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任正非,關鍵是學共性而非個性

——怎麼學習任正非(2)

赫伯特·西蒙在1978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第一個獲得該獎的心理學家。西蒙是一個通才,他對自己的定位是“政治科學家、組織理論學家、經濟學家、管理學家、計算機科學家和心理學家,又是科學哲學家” 。

西蒙說:“發現真理的關鍵在於要找到自然中隱藏的模式,因為模式是定律、規則、機制的產物。” 我來替他強調一下:學習的關鍵是學習模式。

西蒙曾經研究過象棋大師。象棋大師可以“車輪戰”——同時和幾十個對手對弈。象棋大師輪流走到每個棋局前,僅用幾秒鐘就決定走哪一步,沒有時間深思熟慮,但是仍然戰果輝煌。象棋大師說自己靠直覺,但是研究發現,所謂的直覺其實是模式識別——他們腦子中可以幾萬個棋局的模式,可以迅速把眼前的棋局與腦子中的模式進行匹配。

這個例子中有兩個層面的模式。第一個層面是象棋大師腦子中的模式。他們之所以厲害,是因為腦子中儲存了很多棋局模式,而非一盤盤的棋局。第二個層面是用什麼模式來總結他們在“車輪戰”中的表現。象棋大師自己所說的直覺是一個不準確的模式,而西蒙發現的模式識別是更本質的模式。

這個例子不僅告訴我們學習模式的重要性,還告訴我們發現真正的、本質的模式的重要性。

如果遵循西蒙“發現真理的關鍵是找到模式”的建議,學習任正非的關鍵就在於找出他身上的模式。怎麼找?有兩個要點。

第一個要點就是:不要把任正非的思想和做法當作許多碎片來找,而是要作為整體來找。

學碎片只是在學現象,還有可能“東施效顰”學錯地方(比如你可能學到了任正非腳踢下屬);學模式才是學本質。

學碎片即使學對了,也只能在一個具體場景中應用;學模式是學習一個可以普遍應用的原則。

比如,任正非經常跟員工座談,出差到全世界各地去看望員工,這其實是“碎片”。這些“碎片”背後的“模式”是:密切聯繫群眾。

這一點比較容易理解,我就不多說了。

第二個要點就是:不能把任正非作為獨特的個體來找,而是要跟其他優秀領導者放到一起,找出他們的共性模式。

這一點很重要。任正非身上的領導力模式,其實也是其他優秀領導者身上的領導力模式。因為傑出的領導力是有共性的。

比如剛才提到的“密切聯繫群眾”,並不只是任正非才這樣做,也並不只是中國的優秀領導者才這樣做。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基於他的研究,總結了成熟領導者的四點特徵,第一點就是“與群眾的聯繫”。

因此,我們要學任正非的領導力,重點不是學他的個性,而是學他跟其他優秀領導者相同的共性。

(以下為正在寫作的新書《跟任正非學領導力(暫定名)》前言“怎麼學習任正非”的第二部分,續昨日)

(這是“劉瀾每日一講領導力”在豬年的第223篇公眾號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