居尤溪四都嶺頭(現西城鎮鳳元村嶺頭自然村)。

元代末年,臨川王氏的王思一調任將樂軍職。後因其父病逝,王思一夫婦回臨川,兒子王友仁卻留居將樂縣城。因此,將樂王姓就是江西臨川王氏的後裔。

明洪武四年(1371年),王友仁在將樂守禦所千戶李所部下任軍士,死後葬於將樂縣城北郊龜山壓泥嶺。此後,王友仁的兩個兒子及後裔分為兩房,長子伯祥子孫為一房,次子伯敬裔孫為二房。清康熙年間,為避兵亂,將樂縣城王友仁的後裔王祇於移居將樂北鄉安仁中都石埠頭(今安仁鄉石富村)。

明洪武二年(1369年),王文富從尤溪新陽坎裡遷居尤溪管前的真地村。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王審知的第二十二世孫王景榮(輔公)從福州侯官(今閩侯)觀音橋遷居尤溪青印坊(今城關水南),後又拓居於後峽(今西城鎮新聯村)。王景榮有三子:長子王文富遷居管前鎮真地村;次子王文貴於明宣德三年(1428年)遷居新陽鎮後坪,後轉登山村董坪餘華峽下,旋又遷居董坪上洋;第三子王文傑仍居後峽。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王積四的第十一代孫王正茂同其叔父開基尤溪的夏陽村王歷自然村。王積五的第三世長孫王琳開基新陽坎裡村隔柄自然村;次孫王琅於明嘉靖三年(1523年)肇基新陽的坎裡村坎兜(玉田)。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王琅的裔孫王伯盛遷居沙縣墩頭。清順治七年(1650年),王琅的第五代孫王廷益遷居西城鎮秀溪村。

明景泰五年(1454年),王審知第四子王延政的兒子王繼昌的後裔從永安青水畲族鄉遷居尤溪城前積寶坪兜。明景泰元年(1450年),王繼昌的第十五代孫王四四從光坑移居永安上坪西溪。王四四的第四代孫華一遷居永安小沙,華二遷居大孝畲,華五遷居桂溪蜂坑,華六遷居永安坂尾,華七遷居永安曹遠曹巖尾。

明嘉靖元年(1522年),王師貴從漳州府寧陽縣香寮遷居大田三十九都東西坑,嘉靖五年轉徙至尤溪新田坊(現八字橋洪牌村)。

民國38年(1949年),尤溪縣四十九都下橋一支王氏遷居八字橋的後曲村。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王金(字積玉)為避亂遷徙至尤邑七都七口大池塘(今西城鎮團結村)。

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王潮從西城遷居坂面坑口四角坪;明泰昌元年(1620),第十世孫王廷富在上坂建“王氏三槐堂”祖祠。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三月,王金的第六世孫王世勳、王世仲、王世仁兄弟遷徙至坂面餘坑(吾園村)洋中奠基立業,築室立祠。

明泰昌元年(1620年),尤溪二十八都文崎後四角坪一支王氏遷徙至尤溪城南。園溪王氏的二世祖王添淇遷居尤溪二十八都下坂;第十四世祖王餒開基於尤溪源頭。1992年因修建水東電站,園溪村王姓由政府統一遷到水東新村定居。

明代,永安青水的王見塘遷居大田田美。(大田田美《王氏族譜》)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王一從福建永春遷居尤溪城關,後又從城關轉遷至梅仙鎮的南洋村秀腳亭定居。

約在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原居漳平管下的王文海遷居沙縣七都(今沙縣南陽村)。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廣樂興林縣的一支王氏遷居沙縣的夏茂、長阜村、大布村。

清代中葉,福建永春的一支王氏遷居沙縣的南霞鄉蔣坡村。福建長汀牛欄角的一支王氏遷居沙縣的高砂村。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王成思從尤溪縣梅仙鎮平寨頭村遷居尤溪西濱的西洋村。

清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南平樟湖坂王氏遷居尤溪梅仙的坪寨村寨頭自然村。

清代,江西臨川王姓遷居將樂大源鄉將王坑村;後其後裔徒遷長汀縣河田鄉太墘頭村。該支派的十五代孫王意盛又從長汀河田遷回將樂,定居漠源村吳坊自然村,以造紙營生。後又遷到安仁鄉元洋村林坑自然村安家。王意盛生有五子。長子造濤早夭,次子造清,三子造長,四子造魁,五子造福。造清四兄弟分別遷到大源鄉將王坑村胡宿自然村和安仁鄉元洋村告坪、烏石窠、下坑壠等紙廠就業。1956年,上述紙廠全部遷移將王坑村。從此,王造清四兄弟及後裔都居住在該村。

清代,德化縣一批王氏查繼遷徙至尤溪:德化刈坑鄉龜元村王氏遷居正山村坑園、音頭;德化刈坑鄉大嶺村免洋王氏遷居華園村。德化刈坑鄉王氏遷居肖坂村。

民國21年(1932年),德化縣楊梅鄉云溪村古嶺一支王氏遷居尤溪中仙的西華村。

三、遷移北宋初,王審知第四子王繼成的曾孫叫王圻原居永安青水畲族鄉。他的長子王淳清遷居龍巖,次子王淳流遷居廣東蓮陽,三子王淳添遷居廣東;王圻的第十代孫王三三遷龍海縣角美龍田村,第十五代孫王均德遷居武平縣桑梓坑,第三十一代孫王德川、王德陽、王德儀三兄弟遷居南平。

北宋開寶年間(968-976年),寧化安遠王起鳳的次子王先立遷居江西石城,四子王廉侍遷居江西廣昌。

北宋熙寧元年(1068年),遷居寧化招賢裡五都(今寧化水茜鄉境內)的王審知後裔王紹有8個子,除3個子分別居寧化、明溪、建寧外,其餘5個兒子都遷居東京。寧化招賢裡的王氏後裔播遷邵武、建陽、崇安、光澤、和江西寧都、光國、瑞金和廣東等地。

