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地道間諜戰”往事

本文寫在2020年7月,

中國對等反擊關閉成都領事館那幾天。

美國“地道間諜戰”往事


VX:平克財經

美國是一個在國家外交問題上,歷來很不守規矩的國家,儘管規矩是他們定的。

在他們看來強權即正義,只要不爽,什麼外交機構的國際法準則都是不存在的。

1999年美國轟炸我南聯盟大使館,這次又突然關閉我休斯頓領事館,霸道之極。

歷史上,美國人在別國外交使館問題上挑釁、做手腳是常有的事,沒什麼心理負擔。

尤其是在冷戰期間,美國情報機構窮盡手段蒐集蘇聯方面情報,蘇聯也不是善茬,“鼴鼠”、“燕子”花樣百出。

美蘇(俄)冷戰期間,一直相互指責對方對自己的大使館進行間諜活動,雙方吵得不可開交。

抓間諜、挖“鼴鼠”,相互驅逐外交官,“間諜橋”換間諜,針鋒相對了幾十年。

2001年3月4日,《紐約時報》曝出驚人新聞:美國曾在前蘇聯、現俄羅斯駐美國大使館下面挖了地下通道進行竊聽。

為了竊聽蘇聯駐美大使館,美國CIA在1980年代買下了華盛頓特區威斯康星大道蘇聯新建大使館對面的一座房子,挖地道直通使館地下,實施“壟斷行動”(Operation Monopoly)

隨後,俄羅斯外交部正式要求美國國務院就此事件作出解釋,美國方面裝聾作啞。

俄對外情報局的女發言人還在記者會上調侃:

“美國特工喜歡挖地道搞竊聽

在情報界是出了名的”。

這確實不是美國第一次挖地道竊聽蘇俄了,美國在“土工”這一項間諜技能點上,有遠超蘇聯(俄),非常擅長“地道間諜戰”


柏林隧道(The Berlin Tunnel)


早在二戰結束不久的柏林,美國就玩過這麼一出,挖了一條著名的“柏林竊聽地道”,鬧出了舉世聞名的間諜史上大笑話。

“黃金行動”成了“廢柴行動”。

二戰結束後,德國被美、英、法、蘇四國佔領,首都柏林也相應劃分成4個佔領區。


美國“地道間諜戰”往事


1949年,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併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也就是西德。東部的蘇聯佔領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是為東德。

德國從此正式分裂為兩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當時的德國首都柏林也一分為二,劃分成了東柏林和西柏林。

但柏林市的主要區域和重要建築都在東柏林,也就是東德地盤上。

四個戰勝國的情報機構早在德國投降前就進入柏林,展開了間諜戰。

德國投降後,美英法三國情報人員的對手,就已經從德國人變成他們的蘇聯盟友。

那個年代,竊聽是一種最常用也是最行之有效的間諜手段。

怎麼截取對方的通訊訊息,是制勝的關鍵。

美國“地道間諜戰”往事

艾倫·杜勒斯


1954年夏天的一天,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艾倫·杜勒斯得知了一份情報。

得知在東柏林近郊有一處供民主德國軍事當局使用的長途電纜接頭,這個電纜接頭可以同時供432條線路通話。

但,距離西柏林邊界上的魯多村約200米。

艾倫·杜勒斯是美國情報史上的傳奇人物,二戰中在歐洲戰場功勳卓著,冷戰中的重要角色,被稱為美國第一號間諜,其敏銳超乎尋常。

接到這個情報後,杜勒斯知道這是贏得於蘇聯諜戰的好時機。

立即制定了代號“黃金行動”的計劃

這個計劃藉助1945年在奧地利維也納成功實施的“白銀計劃”經驗。

幾年前,奧地利也是被英美法蘇四國分區佔領,英國軍情六處為獲取駐紮維也納帝國飯店的蘇聯佔領軍司令部的通訊機密,在附近買了一座房子,從那裡挖了一條地道,接通了蘇軍司令部的電纜,成功截聽了蘇聯人的通話錄音。

