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燕之屋 22 年來的變與不變

即便是盛世,也難有奔騰而出的黑馬,而在艱難時期脫穎而出,就更顯難能可貴。

疫情為全球經濟按下了“暫停鍵”,是自1930年代以來和平時期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在這場殘酷的經濟大滑坡下,有一個品牌疾馳而上,成為了這匹令人矚目的黑馬。

根據天貓生意參謀數據和京東商智的數據顯示,疫情期間,燕之屋天貓官方旗艦店銷售實現逆勢增長,單鮮燉燕窩一個系列的產品,1-2月同比增長都超過700%。在疫情後期備受關注的第一個電商節點——3.8女神節期間,燕之屋天貓鮮燉燕窩銷售再啟新高,一舉創下同比增長超1000%的新紀錄。整個3月,燕之屋天貓官方旗艦店的鮮燉燕窩銷售增長769%,京東銷售增長1695%。

解讀燕之屋 22 年來的變與不變

京東商智數據

不僅如此,在 3 月 12 日央視《晚間新聞》,與3月15日CCTV1《新聞聯播》 中,燕之屋作為復工復產企業代表,兩度榮獲央視報道。人員管理、科學防護等積極創新應對措施,同時迅速調整思路實現銷量逆勢增長,獲得了最高規格媒體的頻頻點贊。

解讀燕之屋 22 年來的變與不變

解讀燕之屋 22 年來的變與不變

央視播出畫面

在百年一遇的大停擺面前,燕之屋似乎摁下了“快進鍵”,煥發出頑強的企業生命力,在燕窩賽道乃至全國商業市場上跑出了“燕之屋速度”。事實上,作為燕窩專家與領導品牌,燕之屋的高光時刻遠不止於此。在成立至今的22 年裡,燕之屋在多次歷史轉折中不斷豐滿著自己的羽翼。

1. 擁抱變化,燕之屋的道與術

面對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考驗企業反應速度之快、決策之準確果斷。

疫情爆發之初,燕之屋是動得最快的那一批,義不容辭地承擔起了應盡的社會責任。

1月26日,武漢封城第三天,燕之屋第一時間向武漢市紅十字會捐款 100 萬元,用於新冠肺炎的防治和醫療工作。之後再向廣東省鍾南山醫學基金會捐 100萬元,助力新冠肺炎疫情的科研攻關。

同時做好復工復產防控工作,在線下全面推行“無觸點”送貨服務,讓顧客在家也能輕鬆享用高品質燕窩,滿足日常滋補需求。同時積極運用線上直播、抖音種草等喜聞樂見的互動形式,與消費者“零距離”對話,成為時刻在顧客身邊的健康小幫手。

後疫情時期,燕之屋關注到醫護人員因為長期佩戴口罩手套工作,頻繁地為手部進行消毒清洗,導致面部和手部皮膚受到傷害。燕之屋3 月起啟動關愛醫護活動,準備了價值500元的“燕窩面膜+燕窩滋養護手霜”的禮包,致敬“疫”線英雄。

燕之屋的反應速度,不僅體現在疫情馳援行動中,董事長黃健作為燕之屋的創始人,憑藉著對日常滋養理念的一腔熱血,以及冷靜、敏銳的執行力和領導力,也帶領燕之屋在多個關鍵轉身時刻革新變化,一步步發展壯大。

近日燕之屋董事長黃健接受《第一財經》雜誌專訪,回憶了20多年前進入燕窩賽道初期,那時燕窩還只是在藥店銷售,給消費者感覺偏藥材,這大大限制了燕窩的食用場景,當時他獨闢蹊徑設立燕窩專營櫃檯,讓燕窩走出藥店。這種商業模式在燕之屋的“大本營”廈門,被驗證成功,一時間聲名鵲起。

解讀燕之屋 22 年來的變與不變

燕之屋創始人董事長黃健接受《第一財經》專訪

當時的股東高管認為,只需將廈門模式複製到其他城市即可,黃健敏銳地判斷到加盟、連鎖的業態將成為大勢所趨,於是力排眾議開創“專賣店+廚房”的模式,實現用戶當天下單、當天製作、當天食用的便捷體驗,開創“鮮燉燕窩,現點,現燉,現吃,現送”新模式,形成了獨特的門店格局。