明宣德十年(1435年),永安青水王繼昌的後裔王弘九、王弘三分別遷居漳平和睦裡(今新橋鎮)、龍巖東和保。明代,寧化淮土王玄郎的後裔遷居方漳州和廣東、江西興國等地。

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寧化安遠王廣真、王子真兄弟的後裔遷居江西廣昌丘坊嶺下、寧都東關黎宅和興國。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尤溪中仙鄉善鄰村龍門場王氏第十五世孫王積楷、王積樸、王積玄、王積伍四房的後裔遷居永泰縣長慶鄉。

第二節分佈王姓為三明市的第八大姓,共有人口84680人,佔全市總人口的3.16%。全市上萬人的縣(市)有寧化縣、尤溪縣、三明市區、永安市;其中,以寧化縣王姓人口最多,有16864人,佔全市王姓總人口19.91%。尤溪縣的王姓人口僅次於寧化縣,有15449人,佔全市王姓總人口的18.24%。其它依次為:三明市區13252人,永安市10509人,沙縣7830人,明溪縣4706人,建寧縣4134人,清流縣3609人,大田縣3457人,將樂縣3136人,泰寧縣1734人。

一、三明市區三明市區有王姓人口13252人,佔三明市區總人口的4.66%;其中,三元區有王姓人口7421人,分佈於城關街道1042人,白沙街道1411人,富興堡街道1015人,荊西街道359人,巖前鎮1919人,莘口鎮582人,中村鄉197人,城東鄉896人;梅列區有王姓人口5831人,分佈於列東街道2944人,列西街道1724人,徐碧街道778人,陳大鎮271人,洋溪鄉114人。

二、明溪縣明溪縣有王姓人口4706人,佔全縣總人口的4.08%;其主要分佈於蓋洋畫橋村、蘿葡坪、洋地、大坡灣,瀚仙的龍湖鐵嶺、大坑王舍同、松山、柯山、上澗、杏村、坑頭和鰲坑等地。具體分佈為:城關(含雪峰鎮)1153人,瀚仙鎮394人,胡坊鎮490人,沙溪鄉272人,夏陽鄉199人,蓋洋鎮1649人,夏坊鄉193人,楓溪鄉194人。

三、永安市永安市有王姓人口10509人,為永安第九大姓,佔全縣總人口的3.29%。其主要分佈在青水畲族鄉的龍吳、黃景山村,安砂鎮的茶仔林村,西洋鎮的上螺、桂溪村,小陶鎮的員嶺村,上坪鄉的西溪村(今上坪村),燕北街道的興平村,貢川鎮的觀成村,大湖鎮的增田村,洪田鎮的黃龍村。

四、清流縣清流縣王姓人口有3609人,佔全縣總人口的2.45%;其主要分佈在餘朋、芹溪、攀龍漈、霧露坑、荷坊、嵩口營等地。具體分佈為:龍津鎮844人,嵩溪鎮337人,嵩口鎮553人,林畲鄉101人,靈地鎮24人,沙蕪鄉14人,田源鄉19人,溫郊鄉263人,餘朋鄉217人,裡田鄉19人,李家鄉9人,賴坊鄉18人,鄧家鄉120人,長校鎮880人,東華鄉201人。

五、寧化縣寧化縣王姓人口有16864人,列三明各縣(市、區)之首,佔全縣總人口的4.87%;其分佈比較廣泛,全縣16個鄉鎮均有。

六、大田縣大田縣有王姓人口3457人,佔全縣總人口的0.94%;其主要分佈在分佈在全縣的7個鄉鎮的18個村莊,其中百人以上的村莊有6個。全縣王姓人口最多的村莊為廣平鎮的西園村,有1070人。全縣王姓人口具體分佈為:城區349人,文江鄉342人,均溪鎮30人,上京鎮52人,廣平鎮1987人,桃源鎮833人,太華鎮76人,奇韜鎮288人。

七、尤溪縣尤溪縣有王姓人口15449人,列三明各縣(市、區)的第二位,佔全縣總人口的3.69%;具體分佈為:城關鎮1824人,梅仙鎮975人,臺溪鄉101人,管前鎮1099人,八字橋鄉240人,聯合鄉153人,新陽鎮3260人,洋中鎮1373人,西城鎮4287人,中仙鄉676人,溪尾鄉68人,湯川鄉45人,坂面鄉964人,西濱鎮(含尤溪口)384人。

八、沙縣王姓為沙縣的第八大姓,有7830人,佔全縣總人口的3.23%;具體分佈為:鳳崗街道2272人,虯江街道941人,夏茂鎮630人,青州鎮713人,高砂鎮345人,高橋鎮337人,富口鎮237人,大洛鎮149人,南陽鄉186人,南霞鄉1348人,鄭湖鄉569人,湖源鄉103人。其中,鳳崗街道的城區、西霞村西霞(含移民區)、際口村、古縣村,虯江街道的金泉村、鎮頭村、長紅村、城南社區,夏茂鎮的大布村坡角、大布、西街、長阜、松林村大坑,青州鎮的前山村村尾、管前村、洽湖村、青州村、湧溪村,高砂鎮的高砂主村,高橋鎮的杉口村、高橋村,富口鎮的白溪口村、姜後村、姜後村、延溪村,大洛鎮的官昌村,南陽鄉的坡科村、南陽村,南霞鄉的蔣坡村、茶坪村赤嶺、泮嶺村,鄭湖鄉的徐墩村,湖源鄉的錦街村甲山都是王姓人口主要的居住地。

九、將樂縣將樂王姓主要來自江西省臨川市,全縣王姓人口有3136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87%。將樂王氏聚居地有16個村和4個社區,即古鏞鎮新華村、勝利村、百花社區、華山社區;水南鎮乾灘村、渡頭村、溪南村、水南村、新興村、三班等村和金華、銀華2個社區;高唐鎮陳坊、樓杉等村;光明鄉永吉村;白蓮鎮白蓮村;萬安鎮良坊村;安仁鄉安仁村、石富村;大源鄉將王坑村。其具體分佈為:古墉鎮1020人,高唐鎮301人,光明鄉119人,漠源鄉68人,南口鄉92人,白蓮鎮203人,黃潭鎮170人,萬全鄉37人,萬安鎮225人,安仁鄉154人,大源鄉284人,水南鎮436人。

