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被稱為鷹城的地方,燕山深處,承德市鷹手營子礦區

河北省被稱為鷹城的地方,燕山深處,承德市鷹手營子礦區;因原為清東陵風水禁地,東陵獵取祭品的鷹手住此,因以為名;乾隆年間有四戶李姓鷹手(放鷹的人)在此獵取山雞、野兔等作祭品,於每年舊曆十一月二十八日送往清東陵,故名鷹手營子;也因此被稱為鷹城

河北省被稱為鷹城的地方,燕山深處,承德市鷹手營子礦區

平頂山市

河北省被稱為鷹城的地方,燕山深處,承德市鷹手營子礦區

承德市鷹手營子礦區

上古之時,居於今山西省境內的應龍氏曾幫助黃帝打敗蚩尤,黃帝為犒賞,命其遷居在沙河流域,並將沙河改為滍水,在滍水邊建立應國,部族的圖騰中有鷹元素。周武王滅紂之後,在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1043年之間,封四子姬達為應侯,在應龍氏應國故地居住,後來立國為應國(在今寶豐以東、魯山東南以及平頂山市區、葉縣、郟縣、襄城一帶),以滍陽為都城,並以鷹為族徽,古文中鷹與應同源通假故名應國(鷹國),至東周滅國曆經430餘年。

平頂山市是古應國的核心,1986年5月出土了一件具有族徽意義的珍貴文物玉鷹,在建市三十週年之時,將鷹城作為平頂山市別名,將玉鷹作為市徽鑲,以紀念輝煌燦爛的古應國文明。除此外在河北省也有一個鷹城,在京東一高峰燕山主峰霧靈山東麓,這裡處於環首都經濟圈腹地,這裡曾經是國家重要的有色金屬工業基地和能源基地,素有“承德小香港”之美譽。這裡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因四方洞古人類遺址、竇爾敦盜御馬典故、大明功勳常遇春衣冠冢、大清皇家馴鷹基地而聞名。


河北省被稱為鷹城的地方,燕山深處,承德市鷹手營子礦區

鷹手營子礦區地處於河北省東北部承德市西南部,她是承德市三個市轄區之一,轄區由兩個域相距2.5千米的區域組成,四周分別與承德縣、興隆縣接壤;因原為清東陵風水禁地,東陵獵取祭品的鷹手住此,因以為名;乾隆年間有四戶李姓鷹手(放鷹的人)在此獵取山雞、野兔等作祭品,於每年舊曆十一月二十八日送往清東陵,故名鷹手營子;也因此被稱為鷹城。

全區下轄1個街道、4個鎮:鐵北街道,鷹手營子鎮、北馬圈子鎮、壽王墳鎮、汪家莊鎮;總面積151.6平方千米,人口7萬,區人民政府駐地鐵北街道;這裡距承德市區60公里、距北京175公里、距天津220公里、距唐山120公里,京承鐵路經此,有建設中的承平高速、京沈高鐵過境,通車後將進入環首都1小時交通圈。


河北省被稱為鷹城的地方,燕山深處,承德市鷹手營子礦區

據考證舊石器時代晚期境內已有人類活動。戰國及秦漢時期,人們開始在此鍊銅,製作工具和武器。遼金時此地建有長城。清初屬於為清東陵(遵化馬蘭峪)風水禁地。康熙十五年(1676)屬順天府遵化州,乾隆八年(1743)屬遵化直隸州;清朝末年境內開禁,逐漸立莊墾殖。1948年興隆縣設置第四區,區境隨屬。

1956年由興隆縣析置承德市鷹手營子區,以鷹手營子鎮、壽王墳鎮及馬圈子、克梨木、姚柵子、煤嶺溝、下坎子、上窩鋪、下臺子等7個鄉為行政區域。1958年承德市鷹手營子區撤銷,劃入興隆縣。1965年恢復承德市鷹手營子區。2009年被列為全國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開啟了轉型發展之路。2012年增設鐵北街道,以“鷹手營子鎮鐵道北、興煤、橋西、東風等4個居委會,北馬圈子鎮馬圈、新平等2個居委會,汪家莊鎮汪莊東、汪莊西等2個居委會,壽王墳鎮的壽王墳南、壽王墳北2個居委會“為行政區域。


河北省被稱為鷹城的地方,燕山深處,承德市鷹手營子礦區

鷹手營子礦區位於冀北山地,地勢東南低西北高;境內地形地貌複雜,整體來說山地多平地少,有灤河的支流柳河流經,有老牛河、汪家莊河、喇嘛溝河等季節性河流;這裡屬於暖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山地氣候,氣候宜人、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年均氣溫6.8℃,年均降水量700毫米,年日照總時數為2918小時。這裡煤炭資源豐富,是承德市的煤炭工業基地,有全省最大有色金屬礦壽王墳銅礦;境內有鐵、銅、金、鉬等礦產,其中石灰石儲量在5000萬噸以上,紫砂儲量在1.5億噸以上;這裡生態環境良好,森林覆蓋率70%;出產蔬菜、玉米、穀子,盛產蘋果等。


河北省被稱為鷹城的地方,燕山深處,承德市鷹手營子礦區

這裡原本屬於清東陵後龍風水禁地,境內山巒疊翠、風景優美、主要有“一五”工業遺存—承德工礦文化旅遊園區、小人山、怡達集團第七縱隊軍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設項目、神龍山自然風景區、汪莊鎮李家溝自然風景區、漢代冶銅遺址、四方洞等景點。其中四方洞遺址是河北省境內發現的第一處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因洞口呈四方形而得名,位於鷹手營子區境內柳河岸邊,四方洞古人類遺址公園是燕山深處首次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活動遺蹟,器物風格與文化面貌上具有自身獨特之處;1993年被確定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