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看動畫片翻來覆去只看那一集,什麼心理,需要干預嗎?

Seven_樂樂


我家寶寶就有這樣的特質,動畫片只看Peppa Pig,常常同一集連看好幾遍。故事也是,經常要求同一個故事反覆講,還要連著講好幾天。但之後我會驚喜的發現她能把這個故事(英文的)完整的自己講出來!她2歲多的時候就已經可以把 I can read裡小怪物系列的故事獨立講出來了。全英文的哦~

所以如果你的寶寶經常出現這種情況:總是重複看同一集動畫片、聽同一個故事、玩同一個玩具、做同一種遊戲,那麼首先要恭喜你——擁有一個非常優秀的寶寶!我沒有開玩笑,因為這些現象都說明你的寶寶是一個學習能力強、專注力強的孩子!

蒙特梭利曾說過重複是孩子的智力體操。意思就是不斷的重複其實是孩子不斷探索、研究,學習的一個過程。仔細想想,教寶寶說話的過程不也是這樣嗎?不斷的重複某一個詞,寶寶對這個詞足夠熟悉後便會自己說出來了。所以重複,其實是一種很好且很重要的學習方式!

在一遍遍的重複中,孩子不僅是在熟悉這件事情或物品,更收穫了安全感和成就感寶寶的安全感是建立在熟悉的環境中的,我們大人不也如此嗎?在陌生的環境總會更為拘謹些。這就是缺少安全感的一種體現。同時不斷的重複會幫助寶寶更好的掌握一個技能以及更好的操控一樣物品。這個過程中寶貝自己也能體會到成就感,這對自信的培養也是有好處的。

另外,不斷重複更是專注力的一種體現和培養。所以當你的孩子出現這種翻來覆去只看一集動畫片、只聽同一個故事等情況時,不要著急干預,強制打斷。而應該保護孩子的這種特質,幫助寶寶鍛鍊專注力和學習力。


閱讀寶貝ReadingKids


小孩重複觀看動畫片,不同的年齡,此項行為的心理需求是不同的。

2-3歲“同常行為”、“安全感”

在心理學中,這種重複行為又稱為”常同行為“。當孩子在重複進行某一動作的時候,並不是無意義的地進行的,而是積極地探索。

這種重複有助於孩子深入思考,操作和觀察的同時也會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增加思考的深度和廣度。

而有意無意地打破孩子的行為卻無異於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對於動畫片的故事情節從“未知”的恐懼邁向“已知”的掌控和愉悅。重複觀看可以帶給孩子安全感、促進孩子智力發育。

3-4歲“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一個人在特定情景中從事某種行為並取得預期結果的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指個體自己對自我有關能力的感覺。

自我效能也是指人們對自己實現特定領域行為目標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簡單來說就是個體對自己能夠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孩子重複練習是意志力形成的最重要的階段。通過重複觀看這集動畫片,孩子不僅能更加全面地認識事物,他們對故事情節越來越熟悉。

孩子的線性思維導致他認為,“我知道這個故事的結果是什麼!”並且認為他自己對故事結果是有“掌控感”和“影響力”的。

孩子可以從中體會到自己的力量和獨立,認為自己控制事物發展,為意志力形成打下基礎。

4-6歲“共生效應”

自然界有這樣一種現象: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顯得矮小、單調,而與眾多同類植物一起生長時,則根深葉茂,生機盎然。人們把植物界中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之為“共生效應”。

你會發現,此年齡段的孩子重複看動畫片,他常常會問大人“你知道嗎?我知道!”由此來獲取成就感。

同時此年齡段由於長期在日常生活環境的影響下,開始出現對某一事物呈現“痴迷”的狀態,那是籍由最初的興趣愛好而產生的內驅力。

舉個例子,我的兒子今年4歲,他對昆蟲非常感興趣,所以那集關於“大甲蟲”的動畫片我家每天要播十幾遍,他超級喜歡看,並且模仿其中的昆蟲,上上下下滿屋子爬。這就是他的興趣。

最後,只要合理的制定觀看電視的時間長度,其他都不需要特意干預。


兒童觀察員佳霖


你好,我是桃小真育兒。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小孩子看動畫片一直重複看一集,是不需要干預孩子這種行為。

蒙特梭利說過:

“重複是孩子的智力體操”。

孩子在不同年齡段所重複的事情不同。但肯定的是,孩子樂意並且重複做一件事情時,前提是出於興趣。使孩子有耐心和專注去做同一件事情。且樂此不疲。不去幹預孩子這種行為,可以讓孩子心裡得到自由發揮的滿足感。為什麼這麼說?

1.重複中探索。比如玩積木,每天就那幾樣。翻來覆去一會搗鼓成汽車,一會又蓋成房子等等。孩子會覺得特有成就感和自信心。

2.多而精(專)。孩子在看某一個感興趣的動畫片也好,繪本也好。一遍有一遍的感想,到最後能達到脫稿等方式,用自己理解的想法觀點去給大家說一件事情。特別驕傲,同時又被別的小朋友“崇拜”。

3.積極樂觀。一個從小被尊重,有著一定自由空間的成長環境。孩子勢必會性格開朗,積極樂觀。在保障不破壞既定規則的前提下。

自由要有度,不是為所欲為。

所以說孩子愛看同一個動畫片,不斷去重複。家長朋友們不要去幹預(但是要提醒孩子合理用眼哦)。做到欣賞孩子的一些優點,給予陪伴就好。

關注@桃小真育兒 每天分享母嬰育兒趣事或小知識。一起輕鬆高效帶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