十、泰寧縣泰寧縣有王姓人口1734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36%;具體分佈為:杉城鎮971人,朱口鎮260人,上青鄉17人,新橋鄉126人,大田鄉67人,下渠鄉88人,開善鄉22人,梅口鄉109人,大龍鄉74人。十一、建寧縣王姓為建寧縣的第九大姓,有人口4134人,佔全縣總人口的2.84%;其分佈在溪口有659人,均口有624人,濉城有618人,黃埠有594人,裡心有506人,金溪有337人,黃坊有315人,客坊有280人,伊家有125人,溪源有76人。

第三節譜牒

一、宋及宋以前尤溪洋中村下高坪《王氏宗譜》尤溪洋中村下高坪《王氏宗譜》始修於明代以前。明代以前編修的族譜於明嘉靖三十年(年)時被匪強焚。此後,下高坪《王氏宗譜》又有過8次編修:於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重新編修;清康熙元年(年)續修;清康熙四十七年續修;清道光六年(1826年),由王永綏主筆續修並作序;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由陳朝愷先生主筆續修並作序;民國32年(1943年),由第二十世孫王松圃、王河清主持,官洋張渚秋先生主筆補修;1964年,由王文星、王文淮主持,湯川陳炳秋先生主筆重修;2006年,由王庭森、王中興、王中思、王庭建等人重修。該譜內容有:源流世系、譜序、族規,凡例,墳址和村址圖景、詩讚等。

二、明、清及民國尤溪坂面《王氏族譜》尤溪坂面《王氏 族譜》始修於明洪武元年(1368年),由吳昊主持修編。明成化二年(1466年),由第五世孫王政主持重修,內容有譜序、譜敘、詠譜詩、世系圖、科第宦官錄、事記等。明成化三年(1467年)三月,由江房齡主持重修。清咸豐三年(1853年),由第十世孫王生員、王維潘主持重修。民國9年(1920年),由第二十一世孫王振達主持,陳九疇重修。1990年,由陳子文重修。永安《太原郡青水龍吳王氏族譜》《太原郡青水龍吳王氏族譜》始修於明萬曆年間,清雍正年間二修,清光緒二十七年(1902年)三修,1974年四修。寧化大王村《王氏族譜》寧化縣大王村《王氏族譜》始修明代,至1993年共有過13次續修。現存族譜為1993年的十三修族譜。寧化隘門村《王氏族譜》寧化隘門村《王氏族譜》始修明代,至1992年共有過12次續修。現存族譜為1992年的十二修族譜。尤溪梅仙寨頭《王氏宗譜》尤溪梅仙寨頭《王氏宗譜》始修於明代。原譜已在“文革”時被抄焚,現僅族譜為1990年由王周垣、肖本中先生重修。將樂《王氏族譜》將樂《王氏族譜》始修於明末清初,由將樂縣城王氏第八代孫王正園、王正峰主持編寫族譜。第十八代孫續修族譜時,確定後八代字輩為:“開運文章,立朝名望”。第二十五代再續族譜時,新確定二十六代至三十三代的字輩為:“聲聞遠達,世濟長貽。”安仁鄉石富村的王姓也修有本房派的族譜,取字輩為:“行文勝天,開雲文章,立朝明旺,景鴻聿盛。”後新增字輩為:“承其祖訓,崇學興邦,萬世隆昌,蘭桂永芳。”尤溪洋中上塘《王氏宗譜》尤溪洋中上塘《王氏宗譜》始修於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由謝文鏡先生編寫並作序;其內容有:源流世系、譜序、購買山場情況、修建祖祠情況、族規、山林地圖等。尤溪管前真地《王氏族譜》尤溪管前真地《王氏族譜》始修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由王大剛主持修編,劉宗樞作序。清嘉慶元年(1796年),由王復進重修並作序。清嘉慶十年,由王梓主持重修。1993年,由王業餘、王聖榮、王作榮主持重修。該譜共400頁,約2萬餘字。《建寧王氏族譜》《建寧王氏族譜》始修於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由舉人李俊作序;乾隆五十年,由舉人朱仕秀、朱文瞻作序二修;嘉慶十四年(1809年),由進士吳汀清作序三修;道光二十年(1840年),由進士周維新作序四修;同治六年(1867年),由裔孫王斌作序五修;光緒十六年(1890年),由第17世孫王萬鍾作序六修;民國19年(1930年),由其第21世孫王聯芳作序七修。1992年,由王氏後裔王應實主稿、王明富作序對宗譜進行了八修,定名曰《太原王氏大成宗譜》。該譜共計6冊480頁約24萬字。其主要記錄內容有舊序、列祖讚頌、墓誌、山場祖產、仕宦錄、列祖畫像、源流考、貞烈傳、各房字派及子孫名錄等。尤溪洋中《樟溪坂王氏宗譜》尤溪洋中《樟溪坂王氏宗譜》始修於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由其族世孫王迺孔主持,文起孝彩氏編纂;清道光三年(1824年),由王孝劍主持,王金聲修編並作序;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由其族世孫王梧岡敦清三重村李宗平編纂並作序;民國32年(1942年),由其族世孫王其添、王其松主持,官洋張鳴高編纂並作序。1988年,其族世孫王德康等人主持,請桂峰蔡瑞冠先生重修。該譜內容有:源流世系、譜序、村圖、詩讚、墳址等。尤溪中仙竹峰村彩坑《王姓譜族》尤溪中仙竹峰村彩坑《王姓譜族》始修於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由黃大全先生編修;1962年,彩坑王氏族人延請吳以權先生續修;1992年延請寺峰林騰芳撰修。尤溪洋中洋邊《王氏族譜》尤溪洋中洋邊《王氏族譜》始修於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由王德明主持編修;清咸豐七年(1857年),由章肇陽續修;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由林尚賓續修;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續修;民國25年(1936年),由王雷霆主持續修;1984年,由後樓林良永、林良舜主筆修纂並作序。尤溪聯合聯西村《王氏族譜》尤溪聯合聯西村《王氏族譜》始修於清末,原族譜已於“文革”期間被毀。現存族譜為1983年,以王俊清主持重修的。尤溪園溪村《王氏族譜》尤溪園溪村《王氏族譜》始修年代不詳,民國21年(1932年)由傅雲連先生重修。該譜內容有序、源流世系、世傳、名人錄等。尤溪洋中半嶺坑《王氏族譜》尤溪洋中半嶺坑《王氏族譜》始修年代不詳,而且清朝以前修纂的族譜都已失存。現存族譜為民國35年(1946年)由該族人王能舉主持,敦請福州梓培氏端木煥先生修纂的。該譜分上下兩冊,共300多頁,內容有源流世系、譜序、凡例、墳址等。寧化淮土赤嶺《太原王氏族譜》寧化淮土赤嶺《太原王氏族譜》始修時間不詳,至1993年共有過13次續修。寧化方田南城村《王氏族譜》寧化方田南城村《王氏族譜》始修時間不詳,至1995年共有過9次續修。寧化水茜沿江村《王氏族譜》寧化水茜沿江村《王氏族譜》始修時間不詳,至1991年共有過7次續修。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尤溪新陽王氏《玉田族譜》尤溪新陽王氏《玉田族譜》始修於1956年,由王琅的第十六世孫王其爛等主持編修;2003年6月又加以充實再版,改名曰《王氏族譜》;2006年再次續修。該譜共150頁,記述內容比較齊全,包括“王氏最早的祖祠——晉祠”、“始祖王子喬坐像、子喬祠”、“王氏遷徙圖”、王審知公修建的閩候縣“雪峰寺”、“國師館”、“定光塔”、“審知公坐像”圖片、名人題詞、王氏族歌、太原“王氏世譜”、朱熹的“王氏族譜序”。大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七月四日王晉望公寫的《鬮書序》、大事記、世系功名錄、陰地等重要譜牒有關史料。尤溪西城團結《王氏族譜》尤溪西城團結《王氏族譜》始修於1987年,由王觀守主持並執筆編修。該譜共69頁,約2萬餘字。尤溪西城鳳元《王氏族譜》尤溪西城鳳元《王氏族譜》始修於2000年,由王姓族人請該村府竹茅克滄先生和王姓成員共同編修。該族譜共168頁,約3.8萬字。尤溪中仙善鄰村龍門場王氏《應鸞公三支譜》尤溪中仙善鄰村龍門場王氏自明建文二年(1400年)定居後,至今尚未編修族譜,只有流傳祖公簿和添丁簿。2006年第二十二世孫王啟國撰編長房的《應鸞公三支譜》。譜中記載祖傳山場邊界、祠堂建築、世系輩分、墓地山名、支派情況和世系錄等情況。寧化泉上《王氏族譜》寧化泉上《王氏族譜》始修於2006年。

