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鳴: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是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擴大要素市場化配置範圍、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場交易機制等方面進行部署,這對推進要素市場制度建設、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一、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勢在必行

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和條件。市場體系是由商品及服務市場和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構成的有機整體。哪一類市場發展滯後,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其他市場發揮功能,從而影響市場體系的整體效率和市場功能的有效發揮。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商品和服務市場發展迅速,目前97%的商品和服務已由市場定價,但要素市場發育明顯滯後,要素市場化配置範圍相對有限,要素流動存在體制機制障礙,要素價格形成機制不健全。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推進要素市場制度建設,清除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實現要素價格市場決定、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二、堅持問題導向分類推進改革

我國不同要素的市場化程度差異較大,推進市場化面臨的矛盾和問題也各有不同。《意見》堅持問題導向,根據不同要素屬性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提出分類推進改革的舉措,使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更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一是深化土地、勞動力、資本等市場化配置改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土地、勞動力、資本等要素改革取得積極進展,但尚未實現市場化機制全覆蓋,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雙軌制”,深化改革的任務依然艱鉅。《意見》針對農村土地長期被排斥在土地市場之外,城市土地存在“招拍掛”和協議出讓等不同價格,提出加快修改完善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制定出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指導意見,擴大國有土地有償使用範圍等改革舉措。針對農業轉移人口受到戶籍制度和公共服務供給不均等的制約,難以實現市民化的問題,提出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建立城鎮教育、就業、創業、醫療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與常住人口掛鉤機制等。針對金融資源主要流向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提出放開金融服務業市場準入,增加服務小微和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供給,構建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大中小合理分工的銀行機構體系。這些舉措對提高土地、勞動力、資本等要素市場化配置範圍、破除要素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等,都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二是加快培育技術和數據要素市場。由於產權制度不完善,特別是體制內職務科技成果的產權界定不清晰,以及數據的產權界定規則尚未建立,我國的技術和數據的要素市場發育遲緩。《意見》明確提出,要健全職務科技成果產權制度,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培育發展技術轉移機構和技術經理人,以及根據數據性質完善產權性質,培育數字經濟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等舉措。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迅猛發展,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正在成為國際競爭制高點的背景下,加快培育技術和數據要素市場,對於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三、健全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

價格機制是市場機制的核心。健全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最重要的是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場運行機制,推動要素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

一是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改革的方向是,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要交給市場,政府不進行不當干預,通過市場競爭形成價格,進而調節供求關係,優化資源配置。《意見》明確提出要完善城鄉基準地價、標定地價的制定與發佈制度,逐步形成與市場價格掛鉤的動態調整機制,健全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工資集體協商和企業薪酬調查制度,穩妥推進存貸款基準利率與市場利率並軌等改革舉措。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意見》明確提出要“推動政府定價機制由制定具體價格水平向制定定價規則轉變”,也就是政府從“定價格”向“定規則”轉變,充分體現了最大程度發揮市場決定價格的改革方向。

二是健全要素市場交易機制。市場交易是市場形成價格的前提。《意見》在健全要素市場交易平臺方面,提出要拓展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功能,健全科技成果交易平臺,培育大數據交易市場;在完善要素交易規則和服務方面,提出研究制定土地、技術市場交易管理制度;在提升要素交易監管水平方面,提出要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完善失信行為認定、失信聯合懲戒、信用修復等機制。這些都是我國要素市場運行機制的薄弱環節,需要加強建設。

總之,《意見》明確了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方向和重點任務,將這些任務落到實處,將推進我國要素市場制度建設,增強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從而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我國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王一鳴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