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這樣的菜市場年輕人都愛逛

菜市場大概是一座城市煙火氣最為旺盛的地方,裡面藏著一個家庭所需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雞鴨魚肉瓜果蔬菜,也藏著很多普通人的生活希冀。

但近年來,菜市場卻越來越兩級化,基本都是60後、70後、80後,唯獨少見90後、00後的身影。

有人疑問:難道時代發展至今,年輕人真的不需要菜市場了嗎,菜市場真的會被新零售的“生鮮超市”取代嗎?答案當然是不會,菜市場凝聚著中華千年的菜市文化,蘊含著一個城市最深層次的文化肌理,這是“生鮮超市”所無法比擬的。

時代在進步,消費在升級,可為什麼年輕人正慢慢遠離農貿市場?

缺乏情感維繫,不具備父輩們砍價的技能

父輩們經歷過物資貧乏的年代,忍受過飢餓、貧窮、苦難,這讓他們對如今的物質極為珍惜,也養成了節省、愛貪小便宜、對價格非常敏感的習慣,對他們來說買菜時多砍一塊錢也是好的。

而現在的年輕人處在物質極為豐富的年代,和父輩們物資緊缺的時代截然不同,不愁吃不愁穿,他們的消費觀念與父輩完全相反,不會為了那一兩毛的小錢較真半天,更不會看稱,容易被攤販當“冤大頭”。

聽說這樣的菜市場年輕人都愛逛

買菜不會砍價的年輕人

從前的趕集有著熱鬧的氣氛,耳邊回灌著清脆的吆喝聲、買賣聲,父輩們對市集的感情使得他們對菜市場這個市井之地格外親切。

年輕人則大不一樣,一出生便享受著互聯網帶來的信息化的便利,以至於在很小的時候就能接觸到外在世界的精彩,他們缺乏父輩那個時期的文化和環境薰陶,和菜市場建立不起情感聯結,無法對菜市場的文化產生共鳴。

不願交流,偶遇熟人難免尷尬

逢年過節回家,被母親硬拉著去菜市場買菜,但根本不想去,就怕遇到鄰居的寒暄和多嘴大爺大媽問東問西,不做應答被說成沒禮貌,客氣應答又被繼續追問,其實內心就想著趕緊買完菜回家。

很多90後、00後買菜遇到這種尷尬狀況後,去了一次就再也不想去了。

傳統農貿市場基本沒有明碼標價,遇到不認識的、價格不清楚的菜還需詢問商戶,兩三個來回問下來,商戶就不耐煩了,覺得你不太想買他的菜。

另一方面,菜市場的攤位太多,業態分區也不明,你完全不知道該買誰的菜,看上了這家的菜,又覺得另一家可能更新鮮,導致出現了問了不買反被商戶挑剔的情況。而去超市便可以隨意挑選,這使得年輕人更愛逛超市。

互聯網時代,更愛網購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淘寶的出現,讓一大批年輕人都愛上了網購,價格比實體店低,種類比實體店多,特別是對於不願出門、懶癌症患者來說網購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衣服、褲子、鞋子可以網購,蔬菜水果也同樣可以通過各種app網購,如盒馬鮮生、美團買菜、叮咚買菜,並且這類平臺還會經常給你發滿39減10、滿15減3的優惠券,下單免配送費等一系列優惠活動勾引你來下單。

聽說這樣的菜市場年輕人都愛逛

叮咚買菜上的優惠活動

科技的發達,使我們每個人活得越來越像一座孤島,不需要與別人打交道,一個人也能過得很好。在新的消費時代之下,網上買菜似乎是大勢所趨…

崇尚個性消費,傳統農貿市場業態單一

隨著外賣的瘋狂擴張和新型業態的出現,年輕人上菜場買菜,下廚房做飯的機會越來越少。再加上快節奏的生活和工作的壓力,有些年輕人甚至需要幾班倒或者996,逛菜市場對年輕人來說是一件奢侈的事。

在消費體驗上,菜市場還處在單一的業態規劃,僅支持買菜這一功能,周邊也缺乏相應的商業業態吸引年輕人。

諸如生鮮電商送貨到家,盒馬鮮生、超級物種現場體驗加工、免費配送、線上線下相結合等新興消費場景傳統農貿市場都是沒有的。

聽說這樣的菜市場年輕人都愛逛

環境昏暗且業態單一的傳統菜場

對崇尚個性消費的年輕人來說,他們更願意去大型超市。

如何打造年輕人喜歡的菜場

設計之文化元素

農貿市場是最能體現一個地方風土人情,折射一個城市文化和居民生活形態的地方。

傳統農貿市場改造升級,除了衛生環境需要提升外,更重要的是注入源源不斷的文化元素。

“腹有詩書氣自華”人是如此,農貿市場亦是如此,有著地域特色文化的農貿市場比其他市場多了一份魅力,吸引著市民以及過往的遊客參觀買菜。

聽說這樣的菜市場年輕人都愛逛

具有文化氣息的王家弄農貿市場

在設計文化農貿市場時,要在保留農貿市場原有特色的同時,結合當地文化,如設置文化牆、文化軟裝烘托市場的文化氣氛。市場不僅需要文化,商戶也同樣需要文化,誠信經營、微笑服務必不可少。

設計之網紅風

繼杭州的紅石板農貿市場、蘇州的雙塔市集之後,武漢又驚現了一個沙湖邊市集,成為了新生代最愛逛的農貿市場。

與傳統農貿市場相對比,這些網紅市場不僅在設計上獨具一格,在業態規劃上也融入了很多年輕人喜愛的商鋪,如咖啡店、地方特色小吃、直播間、24h圖書館……年輕人在農貿市場逛一圈下來後都捨不得走了。

聽說這樣的菜市場年輕人都愛逛

濃郁網紅風的菜市場頗受年輕人的歡迎

網紅市場的攤位設計也別有講究,蔬菜水果攤位採用階梯式,陳列美觀,肉類攤位採用展示型冰櫃,水產攤位採用玻璃魚缸。攤位上方懸掛LED顯示屏,付款都用智能電子秤,在細節上都充分考慮到年輕人的購物體驗。

規劃之鄰里中心

一站式服務,家門口的農貿市場,忙碌沒時間買菜的年輕人也可以去逛逛。

鄰里中心型農貿市場建立在多個住宅區之間,輻射範圍廣、波及群體大,且包含多個業態,教育機構、親子樂園、休閒活動中心、交誼舞廣場、便民服務,滿足了消費者絕大部分的需求。

聽說這樣的菜市場年輕人都愛逛

時尚清新的杭州啟慧農貿市場

不喜歡傳統農貿市場單一業態,鄰里中心作為一個融合商業、綠化、社區的複合空間,對年輕人來說會更具有吸引力。

規劃之美食街區

90後、00後對“吃”尤為敏感,哪裡新開了一家網紅餐廳、奶茶店、甜品店,他們總是在第一時間去拍照打卡,發朋友圈。

在時代更迭下,引入特色美食,將“食”與“市”相結合,將使傳統農貿市場煥發新生,也能留住更多的年輕人。

聽說這樣的菜市場年輕人都愛逛

雙塔市集內的蘇式點心

美食規劃不僅要考慮到年輕人的口味,引入特色小吃,也要兼顧老一輩們的飲食習慣,保留傳統小吃。不論時代如何變幻,老底子的味道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知味觀、五芳齋從小吃到大的味道不能丟。

結語

老齡化的當下,年輕人正成為市場的消費主體,傳統農貿市場漸趨衰落,甚至被遺忘、拋棄,但終究不會被取代,畢竟人間需要一點菸火氣,不是嗎?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