第四節文物

一、祠廟

寧化淮土隘門王氏祠堂在寧化淮土鄉隘門村共有4座王氏祠堂,均始建於唐代。這4座王氏祠堂分別於1973年、1986年、1988年、1996年進行過重修。

永安青水龍吳王氏羅兜祠永安青水龍吳王氏羅兜祠位於永安市青水畲族鄉龍吳村光坑。始祠始建於五代十國天德三年(945年)。唐光啟三年(887年),王審知率軍入閩,經長汀、漳州、南安等到地一路征討至尤溪四十一都(今永安市青水畲族鄉)的龍吳村光坑。王母徐氏夫人,因長期隨軍奔波,勞累過度而不幸病逝,就地安葬於龍吳村光坑的青坑壠,並留下一批親信和士兵守陵,這才有了永安歷史上最早的王姓。五代閩永隆五年(943年),王審知的第四子王延政在建州(今福建建甌市)稱帝,國號殷,年號為天德。天德三年又改國號為閩。同年八月,南唐滅閩,王延政攜子王繼昌回到永安青水的光坑居住,並在此建一座祠堂,取地名“羅兜”為祠名,以祭祀王氏祖先。羅兜祠坐北朝南,由主廳、廂房、護厝樓、泮月池等組成,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20世紀30年代,,該祠被尤溪盧光邦軍隊一把火燒燬。1981年,青水龍吳王氏子孫集資在原址上重建。

尤溪洋中上塘王氏祖祠尤溪洋中上塘王氏祖祠,又稱“三槐堂”,始建成於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年),元天順三年(1330年)曾重修,2000年再次修復。寧化方田王氏宗祠寧化方田王氏宗祠位於寧化縣方田鄉南城村。該祠始修於元代,歷代均有修葺,最後一次修繕於1995年。

尤溪洋中洋邊曲底王氏祖祠尤溪洋中洋邊曲底王氏祖祠始建於元代,“文革”時期被拆毀。

三元區莘口王氏明馨祠三元區莘口王氏明馨祠,系莘口王氏宗祠,坐落在莘口大街60號內(古名花柳巷內)。該祠始建於明初,為木瓦結構,一幢五植,佔地面積611.8平方米,建築面積175.18平方米。該祠前有花廊和廂房,後有花臺明溝,四周高圍牆,包牆為界,建築設計獨特,古樸典雅,雄偉壯觀。正廳高達丈八,雕龍刻鳳,各式雕花,別具一格,屬本境居首的古建築。1992年經市文管會考證,認定該祠為具有保護價值的古建築,後由王氏子孫籌資二萬元,由市文管會古建隊進行重修。

尤溪新陽玉田王氏宗祠尤溪新陽玉田王氏宗祠位於尤溪新陽坎兜玉田,坐申兼庚,木結構,八扇上下堂、前廳、後堂、兩廊、扶厝。該祠始建於明嘉靖二年(1523年),由王文貴第七世孫王琅興建;1971年拆建成坎裡大隊會場;2000年會場拆除。經有關部門審批,在原玉田祖祠部分地址上,建起一座佔地面積120平方米,磚混結構的“王氏宗祠”。中堂正中懸掛有先祖琅公及祖妣陳氏畫像。

