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自媒體是風口期嗎?你會堅持多久?

北漂超哥vlog


風口期,爆發期早過了,現在都趨於平穩發展了了,直播帶貨該是風口浪尖上!當下自媒體行業已經進入洗牌階段,再也不是曾經靠搬運就能月入數萬的時代了。但是風口依然在。如果你想做,任何時候都不晚。

很多人對自媒體一直有一個誤區。對自媒體瞭解不夠全面,稍後我大概的說一下自媒體最常見的幾種方式。

我們可以感覺到自媒體越來越被人們接受,從開始的不理解,看不起,到現在自己也嘗試做自媒體。我也承認自媒體准入門檻太低,很多人以為註冊一個賬號,每天隨便拍拍視頻就覺得自己是自媒體人了,就應該有收入了,其實不是這樣的。

我簡單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說吧:自媒體分圖文創作者,視頻創作者(包括短視頻,小視頻)還有直播作者,到最後的內容電商粉絲變現。

1圖文作者:你寫出來的東西要對讀者有用吧,內容豐富,排版清晰,內容詳實,原創觀點,讓人不但有閱讀的樂趣還有滿滿的收穫而不是東拉西扯亂七八糟東拼西湊的垃圾。

2視頻作者:拍視頻看似簡單,其實對創作者要求非常高。要想長遠發展打造自己的IP,做大做強,真不是我們拍拍vlog就能成功的。短視頻一定的規劃自己獨特風格,內容有主題,有正能量導向。拍攝,剪輯等後期也是需要一定的專業技能的。

3直播主播:有人說我不會寫文章,不會拍視頻,我就直播吧,這個簡單,對著手機聊天唱歌就可以了。不是我潑冷水,如果這麼好做的話人人都是網紅主播年入千萬了。

直播聊天的主播需要自己有深厚的知識儲備,有風趣幽默的聊天技巧,就比如脫口秀演員一樣,對一個人的綜合表達反應能力有要求的,不然進來直播間看你幾秒鐘就出去了,沒有人氣的直播間你自己也堅持不下去更別說靠直播賺錢。

直播唱歌跳舞的這個最簡單,條件只有一個,你得自己會跳舞會唱歌,最好顏值要高一點。

自媒體的最終目的是粉絲積累,然後粉絲變現,如何積累粉絲靠內容,如何利用粉絲變現靠電商。圖文文案帶動產品,可以售賣商品轉化銷售。短視頻圍繞產品拍攝,內容插入商品,也可以實現產品銷售。

直播帶貨,這個是最厲害的,我們經常可以刷到一些直播主播,帶貨數量那是真的可以用“驚人”來形容!


新新獵奇


每年都有人鼓吹“自媒體趨於飽和”、“自媒體藥丸”、“自媒體處於風口”等等各種勸退的話。

但是到目前為止自媒體真的處於風口和藥丸的時期了嗎?

那些拿2020年處於經濟下行以及5G時代來臨鼓吹自媒體紅利消失殆盡的人,十個中有九個是靠搬磚吃平臺紅利的營銷號。

“自媒體”這三個字的含義是以自身提供媒體信息而不是靠簡單不動腦子的板磚。

個人認為,所謂自媒體處於風口、藥丸、趨於飽和的言論僅對於那些輸出低質、板磚的營銷號。

在4G普及的初期,那時互聯網內容較少,即使個人公眾號二維碼貼在井蓋上也會有很多的人願意去掃。

而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因為用戶會自動篩選、過濾掉其中的低質量內容,再加上各行各業專業人士紛紛入場。對於“傳統”自媒體行業的自身素質也會要求更高。

所以,如何提高個人素質以及知識存儲才是重中之重,如果沒有相應的知識存儲每年都是風口、每年都藥丸。

而持續輸出優質內容動動頭頂上的那顆大西瓜,那麼每年對於自媒體行業而言都是機遇和紅利。


胖成一大坨


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自媒體變得異常火爆,不是因為它到了什麼風口期,而是因為疫情讓很多人宅在家裡,有更多的時間來關注自媒體,有更多人從事自媒體。自媒體以一種新的方式走進大家,有它的必然性;人們已厭倦了微信廣告式的朋友圈。更多地關注今日頭條,抖音,快手的新媒體;因為這些媒體面對的是公域流量,而不是一成不變的私域流量;發表的方式也更加多樣化,可以以微博的形式發表微頭條,也可以發表文章,短視頻,以及Vlog的方式發表長視頻。自媒體更是以形式的多樣性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每天關注新媒體,每天發表微頭條,文章,短視頻,逐漸成為人們的日常。如果說自媒體得風口期是為了通過新媒體賺錢的話;那就錯了!不管什麼平臺,什麼新媒體,它的賺錢效應都是基於經濟的層面;2020年經濟這麼差,從事自媒體是不可能賺什麼大錢的,也沒有什麼風口期,如果報著轉大錢的心態進入自媒體,那你可能失望;自媒體更好的是一種新的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一種公域流量的朋友圈;以這種心態來看待自媒體也許更能讓你收穫滿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