中情局也獲得了維也納蘇軍司令部與莫斯科聯繫的地下電纜網絡圖,結合維也納地下市政建設資料,繪製出一份完整的維也納至莫斯科的通信系統網絡圖。

美英聯手建立了多條竊聽專線,獲悉了奧地利蘇佔區的全部狀況和大量其它方面的情報。


美國“地道間諜戰”往事


這次在柏林,“黃金行動”打算故技重施。

美國人發現在蘇聯的軍事設施中有地下通信電纜通往東德和東歐各國。

於是計劃照樣用開挖隧道,接觸到蘇軍的地下電纜進行竊聽的老辦法。

柏林地下管線很複雜,美國人招募了許多當地情報人員,其中有東德郵電部門的人員,精確地找出通往蘇聯的最重要的一些通訊線路,從中確定合理的搭線位置。

此時,美國的竊聽技術也取得新的成果。

已經可以在通電話時,利用聲音在被加密傳輸留在電線上的瞬間,通過特殊技術手段將電訊信號回波收集,然後將其還原成清晰的通話內容。就是所謂“回波效應”。

當時蘇聯人對利用“回波效應”的竊聽技術還一無所知。

有了新技術加持,中央情報局的工作人員進行了仔細的勘測和考察,決定放棄了市中心波茨坦廣場附近的位置。

選擇從西柏林南郊的阿爾特格里尼克鑽孔打洞,挖一條長近500多米的地道,一直延伸至東柏林索恩法爾德公路下面,攔截蘇聯空軍司令部與柏林連接的這條長途電纜。


美國“地道間諜戰”往事


當時柏林牆還沒有豎起,這條隧道在十分敏感、戒備森嚴的兩德邊界地帶,有三分之二的長度處於蘇軍佔領區的地下,正好處在蘇軍巡邏隊的腳下,挖掘時,不能發出一點聲音。

挖掘時,上面的路面不能塌陷,否則會暴露。


而且隧道入口必須充分偽裝起來,挖出去的泥土也要悄悄的運走,以免引起別人的注意。

在封閉的地道里,將要安裝不少電子竊聽設備,工作時要散發大量的熱量,地面又無法設置通風管。

因此,只能從地道入口處安裝空調和排風設備壓入新鮮空氣,讓空氣沿著地道行進一個來回,再從地道口排出。

工程的艱鉅和複雜可想而知。


美國“地道間諜戰”往事


1954年春天,行動開始。

著名的美國陸軍工兵團擔任施工任務,先在附近建造了一個半地下的大倉庫,用來容納從隧道里挖出來的數千噸泥土。

同時,對外宣稱準備建立一個美軍空軍的雷達站,以便觀察東柏林機場附近的交通。

幾個月後,隧道開工了,工兵們首先挖出一個深6米的豎井,井底打樁加固,然後,把一個直徑為兩米多、四周裝著液壓千斤頂的鋼圈吊裝就位,鋼圈緊貼著地道工作面,準備開鑿平行井。

這時,遇到了確定方位的困難,地道里的工兵無法瞭解自己所在的方位,就無法確定開鑿的方向。

中央情報局工作人員為此大費周折,他們先是讓工兵在交界處打棒球,故意把球打到東德那邊,企圖借撿球的機會進行測量。

沒想到東德的哨兵很客氣,還沒等躲在下面的技術人員通過窺視孔測量時,友好的民主德國哨兵就把球撿回來了。

美國人沒辦法,只好派了兩個特工化裝成士兵,開車去對面執行公務。

假裝爆胎給換車胎,將車停在預期的地方,乘機在公路邊放置了一個微型無線電反射器兩個發射裝置,才解決了為隧道施工定位的問題。

一切準備就緒,全部工程兵冒著高溫和汙濁的空氣,身穿防水服戴上防毒面具,3人一組,8小時輪流作業,夜以繼日地用鎬頭和鐵鍬向前挖掘。

每挖掘20釐米,他們便用千斤頂向前推移動鋼圈,如此這般,週而復始。

每天只能掘進幾米,還要注意隨時可能出現的地下水和防止塌陷。

挖坑道的土堆在雷達站的預設倉庫裡,再裝進貼著各式各樣的標籤的大木箱裡,趁著黑夜用卡車偷偷地運走,避人耳目。

這個工地不斷進出裝有電子儀器和泥土的車輛,外人見了真以為這裡在建造一個無線電雷達攔截站。


所以,蘇聯人對自己的無線電通訊被美國攔截,看上去一點都不在乎。


美國“地道間諜戰”往事


1955 年2 月,總長達2.2公里的柏林隧道網終於竣工。

這個秘密的地道直徑為兩米,坑道的邊緣由用一節節螺絲固定的厚厚鐵板相鉗而成,非常堅固,情報人員可以在裡面直立行走。

坑道里裝有空調新風設備調節溫度和溼度,裝有水泵排除滲入的雨水,還有可以折射的日光燈和隔音設備。

主體是竊聽室,內設有交換臺、電流升壓器和432臺擴音器,每臺擴音器都和東柏林蘇佔區的電話電纜接頭一一對應,432條電話線路通話時都能被竊聽室的人員所竊聽到。

竊聽來的電話信息輸送至地面上的雷達站,雷達站裡設置的432臺磁帶錄音機把竊聽來的電話全部錄下來,每週中情局總部用專機將錄音磁帶運回華盛頓處理和分析。

每天竊聽的工作量達1200小時,消耗磁帶800盒,當時錄音設備並不普及,如此大的消耗量竟然使磁帶在美國市場引起短缺。

美國人的收穫頗豐。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記錄下大約50萬個通話內容。每天還有大約30米長的電報信息。

美國中央情報局是把柏林地道作為一個超級的情報來源,獲得了不少很有價值的情報,什麼蘇聯在東德有齊裝滿員6個集團軍30萬人,可能會在東德部署原子彈等等,美國情報人員樂得鼻涕泡都出來了。