尤溪洋中高峰王氏祖祠尤溪洋中高峰王氏祖祠,又名稱三槐堂,位於尤溪洋中村下高坪自然村,坐坤兼未,向艮醜水出甲,形曰踞虎生涎。王氏原祠堂是於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八月二十一日夜被強盜放火燒焚後重蓋的祖祠。該祠正堂八扇三層,四周迴廊,前架五進下堂,左右各四間廂房與上下銜接,中有上下雙層天井,上天井左側有一水井,甘泉清洌,人稱“虎涎”。下堂前有一個佔地面積近800平方米的大石埕,其沿拱抱石砌半牆。正堂背環雙層石砌花臺,植有鐵樹紫荊,正堂左右各有五進橫厝,兩個土埕,靠左邊的土埕沿傍起五直雙層書樓。這一宏偉的建築群背襯青山,前繞綠水,面對天堂峰頂,登樓觀光,令人心曠神怡。

三元區王氏明德堂三元區王氏明德祠系三元區荊東、荊西王氏祖祠,坐落於莘口山尖洋的“石名棟”(俗名木絲花棟)。該祠始建於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一幢五植,木瓦結構,佔地782平方米,建築面積432平方米。該祠經歷修葺,最後一次修建成於1993年。該祠建築設計古樸,雄偉壯觀。祠後和左右三面圍牆,祠前條石華表大門,上方雕刻“明德祠”大字,門前有一大月池。正廳原祀開閩王(鼻祖)審知神像和明代王文廣考妣的神像等,祠後為成祖公墓,祠墓並連,具有特色。

尤溪坂面“王氏三槐堂”尤溪坂面“王氏三槐堂”位於尤溪坂面上坂片,始建於明泰昌元年(1620年),由太學生王廷富主持興建。該堂坐已兼丙、建築豪華,可惜在戰亂中被燒燬。現重修的祠堂,有正廳、書院、大堂,建築美觀簡易,佔地面積600多平方米。

尤溪中仙善鄰村聚銀坊王氏宗祠尤溪中仙善鄰村聚銀坊系龍門場王氏宗祠,位於尤溪中仙善鄰村頭西方,坐亥兼。該祠始建成於明天啟五年(1625年),由第九代孫王喬泗興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重修;2000年擴建宗祠左邊扶厝。

尤溪中仙善鄰村聚金坊王氏宗祠尤溪中仙善鄰村聚金坊系龍門場王氏二祖宗祠,位於尤溪中仙善鄰村頭對面俞下,坐乙向辛。此坊原系吳氏祠堂,於明天啟年(1621-1627年)由王喬泗購置。

寧化太原王氏古祠寧化太原王氏古祠位於寧化縣淮土鄉大王村,為淮土大王村王氏總祠。該祠始修於明代,1995年曾進行過重修。

尤溪中仙竹峰村彩坑王姓“三槐堂”尤溪中仙竹峰村彩坑王姓“三槐堂”位於尤溪中仙竹峰村彩坑底。該坊原為陳氏祠堂,始建於明代,於1976年被拆,20世紀80年代搭蓋簡易小廳,於2005年重建為磚木結構,佔地面積845平方米。

尤溪西城新聯後甲王姓祖祠尤溪西城新聯後甲王姓祖祠位於尤溪西城新聯村後甲自然村,佔地面積300平方米,為土木結構。該祠始建於明代;2006年,由王汝欽組織後甲王姓族人重修。

尤溪洋中洋邊曲壪王氏祖祠尤溪洋中洋邊曲壪王氏祖祠,又稱“三槐堂”,始建成於清乾隆四十年(1701年),由該族人王大茂4兄弟合力興建。這座六扇厝,分上下堂,左右橫厝各兩棟,四周圍牆,規模較為完整。

寧化淮土大王坊王氏家廟——世德堂寧化淮土大王坊王氏家廟又名世德堂,位於寧化縣淮土鄉大王村(原大王坊村)。該祠始建於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原建築為宮殿式構築,富麗堂皇。後該祠遭火災焚燬,清同治五年(1866年)重修,幾經修葺,至今保留完好。該祠主體建築為硬山頂磚木結構,坐西朝東。家廟由正堂、天井、迴廊式廂房、華表山門、大埕、圍牆等組成。家廟面闊5間,進深2間。明、次間為廳,梢間為寮房。明間正廳設一審龕,奉祭一世祖王玄郎至七世祖王政卿的牌位。額枋懸一“世德堂”匾。前廊裝飾華麗,上為捲棚頂,簷枋和穿插枋上懸有30多方牌匾,主要有“歲進士”、“文元”、“父子兄弟貢舉”以及現代的“法學士”、“博士”等。廊前為天井,兩旁為敞開式迴廊。山門牌樓呈內八字形。屋脊兩頭塑有龍吻,中部塑有花藍式造型。四條戧脊上各置五隻站獸,顯得氣派而威嚴。

尤溪西濱坂兜王氏祖祠尤溪西濱坂兜王氏祖祠位於尤溪西濱坂兜村大轉彎公路外側。該祠始建成2003年。

尤溪洋中樟溪坂王氏宗祠尤溪洋中樟溪坂王氏宗祠又稱“三槐堂”,位於樟溪坂,與陳氏宗祠比鄰。祠堂始建時間不詳,原來的是一座六扇二層祠堂,有天井,下堂,左右橫厝。1975年在原址翻蓋為六扇二層土木結構的樓房,落成後還兼作樟溪坂生產隊辦公樓。尤溪洋中半嶺坑王氏下祖厝尤溪洋中半嶺坑王氏下祖厝位於尤溪洋中村半嶺坑,坐乙辰,水出乾,為八扇兩層半木構樓屋。該祠始建年代不詳,於2006年原祠拆後重建為兩扇一個單元。

尤溪西城團結王氏祖祠尤溪西城團結王氏祖祠位於尤溪西城團結七口橋頭,為土木結構,佔地面積240平方米左右。該祠始建成年代不詳,現保存有第五代公的由名人繪畫真容遺像二軸。

