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長犧牲,下屬2個團長被張國燾殺害,1個團長成開國大將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軍史專家天擇創辦,歡迎關注~

1931年,鄂豫皖根據地的發展如火如荼,為此,革命軍事委員會鄂豫皖分會對紅軍第4軍進行了編制調整,第4軍下轄第10、第11和第12師,其中第10師師長蔡申熙,第10師下轄第28團、第29團和第30團,第28團長高建鬥,第29團團長查子清,第30團團長王樹聲,不過這4個主官的結局大不一樣。

師長犧牲,下屬2個團長被張國燾殺害,1個團長成開國大將

第10師師長蔡申熙,於1906年出生,1924年春進入孫中山的建國陸海軍大元帥府軍政部陸軍講武學校,後轉入黃埔軍校第1期學習,同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和徐向前、許繼慎、左權、周士第等是同學。畢業後他留校教導團工作。曾參加平定廣州商團叛亂和討伐軍閥陳炯明的兩次東征。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先後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營長、第20軍的團長。1927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任起義軍第11軍第24師參謀長。

南昌起義失敗後,他又參加了廣州起義,廣州起義失敗後,黨中央派他到鄂東南地區領導遊擊鬥爭,他將當地各武裝力量組建起來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15軍,任軍長,後來紅15軍與紅1軍合併成立紅4軍,他任紅4軍第10師師長,後又接替曠繼勳任紅25軍軍長。1932年夏天,鄂豫皖紅軍進行第四次反圍剿,9月底,紅四方面軍主力由燕子河出發西進,蔡申熙率紅25軍殿後掩護。在與敵作戰中不幸腹部中彈,壯烈犧牲,年僅26歲。

師長犧牲,下屬2個團長被張國燾殺害,1個團長成開國大將

第28團團長高建鬥,於1902年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知識分子出身,參加了黃麻起義,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紅四軍第10師第28團長,1931年秋,被張國燾殺害於河南省光山縣白雀園,年僅29歲。

第29團團長查子清,又名查之清,於1904年出生,湖北省英山縣人,當時的英山縣屬於安徽省,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後考入廣州中山大學,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於1927年9月參加鄂南農民起義,然而反動派的力量比較強大,起義在各派反動力量的聯合鎮壓下遭到失敗,查子清也被反動派通緝。

但是查子清不怕危險,繼續從事秘密工作,1929年秋參加鄂東遊擊隊,1930年任鄂東遊擊大隊大隊長,查子清既有理論水平,又有實踐能力,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不久就被提升為紅3軍團第8軍第4縱隊參謀長。

師長犧牲,下屬2個團長被張國燾殺害,1個團長成開國大將

1930年6月,他隨紅8軍第4、第5縱隊北渡長江,轉到鄂豫皖邊區活動,並被任命為紅15軍第1團團長,之後又被調整到紅4軍第10師第29團團長。1931年初張國燾回國,隨後被派到鄂豫皖蘇區任中央局書記,他到鄂豫皖根據地後,大力推行左傾路線,重用沒有文化、作戰勇敢的幹部,知識分子出身的幹部遭到排斥,查子清遭到逮捕,並於1931年底被張國燾殺害於河南光山縣白雀園,年僅27歲。

第30團團長王樹聲,於1905年5月26日出生於湖北省麻城市乘馬崗鎮項家衝,1923年春,考入麻城高等小學,在校長、堂兄王幼安(又名宏文)的教育啟發下,閱讀進步書刊,加入該校馬列主義研究會,積極參加反帝愛國運動。1925年春,受聘在本鄉教私塾,不久任乘馬崗初等小學校長,所以說王樹聲有相當高的文化水平。

師長犧牲,下屬2個團長被張國燾殺害,1個團長成開國大將

1926年秋,他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與領導麻城暴動和黃麻起義。他英勇善戰,提升很快,1930年5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第1軍第1師第1團團長。1931年11月任紅四方面軍第11師師長,1933年7月任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兼第31軍軍長。後來他參加了西路軍作戰,任西路軍副總指揮(後兼第9軍軍長)。

抗日戰爭期間,他曾任河南軍區司令員、中原軍區副司令員兼第一縱隊司令員和政治委員,指揮了中原突圍,解放戰爭後期任湖北軍區副司令員,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湖北軍區司令員、總軍械部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1974年1月7日,王樹聲在北京逝世,享年69歲,1974年1月10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1987年,家鄉人民根據王樹聲的遺願,將他的部分骨灰安葬在他曾經戰鬥過的麻城烈士陵園。

師長犧牲,下屬2個團長被張國燾殺害,1個團長成開國大將

1個師3個團長,為何2個被張國燾殺害,1個團長卻成開國大將?高建鬥、查子清和王樹聲都是知識分子出身,但王樹聲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那就是低調,所以躲過了張國燾的一劫,這一點同徐向前非常像,所以沒有受到張國燾排斥,還受到了重用。

天擇是作者的筆名,他原為華東某野戰部隊軍官,裝備工程學本科畢業,作戰指揮學研究生畢業,曾在野戰部隊師級、軍級單位工作,後調入國防大學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對軍事歷史和軍事哲學頗有研究,公眾號亦是“天擇雜談”,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