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僑心 促脫貧丨葉鋒:務農”創業“促脫貧

編者按:脫貧攻堅是湖南省僑聯響應黨中央號召、服務大局、服務僑胞的一個重點。近年來,湖南省僑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要戰略思想,增強政治擔當,廣泛調動僑界力量,深入推進僑愛心工程、結對幫扶等工作,湧現了一批批擔當作為的僑界人士,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貢獻了智慧與力量。

紅網時刻和湖南省僑聯特別推出“聚僑心 促脫貧”系列欄目,將鏡頭、筆墨聚焦僑界人士,品味“初心的味道”,讀懂“使命的真諦”,見證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而團結奮鬥的“僑”力量。

紅網時刻記者 李兵 實習生 郭倩 通訊員 劉雪玲 報道

他從湖南農村遠赴英國留學,在自己事業穩步上升時,毅然賣掉親手創辦的平臺,回到國內從頭開始,投身於與廣大老百姓日常生活切實相關的農產品事業,並一步步做大。

他積極尋求創業機會,以科技為翼,想民之所想,用辛勤的勞動為當地百姓的幸福生活添磚加瓦,並先後被評為科技部創新創業人才、湖南省湖湘創業英才等,榮獲中國僑界(創新人才)貢獻獎、長沙市“優秀青年企業家”等諸多榮譽與稱號。

他是全國青聯委員、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常務理事,長沙江城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湖南搏浪沙水工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80後”英國海歸葉鋒。

聚侨心 促脱贫丨叶锋:务农”创业“促脱贫

葉鋒(中)。

身在國外 心繫家鄉

葉鋒,湖南寧鄉人,是一位地道的“海歸”,2006年7月自英國學成歸來。

與其他海外歸國的學子不同,葉鋒在留學期間就賺得了人生“第一桶金”,實現了從50英鎊到50萬英鎊的跨越。

葉鋒出生於農村,每每回國看到家鄉發展落後的景象,他總在思考,如何可以利用自己這些年在外學到的知識回國創辦實業,為家鄉經濟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2006年,心繫家鄉的葉鋒回國後,迅速進行二次創業。他和幾個專利人一道創辦了湖南搏浪沙水利機械公司,開始了第二次創業。

2008年,正值國家對湖北、湖南、安徽、江西4省的泵站進行改造,葉鋒抓住時機,決定從湖北開始產品推銷。 那一年冰災嚴重,葉鋒獨自開車,開開停停十幾個小時,找到了湖北省水利廳。當時沒人認識他,更沒人瞭解他們的產品。他沒有放棄,多次上門反覆推介,終於打動了對方。

此後幾年,公司年銷售額最多時達到1億多元,並先後成功開發出多款行業技術領先的水工機械產品,廣泛應用於防洪排澇、城市排汙和跨流域調水等領域,產品迅速覆蓋全國29個省市,以及印尼、剛果、巴西等國家。

創業“務農”促脫貧

輾轉商海多年後,葉鋒發現,要想更好地服務於社會,必須投身於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民生事業。

隨著近年來城市的發展,長沙市區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給城市發展帶來了很多問題,不但造成交通擁堵,而且嚴重影響市容環境,政府迫切需要將此類市場遷往市郊。

2013年,葉峰看到了現代農業和國家精準扶貧帶來的契機,他創立了長沙大河西農產品物流中心,走上了“務農”的道路,致力於打造一個集農產品貿易、冷鏈倉儲、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於一體的農產品集散中心,為平抑長沙及周邊地區菜價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同時,市場的順利運營,極大帶動了當地貧困戶的就業。2019年“千企聯千戶”活動中,葉鋒共捐贈現金32800元及糧油大米等物資。他還與龍田鎮七里山村和橫嶺村進行產業扶貧發展的相關對接,簽訂了幫扶協議,利用大河西市場的大平臺優勢與客商資源免費為兩村提供鋪面,建立銷售、宣傳平臺,幫他們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推動這兩個村的農產品融入全國大市場。

聚侨心 促脱贫丨叶锋:务农”创业“促脱贫

長沙大河西農產品物流中心。

到目前為止,大河西共為社會直接安排就業300多人,捐款捐物100多萬元。

家住大河西農產品物流中心附近的彭朝陽就是受益人之一,因為父親臥病在床,兄弟又因工傷殘而背上了沉重的生活負擔,家裡一度只能依靠低保來勉強度日。葉鋒得知他的情況後,便優先安排他到市場裡來當搬運工。

“一邊貼補家用,一邊還能照顧家人。現在工作穩定了,每月至少能賺4000元。”彭朝陽告訴記者,隨著家庭條件的改善,他對生活再度充滿了激情和鬥志。

“能幫家鄉的農民兄弟脫貧致富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葉鋒說。

搭建電商平臺 暢通銷售渠道

為讓更多地區的貧困群眾受益,葉鋒還積極打造產業扶貧平臺,從宏觀上構建產業扶貧的格局。

為此,葉鋒針對貧困地區信息閉塞,產品不容易出售的問題,將互聯網思維運用了進來。他當起了“扶貧隊長”,帶領團隊籌建農產品產銷對接信息平臺、配送平臺、交易平臺、體驗平臺,實現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無縫對接,實現了從貧困戶找銷路,到訂單來敲門的轉變。

通過自己公司的電子商務平臺為貧困農戶提供免費服務,幫助其拓寬銷售渠道。目前,已有10個貧困縣共22個農產品入駐大河西農產品電商平臺進行銷售。

在搭建線上平臺的同時,葉鋒還在大河西農產品物流中心統一裝修了10000平方米的精準扶貧農產品直銷中心,免費為全省51個貧困縣提供農產品展示、銷售的“窗口”。葉鋒表示,他還打算每年在批發市場內為貧困地區舉行一次大型農產品展銷會,幫助其推介特色農產品。

“現在農戶們不但能得到市場信息,更積累了銷售經驗,知道哪些季節該種些什麼,該注意些什麼。”葉鋒笑著對記者說,他們不但要將市場引入貧困地區,更要將先進的市場理念和經驗帶給貧困戶,從而真正起到橋樑和紐帶的作用。

通過依託市場的資源和平臺優勢,在產業合作、就業安排、人才支援、資金支持、市場營銷等方面,精準聚焦、精準幫扶全省51個貧困縣脫貧。免費組織30個貧困縣參加近幾年全國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會,帶動各貧困縣農產品銷售近4000萬元;還為部分貧困縣銷售了滯銷農產品近600多萬噸。

在實業造福鄉民、重視幫扶青年創業就業的同時,葉鋒也不忘參加公益活動回饋社會。每年節假日期間,葉鋒經常組織員工赴周邊養老院開展關愛老人系列活動,他個人因此也被授予寧鄉青山橋敬老院名譽院長的稱號。2017年,湖南發生“7·1”特大洪災,他迅速組織了公司員工投身抗洪救災之中。

青年有理想,民族有希望。葉鋒以農產品物流為引領,為百姓搭建致富平臺,在家鄉廣闊的天地,用奮鬥和汗水書寫青春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