尤溪西城文峰王氏祖祠尤溪西城文峰王氏祖祠有4座,分別為“王厝祖厝”(佔地100平方米左右),“黃墩祖厝”(佔地80平方米左右),“升上壟祖厝”(佔地80平方米左右),“後厝祖祠”(佔地80平方米左右),均為磚木結構。這4座祖祠始建時間不詳。尤溪園溪村王氏宗祠尤溪園溪村王氏宗祠始建年代不詳。該祠位於尤溪縣園溪村王元頭。

二、墓葬

王審知母親徐氏墓王審知母親徐氏墓建於唐光啟二年(886年),座落在永安青水畲族鄉龍吳村光坑自然村,名曰“梅花落地”,2000年7月被列為永安市文物保護單位。

尤溪坂面王氏開基始祖王潮墓尤溪坂面王氏開基始祖王潮生於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卒於明隆慶元年(1567年),葬於尤溪西城音坑,乙丁向,金鐘覆地形。

尤溪坂面王氏祖王廷富墓尤溪坂面王氏祖王廷富生於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十月初八,卒明崇禎九年(1636年)十一月初八,葬於坂面大墘橫坑,坐坤向艮。

尤溪園溪村王姓始祖墓尤溪園溪村王姓始祖墓尤溪縣園溪村王元頭。該墓佔地面積30平方米。

尤溪西濱西洋王氏開基始祖王成思墓尤溪西濱西洋王氏開基始祖王成思墓葬於尤溪西濱西洋村橫坑七坑頭坪塢。

尤溪西濱西洋王氏祖王成遠墓尤溪西濱西洋王氏祖王成遠墓葬於尤溪西濱西洋村下墩魚膠池。

尤溪西城文峰王氏奠基始祖王禮興墓尤溪西城文峰王氏奠基始祖王禮興墓葬於尤溪西城文峰村王厝水尾,建地曰“虎墓”。該墓由四家祖厝輪流主持拜祭。

三、其他

尤溪洋中下高坪王氏“雲臺佐席” 牌匾尤溪洋中下高坪王氏祖祠正廳上懸掛著一塊“雲臺佐席”的牌匾,為康熙年間(1662-1722年)欽賜給王氏第十七世孫王大鵬(武舉)的牌匾。原匾於“文革”時被毀,現掛的是近年來族人補制的。

將樂王姓節孝坊將樂王姓節孝坊位於縣城新華街模範路30號。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為旌表王者觀繼室葉氏而建,佔地730平方米。該坊由牌坊、正廳、中廳、後廳、迴廊、天井組成。牌坊磚石結構,單簷硬山頂加兩坯,面闊三間。現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五節人物

一、古代王知微王知微,尤溪人,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進士。

王防,建寧人,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進士,曾任四川司戶。

王人鑑,建寧人,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年) 進士,曾任贛州判官。

王揆,尤溪人,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進士。

王訓之,尤溪人,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 進士。

王容,尤溪人,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 進士。

王申,尤溪人,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進士。

王必謙,尤溪人,南宋寶祐元年(1253年) 進士。

王子罕,沙縣人,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任文昌縣主簿、監察御史。

王誠,沙縣人,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任蒙城縣知縣。

王用賢,建寧人,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任池州通判。

王仁鑑,明溪人,明崇禎七年(1634年)進士。

王鏡,永安貢川人,號非臺。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副榜。

王賓(生卒不詳),明代清流縣人,以歲貢授德安知縣。

王溥(生卒不詳),明代清流縣人,以歲貢授澄邁知縣。

王宸(生卒不詳),明代清流縣人,以薦闢授長沙通判王暹王暹,明朝將樂人,歷任廣西靈川縣儒學教諭、翰林院檢討、掌國子助教事、編修等職。凡對國家有利的事,他身體力行,興利除弊,並屢次上奏章,多被皇帝和上司採納。他為人性格溫和,操行端謹,善寫文章。著有《聲律發矇解注》。

王旒,王暹之子,明朝將樂人,太學生,首任江西萍鄉知縣。他興學獎士,並增設一丞,專門管理賦稅,併發揮其職能作用,為民排憂。任滿後,他升任西城兵馬指揮,後病逝家裡。

王聞,明代胄監生,任將樂縣儒學訓導。他有才能,善寫詩文,在將樂很有名氣。居官不久就病逝。

王廷富,明代尤溪坂麵人,太學生,任奉題專官。

王廷爵,明代尤溪坂麵人,貢生,任邵武府建寧縣學訓。

王國卿,明代尤溪坂麵人,任典史官。

王國賓,明代尤溪坂麵人,任浙江紹興府會稽縣溫州府古衛。

王有慶,明代尤溪坂麵人,庠生,授屯田總兵。

王賓,明代清流人,歲貢,曾任德安知縣。

王希武,明代清流人,國子監,曾任江安縣丞。

王名佐,明代清流人,曾任吳縣知縣。

王佐,明代大田人,選任都督府。

王錫,明代將樂人,曾任江西石城知縣。

王繼祖,明代將樂人,曾任國子監。

王三祝,明代寧化人,曾任永平府同知。

王人誥,明代寧化人,舉人,曾任潮州程鄉鎮撫。

王之麟,明代寧化人,薦舉,曾任祭酒。王政王政,明代寧化人,歲貢,曾任海陽知縣。

王亨應,建寧人,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任通判。

王元鎬,沙縣人,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任保定府左衛營管理茂山衛千總。

王奕年,沙縣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進士。

王志壙,尤溪人,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曾任翰林院檢討。

王壽松,建寧人,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任寧都州知州。王日王日,清代尤溪坂麵人,授屯田參將。

