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股權流拍率超6成!這家銀行8000萬股拆分+打折 5個月仍無人問津

儘管已拆分成10份變賣,遼陽銀行8000萬股權處置仍以失敗告終。

近日,阿里拍賣網站顯示,自5月該行部分股權掛牌拍賣以來,由於前兩次拍賣無人出價,均導致流拍。第三次,遼陽銀行上述10份股權折價20%變賣——每份股權變賣價格為1312萬元,但在經過兩個月掛牌後,仍無一人出手。

此次,遼陽銀行8000萬股變賣價格合計為1.31億元,均為瀋陽煤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瀋陽煤業”)所持有,約佔該行股份3.03%。

券商中國記者查閱阿里拍賣平臺網站信息發現,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截至10月5日,有1773條銀行股權司法拍賣記錄。其中屬於二次拍賣、重新拍賣或變賣的有492條,約佔27.7%。拍賣的股權涵蓋各地區城商行、農商行和村鎮銀行股權,其中以農商行為主。

三度處置均以失敗結束

拍賣平臺顯示,此次拍賣的遼陽銀行8000萬股股權,由瀋陽煤業所持。太原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對瀋陽煤業所持有的上述股權進行查封后進行變賣。瀋陽煤業因今年1月份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被法院強制執行。而此次已經是該筆股權第三次在司法拍賣平臺上進行處置。

事實上,瀋陽煤業集團此前已陷入了多起借款糾紛。通過天眼查查詢發現,因借款合同糾紛與瀋陽煤業集團發生糾紛的金融機構包括:渤海銀行太原分行、平安銀行太原分行、浦發銀行太原分行。

天眼查數據顯示,遼陽銀行註冊資本為26.39億元人民幣,瀋陽煤業持有遼陽銀行3.03%的股份。也就是說,此次處置的8000萬股份是該公司持有的遼陽銀行全部股份。

早在今年5月19日,法院將8000萬股遼陽銀行股權拆分成10份,以每份1640萬元的價格起拍,而相對於800萬股股權的2333.56萬元的評估價格,相當於已經打了7折。

由於前兩次拍賣均以流拍收場(6月份曾進行第二次拍賣),上述股權在第三次處置時,已轉為變賣。近期的變賣公告顯示,最新價格為每份1312萬元,相對於第一次起拍價已打了8折。這次處置始於今年8月1日,到9月30日拍賣期限截止,雖有超過8000人次的圍觀,但並無一人出手買下股權。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包括銀行股權在內的資產被查封、凍結後進行處理時,若採用網絡司法拍賣方式,連續兩次拍賣依舊流拍後,則改為變賣的方式進行處置。

匯盛國際融資總裁黃立衝此前向券商中國記者分析稱,“股權流拍與自身的資產質量、定價水平以及資本戰略等因素有很大的關係。”他認為,“市場上普遍認為中小銀行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尤其東北地區的部分城、農商行近年來經營效益不佳,甚至有的連年虧損,因此出現比較多的打折、流拍現象。”

中小銀行股權拍賣存在分化

銀行股權轉讓以及拍賣在司法拍賣平臺中一直保持較高的熱度。今年以來,銀行股權大批量被拍賣這一態勢仍在延續。

銀行股權流拍情況較為普遍,流拍率超過6成。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在今年已經結束競拍的1773筆股權司法拍賣中,有1103筆股權無人出價,最終流拍。成交呈現南熱北冷的局面,經濟發達地區如珠三角、長三角的成交情況明顯好於中西部、東北地區。

近年來為何有大量銀行股權進行拍賣?黃立衝此前向券商中國記者分析稱“多數商業銀行的股東出現財務困難,比如將銀行股權進行質押,或者因糾紛被法院查封,涉及司法訴訟而被迫拍賣”。

在銀行股權轉讓方面,除了眾所周知的上交所、深交所、創業板等交易所外,對於非上市的銀行,其股權交易還有很大一部分存在於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四板市場),以及司法交易平臺。

據阿里拍賣平臺數據進行梳理,可以發現今年以來1773筆股權司法拍賣涵蓋各地區城商行、農商行和村鎮銀行股權,其中以農商行為主。

從區域來看,江蘇、山東、浙江三地區的拍賣數量佔比較大,分別為400例、242例、144例。拍賣標的價格也相差明顯,最低只需要3081元就可以成為一家銀行的股東;最高拍賣價格達到數億元,價格區間在5萬元~100萬元的標的數量最多。

券商中國記者對拍賣標的銀行進行簡單梳理發現,被拍賣的股權基本為中小銀行,農商行(農信社)、村鎮銀行更是佔大部分。

同時,銀行股權拍賣也呈現出一定的分化,如一些已上市或將要上市的銀行,受不少投資者追捧,而不少位於江西、山東、東北的城、農商行正在遭遇即使打折、降價,股權依然無人問津的尷尬。

業內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非上市銀行的股權買入後難以賣出,其價值也僅僅在於每年的分紅。若是對資產流動性有一定要求,該類股權自然非首選。

“被爭搶的都是一些上市銀行、擬上市銀行的股權,也能反應出這些銀行質地都比較優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認為,部分銀行頻繁遭遇流拍也反應了不良率走高等不確定性因素,從而導致投資者不看好商業銀行未來發展的前景。

營收淨利雙下降,總資產“縮表”

以這次股權拍賣的遼陽銀行為例,投資者圍觀者甚多,卻無一人出手或與其今年來經營業績不佳有關。

遼陽銀行發佈的2020年上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9.57億元,較去年上半年的16.38億元同比下降41.58%;淨利潤今年上半年為0.78億元,而去年上半年為6.9億元,同比下降88.7%。

遼陽銀行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利息淨收入、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投資收益,造成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大幅下滑的原因主要是遼陽銀行利息淨收入大幅下滑。今年上半年,該行利息淨收入為5.52億元,相較去年同期下降65.22%。

據該行發佈的2020年上半年報,在投資收益方面,遼陽銀行第一季度的收益為3.23億元,而第二季度僅為0.86億元,降幅已經達到73%。

除了淨利潤的下滑,遼陽銀行的資產總額也在今年上半年出現下降,也就是所謂的“縮表”。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資產總額為1246.16億元,相比去年末下降30.45億元。

從資產質量來看,2019年年末,遼陽銀行次級、可疑、和損失三類不良貸款為17.66億元,不良貸款率為2.16%,相較於上年資產質量有所惡化,不良貸款率同比上升了0.13個百分點。

此前,聯合資信在對該行的評級報告中提到,因為遼陽銀行“貸款地區及行業集中度較高,面臨一定的貸款行業及地區集中風險,逾期貸款及關注類貸款規模顯著上升,信貸資產質量面臨一定下行壓力。”

本文源自券商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