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掌握好一道菜的鹹淡?

青春如此猖狂


一道菜好不好吃,鹹淡佔首要原因。如何把握好這個度?看似複雜,實則有跡可循。

首先,我們要了解清楚,常用調味料中哪些是帶鹹味的——鹽、生抽、老抽、耗油、蒸魚豉油、郫縣豆瓣、海鮮醬等,並且大概知道它們的鹹度。

按以鹽為主,其他為輔的原則做菜。例如一個菜放了生抽、耗油,那麼為了平衡味道,鹽要少放一點;又如一個菜已經放了郫縣豆瓣(很鹹),那麼也要控制住放鹽量,不然齁的沒法下口。

其次,要按照不同的菜品選擇鹹度。比如做的是湯菜、青菜,本身是比較清淡的,就不需要過多的調味,放一點點鹽就好;又或者做的是類似毛血旺這樣的重口味菜,則應該稍微多放一些調料和鹽來保證豐富的口感。

最後,也要根據就餐人群的不同對菜品鹹淡進行調整。小孩味覺靈敏,又在長身體,為避免加重腎的負擔,他們常吃的菜應該做的清淡一些;老人味覺退化了,怕他們食之無味,可搭配著做幾個鹹一點的菜促進食慾。

當然,如果實在掌握不好鹹淡,可以少量多次加鹽,直到滿意為止;要是不小心手抖放多了一點鹽,也可以加入一些味精、雞精中和一下味道。總而言之——熟能生巧,多做自然就能掌握好鹹淡了。






M芯晴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不是做菜次數多就能掌握好菜的鹹淡的,比如第一次做就少放點鹽,如果淡了就在放一點點,我覺得依個人加入適量的鹽比較好。


鄉村老魯


怎麼掌握一道菜的鹹淡呢,我們從我們廚房常用的調料說起吧。

1、鹽

我們正常一份炒菜大概有四到五百克,比較完美的鹽量大概四到五克,加上炒菜的時候可能會用上生抽等含鹽的調料,所以我們加食用鹽的量大概三到四克

2、糖

排除喜歡吃甜口的地區,一般用來提鮮。我們用鮮美來說好吃,如果是鹽是鹹,味精是鮮,那麼加了糖就是美了。我們以五百克水為例,加四到五克鹽就可以嚐到合適的鹹味,加五克糖並不會有明顯的甜味,甚至沒有甜味,但是卻能很好的中和鹽和味精的味道,使菜品吃起來更加柔和。所以我們在用糖的時候大概和鹽一個量,哪怕多一點也沒關係。

3、味精

味精化學名‘穀氨酸鈉’雞精的主要成分也是味精,以前主要是生物提取,現在是穀物發酵。單說味精是沒有害的,但是味精會和胃酸反應生成氯化鈉,長期的高鹽飲食會給腎臟造成負擔。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少吃味精,不過也不需要談味精色變。

4、生抽等液體調料

首先需要說的是,液體調料一定是優於固體調料的。像生抽、蒸魚豉油、美極鮮、味極鮮等,炒菜加一下會對菜品口味有極大的提升。但是再好的東西放多了也容易產生味覺疲勞,說以這些液體調料一般只用來提味,而不能代替鹽。

最後說一下我們在調味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個,炒菜不知道放多少鹽的時候先少放,不夠再加,或者用一下含鹽調料補足。

第二個當我們用豆瓣醬、辣妹子的一些醬的時候,調味前一定要先嚐一下鹹淡。

第三,我們以芹菜炒肉絲為例。肉絲容易吸味,芹菜不容易吸味。直接下鹽炒的話可能肉鹹了,芹菜沒味。我們在炒這裡菜餚的時候,先用水把鹽糖味精化開,再下入鍋中。這樣才不會出現同一盤菜有鹹有淡的情況。

如果覺得我說的對你有用的話,幫忙點個讚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