王日輝,清代尤溪坂麵人,授屯田參將。

王六公,字世長,清代尤溪洋中下高坪人,禮部儒士。

王庭標,清代尤溪洋中下高坪人,授五品職。

王文源,字章活,清代尤溪洋中下高坪人,授九品職。

王知逢,字聖嘉,清代尤溪洋中下高坪人,授禮部紹舜,國子監考。

王啟萬,字振年,清代尤溪洋中樟溪坂人,授正八品職。

王良棟,清代尤溪洋中洋邊人,授正八品介賓,

王良權,清代尤溪洋中洋邊人,授正八品介賓,

王樹進,清代尤溪洋中洋邊人,授正八品職,給匾流芳。

王霖,清代清流人,拔貢,曾任吳縣、馬邑知縣。

王權奇,清代清流人,薦舉,曾任恩平知縣。

王繼留,清代寧化人,歲貢,曾任汾陽知縣。

王恂,清代將樂人,曾任貴州錦屏知縣。

王樞,清代將樂人,曾任浙江提標千總、守備。

王者檜,清代將樂人,曾任州同知。

王炤,清代將樂人,曾任州同知。

王熾,清代將樂人,曾任州同知。

二、現代

王承德,泰寧縣杉城鎮人,民國時曾為建寧縣縣長。

王紹英,清流人,曾任福建陸軍第一旅司令部參謀、二團中校團附、代團長。

王禮序,字殷卿,尤溪西濱人,鄉試秀才,民國14年(1925年)北京政府直係軍閥五省聯軍司令部授予少將軍銜,並任尤永大招撫主任。

王少東(1876~1918年),字坡,號竹仙,又名崇雅,永安上坪西溪人,貢生,回鄉在桂溪任教。清朝末年至民國初年,匪患猖獗,王少東不顧生命危險,到縣城向縣知事報告匪情,又到縣衙門請令,在上坪地區組織聯甲(農民武裝)防匪,並配合縣裡派去的剿匪部隊,再次進剿。土匪邢忠槐等對他之入骨,揚言:“捉到王崇雅,分屍四下。”民國7年王少東在桂溪土堡內教書,不幸被邢匪綁至豐田洋匪巢內,殘忍地用煤油燒王少東的手,又將其釘在門板上,最後砍掉四肢。王少東被慘殺時,年僅43歲。

王瓚(1881~1960),字獻珍,號翠雲。清流城關人,為清末最後一科秀才。王瓚從福建省立全閩師範學校畢業後,回縣創辦清流縣立豐山高等小學。他執教畢業班級30多期,畢業學生2000餘人,為清流造就一批人才。民國31年,清流縣創辦簡易師範。王瓚負責籌備工作,並於民國34年由省教育廳派任為簡易師範學校校長。民國36年,簡易師範改辦為清流縣立初級中學,以暨南大學畢業的鄒聖基為校長,王瓚仍任教員。1950年春,清流解放,王瓚受聘任初中教員直至1952年。1960年,他病逝。

王仁鋒(1898~1951年),原名偏,又名紹燕、秀美,永安青水鄉龍吳村光坑人,從16歲時為匪,為非作歹半年,殺害農會幹部、解放軍戰士和革命群眾多人,於1951年7月被剿匪的解放軍戰士擊斃。王興保王加有王興保(1901年生)、王加有(1916年生)均為永安安砂人,民國23年(1934年)2月參加紅軍,同年8月跟紅軍北上抗日後無音訊。

王氣(1903~1934年),永安安砂鎮安砂村人,民國23年(1934年)2月參加紅軍,同年在安砂渡口被殺害。

王勝彪(1905-1993年),寧化淮土鄉赤嶺村人,民國17年(1928年)2月參加革命,民國20年2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並加入中國***組織,先後任寧化縣遊擊支隊班長、隊長,紅一方面軍八軍團六十九團排長、指導員,五軍團軍部電臺指導員,紅四方面軍三十一軍電臺指導員、教導員。他參加過寧化縣泉上戰鬥、門廉戰鬥,五次反圍剿和下萬五千里長徵。抗日戰爭時期,王勝彪在八路軍第一二九師先後任特派工作員、教導員、組織科長、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職,參加過著名的黑水河戰鬥和“百團大戰”。1942年5月以後,他先後任太行軍區武工隊政委、分區衛生處政委和五十二團政委。在漫長的抗日戰爭時期,他轉戰南北,浴血奮戰,意志堅強,指揮果斷,尤其善於作政治思想工作,積極教育部隊,善於發動群眾,為發展和鞏固抗日根據地做出積極貢獻。解放戰爭時期,王勝彪先後任太行軍區衛生部政委兼黨委書記、山西軍區副政委。新中國成立後,王勝彪先後任華北軍區供給部、軍需部、衛生部政委兼黨委書記,1955年被授予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3年經組織上批准,王勝彪正式離休,1988年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3年1月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

王振標(1906~1984年),大田縣桃源鄉廣湯村人。他一心撲在培育水稻良種上,被譽為“農民育種家”。解放初期,水稻“尤溪早”在桃源一帶發生嚴重稻瘟病,他萌發培育抗病良種的念頭。1950年秋,他看到同村的王亦修種的“禾佳”品種,未見“赤吊”(穗頸稻瘟)病,便從禾佳中選出穗大粒滿種性一致的種子,經過三年精心試種,在不同土質、不同海拔的田段中都獲得高產。年復一年,其產量逐年提高,深受群眾歡迎。至1964年,桃源全鄉種植6000畝,佔該鄉單晚面積的60%,其產量比“尤溪早”增產26%,有的成倍增產。1965年,在三明地區各縣推廣都獲得好收成,“禾佳”被列為全區單晚十大優良品種之一。“禾佳”的成功使王振標更加發奮。1964年,他又從單晚“梅峰2號”選出一斤半大穗型變異植株,採取單粒培植,育出比“禾佳”增產36%的良種。1965年和1968年,他出席省、地勞模會,省農學院聘為特約研究員。1968年11月,王被選為大田縣革委會副主任,1970年11月加入中國***,1972年正式轉為17級農技員。

