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廠到餐桌 株洲高新區助力食品企業全產業鏈發展

從工廠到餐桌 株洲高新區助力食品企業全產業鏈發展

紅網時刻株洲4月15日訊(通訊員 謝嘉 彭亭穎)春風融融,綠意生長,大地一片盎然生機。“封印”數月的餐飲業開始陸續“甦醒”,充滿煙火氣息的城市回來了。3月30日,株洲高新區唐人神集團旗下的連鎖餐飲品牌——小風唐天虹店正式營業。它的出現,對消費者來說,多了一份就餐選擇;對唐人神集團來說,是著力打造的消費端爆品。

“未來我們會把小風唐開到5000家。”在第十六屆中國畜牧飼料科技與經濟高層論壇上,唐人神集團董事長陶一山說,企業將圍繞“健康養殖、生物飼料、品牌肉品”三大產業,打通從農場到餐桌的全產業鏈。

引領餐飲新風尚

清明假期,中午12點,小風唐內熱鬧十足。五分鐘內,店裡迎來3波就餐人員。一人在選餐區選了三個菜打包帶走,其他人選好菜品後在店內堂食。工作人員戴著口罩忙碌著,店內顧客隔桌而坐,笑談聲交織,熱氣騰騰的生活畫面在此上演著。

一位年輕媽媽,一邊幫孩子擦殘留在嘴角的油漬,一邊說,孩子飲食需要營養和能量,選擇小風唐,一是環境看上去幹淨溫馨,吸引人,二是衝著唐人神品牌,放心。

選餐區內的保溫櫃檯內,放著紅燒肉、肉丸湯等成品菜。顧客在琳琅滿目的菜品中,可以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我們致力於引領高品質休閒餐飲新風尚。”唐人神集團副總裁新興事業部負責人靳莎莎說。店內經典菜品,按照品質,都是在高檔的餐飲店才可以享受到。小風唐則是用快捷、方便的形式,讓顧客可以享受到優質菜品。這些菜品原材料均來自唐人神,經過層層把關,“旨在從源頭控制食品安全問題,讓消費者吃得安心。”靳莎莎說。

小風唐工作人員介紹,用龍華上品做出來的肉丸湯、紅燒肉,還有唐人神的香腸、臘肉等風味製品,都是小風唐的暢銷菜品。除了成品菜,店內還可以現場點菜,“目前營業額不錯,客人每天都在增加,接下來的情況應該會越來越好。”

挖掘時代新商機

小風唐項目負責人彭金軍在餐飲行業內滾爬摸打了十幾年。他相信,小風唐以湘式休閒餐飲形式呈現於市場,一定會躋身於餐飲行業的前列,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他信心如此之足,除了看中休閒餐飲前景,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小風唐依託於唐人神集團,“背靠大樹好乘涼”。

說起唐人神集團,株洲人都不陌生。作為首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經過30年的創業發展,唐人神集團已經形成了“品種改良、安全飼料、健康養殖、肉品加工、品牌專賣”五大產業發展格局,在全國擁有40餘家子公司。小風唐,則是唐人神本著都市年輕人需要更健康的快餐生活方式為初衷,創立的中式快餐品牌。

店內龍華上品豬肉來自龍華牧場。牧場內,小豬仔聽音樂、喝泉水、吹空調、吃酸奶,將山間的一切美好化作一塊塊雪花豬肉。大米由東北種植基地直供,風味肉品全部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唐人神肉品工廠直供。小風唐用最新鮮的食材,製作每一道美食,從而實現小風唐餐廳的主題:在小風唐,吃頓好的。

“消費群體以上班族、中青年家庭為主,人均消費20元左右。”彭金軍說,小風唐天虹店是株洲佈局的第一家,未來將會以長株潭為重點區域,除了選址在CBD商圈、寫字樓、機場高鐵,還會選擇社區人流密集地,採取“線上+線下”的營業模式。

構建產業鏈新“閉環”

對於食材企業而言,最終的目的地還是消費者的胃。儘可能地減少中間流通環節,做到從工廠直抵餐桌,是很多企業近年來的訴求和努力的方向。一方面讓消費者對食材品牌有了更加直觀的新認知;另一方面,食材企業可藉助餐飲終端的反饋及時調整產品,規劃發展路徑。目前,唐人神完整構建了以生豬健康養殖為核心,以生物飼料、品牌肉品相配套的生豬全產業鏈經營模式。

從生物飼料、龍華牧場、五星級屠宰、中央廚房、冷鏈物流,到今天的小風唐餐飲連鎖,可以看出,唐人神全產業鏈擴充正在加速,讓農場直通餐桌。

去年,唐人神正式啟動“TRS313追夢工程”,即用12年時間,力爭實現銷售收入過1000億元、飼料銷量過1000萬噸、生豬養殖過1000萬頭,肉品收入300億元,實現利潤30億元的目標。“唐人神針對肉品業務的新戰略,小風唐是一個代表。”唐人神相關負責人稱,集團將抓住消費升級機遇,推進產業轉型,提升生豬產業鏈價值,全面進入餐飲連鎖與肉品專賣產業,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據瞭解,唐人神正在建設中央廚房,並以此為核心,引進德國、日本、臺灣食品加工先進設備,通過初加工、再加工、深加工等形式,生產組配菜、預製菜、麵食等產品。

“我們與小風唐一塊成長。”如今,眾多的90後大學生加盟小風唐。靳莎莎說,現在年輕人都想要創業,根據發展,小風唐還將提供符合年輕員工的創業項目。在眾多人心中,小風唐,在未來裂變成5000家,不是神話,一定是可以落地的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