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隔空交匯的藝術家:約瑟夫·康奈爾與胡安·格里斯


兩個隔空交匯的藝術家:約瑟夫·康奈爾(Joseph Cornell)與胡安·格里斯(Juan Gris)——未曾謀面的師徒


兩個隔空交匯的藝術家:約瑟夫·康奈爾與胡安·格里斯

約瑟夫·康奈爾(Joseph Cornell)

兩個隔空交匯的藝術家:約瑟夫·康奈爾與胡安·格里斯

胡安·格里斯(Juan Gris)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相同羽毛的鳥一起飛"——這是英語中"物以類聚"的諺語表達。


近日,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辦的Joseph Cornell(1903-1972)回顧展中選擇了"Birds of a feather"作為題目來呈現這位已故藝術家對他的前輩Juan Gris(1887-1927)深深的敬意。


兩個隔空交匯的藝術家:約瑟夫·康奈爾與胡安·格里斯

Joseph Cornell的系列作品

Juan是一位與畢加索同一時期的西班牙藝術家,他與畢加索一樣長期生活在法國,也與畢加索一樣將立體主義(Cubism)發揚光大,讓這種藝術風格多少綁帶了一些西班牙文化的烙印。可以肯定的是,來自美國的Joseph Cornell一生都不曾與他欣賞的Juan Gris謀面,而且在20年代,Juan Gris去世時,Joseph只是一個紐約紡織廠的工人。那麼在時間和空間都距離遙遠的情況下,二人怎麼會成為長著"相同羽毛的鳥"呢?


兩個隔空交匯的藝術家:約瑟夫·康奈爾與胡安·格里斯

Joseph Cornell的系列作品

兩個隔空交匯的藝術家:約瑟夫·康奈爾與胡安·格里斯

Joseph Cornell的系列作品

康奈爾的作品顯然具備他強烈的個人風格,在這種風格中,他運用了一種有意義的形式來在模糊圖像與裝置邊界的基礎上強調了作品的物屬性(Thingness)。


當他的作品在展出時,觀者會很容易地指出這些作品是一些盒子(Box),而它們的確是。他總是在作品中使用木製的盒子,其中的一面是玻璃。然後他使用自己收集的材料填滿盒子裡的空間,創造一種三維空間中的構圖,但又不排除使用剪貼的圖像。


兩個隔空交匯的藝術家:約瑟夫·康奈爾與胡安·格里斯

Joseph Cornell的系列作品

將一本雜誌中某一頁上的圖片剪裁下來,並置於一個由物品組成的空間中,這張原本的圖像也就因此重拾了自己作為一個物品的物性——而當這個雜誌中的形象被剪裁下來之前,它與這一頁中的其他形象一起,分享著一種屬於信息的身份;而它自身的物屬性則被淹沒在承載這個圖像的那頁紙以及這本雜誌作為一個存在物的物屬性之中。可以說,單純從畫報上剪下一個圖像,再讓這個圖像參與到物與物的空間裡,或者再重置到圖像的世界中……剪貼擁有一種魔法般的力量,讓圖像的物屬性以及物的圖像屬性發生某種認知論層面的扭曲與錯亂。


這一點,在1920年代的達達作品中已經成為了一種共識:無論是馬克思.恩斯特(Max Enrst),還是喬治.胡歌奈特(Georges Hugnet),亦或是曼.雷(Man Ray)的二十年代作品中都比比皆是。


兩個隔空交匯的藝術家:約瑟夫·康奈爾與胡安·格里斯

Indestructible Object (or Object to Be Destroyed)

其中與康奈爾關係最大的可能要數曼.雷(Man Ray)在1923年的雕塑作品Indestructible Object (or Object to Be Destroyed)。這個作品及其簡單地將一塊通過剪貼獲得的眼睛圖片置於一個節拍器的搖臂之上。隨著節拍器搖臂的搖擺,這張圖片也如一塊物品一樣在三維的世界裡得到了運動。


這種在空間中得以運動的屬性甚至可以看做是一種屬於物品的特權,因為圖像雖然可以在平面空間中變化,但其本身的在空間中的運動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圖像的內容,一隻看起來有些達達痙攣美特質的女性的眼睛,則在內容層面上創造了一次主體與客體之間角色的翻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