解讀燕之屋 22 年來的變與不變

燕之屋鮮燉燕窩

難得的是,黃健帶領的燕之屋並沒有就此止步。2008年燕窩行業未有明星代言的傳統,但黃健堅定認為名人效應會成為市場引爆點,用幾乎公司的所有利潤簽約香港巨星劉嘉玲,讓燕之屋一炮而紅,門店數量暴增,上市籌備也提上議程。

2012年,“開碗就能吃的好燕窩”碗燕創新上市,成為爆品黑馬,一時間引領了便捷、營養、安全食用燕窩的新風潮。隨後燕之屋又快速跟上了電商時代的腳步,佈局數字化零售。自2016-2019年,燕之屋連續四年蟬聯天貓雙十一滋補品類銷售第一,成為了線上領域當之無愧的滋補品引領品牌。

解讀燕之屋 22 年來的變與不變

燕之屋碗燕

變化,意味著風險和不確定性。當變化來臨時,先人一步擁抱變化,才能擁抱未來,這是企業做大做強,基業長青的必備品質。積極應變與求變的燕之屋,也才能在企業發展歷程中完成一次次華麗轉身。這是燕之屋的“變”。

2. 不變的產品主義與精神

面對外部環境,燕之屋積極應變,與此同時也有對產品高標準高質量不變的堅守,“讓更多中國人吃上一碗好燕窩”是燕之屋一貫以來的信念。為此,燕之屋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

燕窩行業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過度依賴“約定俗成”,始終沒有形成一套專業標準來評判燕窩原材的品質或燉煮工藝的規範。在黃健等行業人士的牽頭與努力下,201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供銷行業標準《燕窩質量等級》實施,結束了行業“無標準可循”的狀態。

不僅如此,黃健進一步帶領燕之屋“夯實基礎”——2015年燕之屋生產基地率先通過了國家CNAS實驗室認可,兩年後又通過《BRC 食品安全全球標準》認證,這意味著燕之屋拿到了出口歐盟的通行證,獲得了進入國際市場的敲門磚。

燕之屋所有的燕窩原料,100%精選自東南亞金絲燕,100%海關檢驗檢疫合格進口。只有符合了國家規定的審檢標準,併合格通過了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的各項嚴格指標檢測後,才能作為正規進口燕窩進入中國市場,否則將一律被退回或銷燬。

在中國檢科院在《2019年度中國進口燕窩發展年度報告》中,燕之屋拿下全國燕窩“進口量”、“年產量”兩個第一,在國內眾多CAIQ溯源燕窩企業中脫穎而出,穩坐行業龍頭地位,與小仙燉等榜上無名的品牌拉開了很大的差距。

這只是第一道大關,以燕之屋的拳頭產品碗燕為例,一共設有49 道專業工序,嚴守食品安全防線,光是在加工燉煮環節採用121攝氏度、1140秒的科學燉煮就頗為講究。深耕燕窩行業 22 年的燕之屋發現,這個溫度和燉煮時間可以有效地保留燕窩營養成分,同時只有10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才能充分殺菌,保障消費者對滋補+安全的雙重需求。

解讀燕之屋 22 年來的變與不變

另外,燕之屋早有意識打造透明化加工廠,從選材、用水、挑毛、燉煮各個環節,實行開放式管理與生產。甚至主動邀請各界媒體與消費者前往參觀,全年不間斷地進行工廠直播,接受全社會的品質檢驗。包括向消費者提供CAIQ溯源方式,讓消費者可以查詢燕窩原料、產品信息、生產批次等信息。

這無疑是在對外釋放高標準、高品質、敢於接受考驗的信號,給消費者打了一劑安心劑。

種種企業行為背後,透露了燕之屋永不妥協的產品精神,22 年專注高品質燕窩,這是燕之屋的“不變”。

好產品自己會說話。燕之屋的市場銷量,用戶的認可,以及燕窩領導品牌的行業地位,已經驗證了這一點。

3. 結 語

知名產品戰略專家「梁寧」曾說過:增長能力,就是持續做出正確決定的能力。

在筆者看來,要持續做出正確決定,跨越生命週期,企業既要登高望遠,又要腳踏實地。前者要求企業對外部變化瞄準勢頭,積極應對,後者要求企業不忘產品初心,穩紮穩打,持續用好產品為市場客戶提供值得信任的價值。

而燕之屋的變與不變,可以說正好反映了這兩點。作為燕窩專家與領導品牌,燕之屋找準了自己的生態位,積極擁抱變化,引領行業與時代同頻共振,並且始終堅守產品信念,做到極致,在時代高山中攀爬出自己的高度,不斷超越,穩步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