可是不久,中情局就發現事情不對勁。

1956年2月,赫魯曉夫作了《反斯大林的秘密報告》,如此震驚世界的重大事件,美國人竟然沒有從隧道中獲得任何一點徵兆信息。

10月,匈牙利爆發反蘇運動,蘇軍坦克兩次開上了布達佩斯街頭,隧道中依然沒有獲得任何一點信息,這也太不正常了。

還沒等美英情報人員琢磨出個頭緒。


美國“地道間諜戰”往事


1956年4月22日,一位蘇聯通信兵在對索恩法爾德公路的地下通信電纜做例行檢修,突然發現了一條“散亂線路”,這條線路一直通向一條陡直的豎井,豎井盡頭是一條水平的隧道。

一扇鋼筋混凝土的大門堵住了去路,門上用德文和俄文寫著“嚴禁入內--奉總司令命令”。


這是當初FBI玩的小伎倆,也是緩兵之計,目的是即使隧道被發現也可以為情報人員撤離贏得時間。

通信兵急忙報告上級,一隊蘇軍士兵用炸藥轟開大門,“柏林隧道”終於大白天下。


據民主德國通訊社報道,當時有3個美國人在裡面工作,倉惶逃跑時連電燈和竊聽器都沒來的及關,電爐上還煮著一壺咖啡。

儘管被蘇聯人發現了間諜隧道,美國人卻並不太擔心,因為蘇聯人在間諜方面齷齪事也不少,掀開蓋子誰都不好看。

更重要的是美國人自認為竊聽了這麼多蘇聯機密,拿到了不少蘇聯高層的秘密猛料,蘇聯人會投鼠忌器,只能選擇秘而不宣。

沒曾想,蘇軍柏林衛戍區的一位代理司令,也不知道是得到上峰授意還是莽撞,草率決定開記者會,邀請駐柏林的全球記者參觀了間諜隧道,介紹了發現的經過。


美國“地道間諜戰”往事


一條特大號新聞出現在世界各大報刊上。

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紛紛譴責美國情報機構的卑劣行徑。

西方陣營施展傳統藝能,喪事喜辦,《華盛頓郵報》用《愛的隧道》,《時代週刊》用《充滿奇蹟的隧道》這類肉麻的社論標題,謳歌中情局特工們的“聰明才智”。


蘇聯除了輿論進攻,也沒有什麼實質行動,所以也沒再去動手拆除“間諜隧道”。


這件事實質上,對1961年8月赫魯曉夫下令築起柏林牆起到了推動作用。


蘇聯人當時真沒發現“間諜隧道”還有一大段,於是被保留了下來。

柏林牆建成反倒成了間諜活動的掩體,餘下的一大段“間諜隧道”毫無風險的運作到1990年柏林牆被推到,剩餘隧道才暴露於世。

這段間諜故事中最搞笑的部分是,美國人用最高密級搞了這麼一項間諜大工程,而對手蘇聯在他們開挖“間諜隧道”之前,就已經知道了計劃。

只是為了避免暴露安插在英美陣營中的“鼴鼠”,蘇聯才有意等了一段時間,才安排了一次“偶然”的線路檢查,把這層窗戶紙捅破。


“鼴鼠”的故事


這隻“鼴鼠”叫喬治·布萊克,級別很高。

二戰時服務於英國海軍情報部門,朝鮮戰爭之前作為英國外交部的情報人員派駐朝鮮。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還沒來得及逃跑,就和英國使館人員一起被朝鮮人民軍俘虜,被策反成了蘇聯克格勃的間諜。

1953年,混在被釋放的外交人員一起回到了英國,分配到軍情六處克倫威爾街分部,負責秘密偷拆他國的外交郵袋。

1955年春,喬治·布萊克被派到軍情六處西柏林情報站工作,任技術行動部副主任。

還有一項特殊任務是策反蘇聯軍官中的叛徒。

這樣,喬治·布萊克即是“黃金行動”的參與者,又可以名正言順地接觸蘇聯方面人員。


所以,蘇聯方面早就知道美國、英國情報機構在搞小動作。

只有中情局始終被矇在鼓裡,以為自己瞞天過海,幹了件漂亮的大事。


美國“地道間諜戰”往事


1961年,波蘭軍事情報局副局長(實為CIA間諜)叛逃西方,提供線索導致喬治·布萊克暴露。

美英才明白“黃金行動”失敗的原因,自己瞎忙活的得意之作,在對手那邊一直是個笑話。

同年,喬治·布萊克被倫敦中央刑事法院以叛國罪判了42年徒刑,這是英國自廢除死刑以來最嚴厲的判決。

英國法院指控喬治·布萊克向克格勃提供了幾百名英國特工名單,至少42名英國情報人員因此命喪黃泉。

畢竟是個高級間諜,僅5年後,喬治·布萊克就悄然越獄,還在倫敦躲了2個多月,然後繞了一圈跑到了東德。

據說,是5個獄友幫忙越的獄,不過聽起來不那麼令人信服。

不久,喬治·布萊克去了莫斯科,被蘇聯當局授予他列寧勳章和紅旗獎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