王維金(1909~1934年),清流嵩口鎮人,嵩口區嵩口鄉蘇維埃政府主席,民國23年(1934年)在嵩口被民團大刀會抓至清流城關殺害。

王盛權(1912~1935年),又名金寶子,寧化縣淮土鄉大王村人,民國19年(1930年)加入中國***,同年6月參與組織領導寧化西南五鄉農民武裝暴動。暴動後,王盛權隨游擊隊轉戰長汀。不久,鳳山成立鄉蘇維埃政府,王盛權出任鄉維埃主席、區委宣傳部長、區委書記、寧化縣委副書記等職。民國23年10月因保長告密,不幸被捕。王盛權經受住敵人的酷刑拷打,忠貞不屈。民國24年3月,敵人把盛權衣服剝掉,押往禾口油壩裡。王盛權大義凜然,毫無懼色,高呼口號。他每喊一句,劊子手就用刺刀捅他一下,殘酷絕倫。王盛權就義時,年僅23歲。王伍亦王火生王伍亦(1914年生)、王火生(1914年生)均為建寧縣溪口人,民國21年(1932年)11月參加游擊隊隊,翌年6月隨紅軍出發後失蹤。

王細娥(1915~1934年),女,清流嵩口鎮人,嵩口區赤衛隊三連戰士,民國23年(1934年)在嵩口鎮被林世球民團抓至嵩溪茹坑殺害。

王家麟(1915~1949年),沙縣青州鎮前山前洋村人,高砂鄉稅務員,民國38年(1949年)8月被大刀會匪首林良魁殺害於前洋村。

王玉祥(1920~1968),建寧黃坊鄉安寅村洋揹人,民國22年(1933年)初加入安寅區游擊隊,擔負交通員,同年隨游擊隊編入工農紅軍建黎泰獨立師,次年夏隨三軍團撤至江西集結,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徵。民國25年12月,王玉祥加入中國***,調至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部任司號排長。抗日戰爭時期,王玉祥先後任師部警衛排長,二十四團警衛連副連長、大隊長,七十二團三營營長等職,參加著名的平型關戰役。解放戰爭時期,王玉祥先後任晉察冀十一分區趙州支隊長、八十二團營長等職,參加過保北防禦戰和石家莊、清風店攻堅戰等。1952年,王玉祥轉業至地方公安部門工作,先後任河北邢臺專區公安大隊副大隊長,河北省公安廳公安大隊大隊長、***黨委書記等。1954年獲少校軍銜,並榮獲共和國頒發的三級“八一”勳章、獨立自由勳章、解放勳章。1956年,王玉祥離職休養,1968年因傷病復發,醫治無效,在保定市去世。河北省軍區追認其為革命烈士。

王振邦(1920~1984),清流城關人,畢業於廈門大學經濟系,民國37年(1938年)10月加入中國***,先後任福建農學院農經研究室主任,農經系副主任、副教授等。民國38年4月下旬,受黨組織派遣,振邦由福州潛回清流,通過同窗、朋友的關係秘密聯絡一部分群眾和不滿國民黨統治的縣政府職員,在金蓮寺成立“十人讀書會”,熱情宣傳解放軍的“約法八章”,宣傳***的政策,為清流的和平解放準備條件。1950年8月17日福州解放,王振邦隨軍進入福州,任福建省人民政府秘書處秘書。1950年冬,美國侵朝戰爭的戰火蔓延到鴨綠江邊時,他毅然投筆從戎,奔向朝鮮前線擔任英語翻譯,直至1953年戰爭結束回國。回國後,王振邦又潛心農業經濟的研究,一面堅持教學,一面著手翻譯蘇聯、美國有關經濟研究的文章,同時針對中國的現實撰寫論文。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他深入實地調查,以敏銳的目光和觀察力撰寫了《社會主義經濟規律初步探討》、《發展茶葉與福建先富起來》等文,在學術界獲得很高評價。

王連三(1926~1986),清流縣城關人,中共黨員,中國音樂協會會員,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他自幼酷愛音樂,潛心大提琴的教學和作曲,培養了大批樂隊演奏員和教師,編寫大量教材和樂曲,著有《大提琴教學曲集》、《中國大提琴教材》、《隨想練習曲》、《少年協奏曲》、《組歌》等,是我國大提琴民族化最熱誠的開拓者和新中國大提琴教學事業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王乞妹、王三祿均為沙縣夏茂松林人,民國22年(1933年)參加紅軍,犧牲時間地點及原因不詳。

王開鎮,將樂安仁石富人,任將樂縣石富蘇維埃政府主席,民國23年(1934年)9月在石富村被大刀會殺害。

王立川,明溪雪峰鎮人,紅軍戰士,民國23年(1934年)在寧化犧牲。

王德明,明溪人,赤衛隊員,民國23年(1934年)參加紅軍後無音訊。

王興平,尤溪坂麵人,粵軍第二軍三師五旅九團第二營營長,曾參加過上海阻擊日軍侵略保衛戰。

王宏才,尤溪坂麵人,粵軍第二軍三師五旅九團第二營七連連長,曾參加過上海阻擊日軍侵略保衛戰。

王琪清(1929~1956年),女,清流縣財政局會計,1956年在清流城關為撲滅山林火災犧牲。

王在華(1938~1956年),清流縣拔口伐木場工人,1956年在清流城關為撲滅山林火災犧牲。

王傳澤(1944~1968年),清流長校人,解放軍守備九十四團二營五連戰士,1968年8月在福鼎縣南鎮開會時被壞人用手榴彈爆炸犧牲。

王火生(1951~1971年),沙縣沙縣高砂龍慈人,三八二一部隊汽車駕駛員,1971年1月在遼寧省鳳城執行任務中犧牲。

王昌康,大田廣平鎮西坑人,東西鄉農會主任,1950年在西坑遭土匪伏擊犧牲。王奕出王奕出,大田廣平鎮西坑人,東西鄉民兵,1950年在西坑遭土匪伏擊犧牲。

王昌燈,大田廣平鎮西坑人,東西村村長,1950年8月在藝林被匪殺害。

王奕建,大田廣平鎮西坑人,東西鄉民兵,1950年11月在藝林被匪殺害。

王紹林,清流人,清流縣沙蕪鄉農會主任,1950年在沙蕪鄉夢溪村被土匪殺害。

王長春,明溪胡坊人,民工,1950年在蓮花山犧牲。

三明地區姓氏考略-王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