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家長花7萬“託關係”讓孩子進名校,沒想到竟…

每到升學季,部分家長為了讓孩子進名校,往往願意一擲千金,這便給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

原來,張女士的兒子與金某的兒子是同班同學,一次偶然的機會,兩人互加微信成為了好友。在平時閒聊中,金某得知張女士正在為兒子小升初擇校發愁,便“熱心”地告訴張女士,她的表妹黃小姐在某重點中學任教,可以幫助張女士孩子“走後門”到該校就讀,但是需要一些“通關費”。一聽孩子有機會進名校,張女士欣然答應。

上海一家長花7萬“託關係”讓孩子進名校,沒想到竟…


金某通過微信聯繫張女士,表示事情基本“敲定”,要求張女士儘快將7萬元“公關費”和孩子的入學資料交給她。


上海一家長花7萬“託關係”讓孩子進名校,沒想到竟…


隨著開學日期的日漸臨近,入學通知書卻遲遲沒有收到,焦急的張女士又多次聯繫金某,要求與黃小姐見面,詳細詢問入學的事宜。而每一次都被金某以黃小姐帶學生軍訓,在國外旅遊等理由搪塞。


上海一家長花7萬“託關係”讓孩子進名校,沒想到竟…


上海一家長花7萬“託關係”讓孩子進名校,沒想到竟…

相關閱讀


去年8月,梁女士正為兒子“幼升小”犯愁。一個偶然的機會,梁女士經朋友介紹結識了劉某。


劉某自稱在教育圈有很多資源,可以幫梁女士兒子辦理靜安區一知名小學入學事宜,只是需要一些費用“打點關係”。梁女士信以為真,先後兩次向劉某銀行賬戶內打入2.2萬元。


到了報名的時候,梁女士收到小學入學通知書和學校的短信通知,但到了報到當天,劉某卻告知梁女士還要收點錢加把勁“公關”,不然事情辦不成。梁女士又向劉賬戶內打了5000元。


不久後,梁女士接到一個自稱是小學老師的電話,告訴她的兒子已被學校錄取。此時,劉某又以孩子檔案已登記在另外一所小學,調檔還需要託人為由,再次向梁女士索要1.5萬元。


後來,梁女士發現兒子學籍問題並未解決,致電相關部門後得知孩子學籍已定,讓梁女士儘快去對口小學報名。


開學在即,無奈之下,梁女士帶兒子去對口小學報了名。此時劉某又告訴梁女士,雖然知名小學“搞不定”,但她能幫忙進轄區一知名民辦小學,並信誓旦旦表示,開學後教育系統有幾天開放日,可趁機將孩子學籍調出來,再花點錢打通關係,就有挽回餘地。“走投無路”的梁女士再一次向劉某賬戶打了2萬元。


但開學近一週,梁女士也沒等到所謂的“系統開放日”和“民辦小學轉學通知”,才意識到上當受騙。


梁女士在託劉某辦事期間,也向自己的朋友許先生推薦了劉某。許先生兒子9月讀小學,於是也尋求劉某“幫助”。劉用相同的手法先後多次騙取許先生近10萬元。


開學後,許先生因事未辦成向劉某討要說法,劉向許先生許諾,只要再花點錢搞定“幼小辦”,許先生兒子入學就有著落,並向許先生“獅子大開口”索要15萬“公關費”。


許先生雖有懷疑,但想到孩子入學已經沒有拖的餘地,在與劉某“討價還價”之後,再次給了劉某7萬元。然而事與願違,孩子入學問題最終還是沒有解決。


9月27日,梁女士和許先生到靜安公安分局彭浦鎮派出所報案。靜安警方迅速介入調查,並於11月1日上午10時將劉某抓獲。經調查印證,所謂“知名小學入學通知書”、學校短信和電話等均系劉某偽造。截至目前,該案涉案金額23萬元,劉某因涉嫌詐騙被靜安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說穿了,騙子的騙術並不高明,無非還是利用了家長們“望子成龍”的心態啊。對於上當的家長也是又可氣又可悲,好好正規的入學途徑不走,偏要輕信所謂的“歪門邪道”。


警方提示


又到“入學季”,廣大市民在辦理升學、戶籍等相關政務事宜時,請通過正規渠道辦理,相關政策可以通過登錄政府門戶網站進行查詢,凡是符合條件的,都可正常辦理。切勿相信一些不靠譜的“旁門左道”,以免讓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一旦發現上當受騙,請立即報警。


各位家長,對此您有什麼看法?留言區聊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