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讓你不願意主動給自己父母打電話?

工地小廚娘


很高興回答您的提問。

這是個好問題。不願意給父母打電話真的是特別常見的情況,講起來各有各的無奈,幾乎每個人都遇到過。

我就很少給父親打電話。

其實我是很想念父親的,但是除了逢年過節好像平時就想不起給他打電話,甚至在因為什麼事情想和父親說說的時候,還會因為有合適的理由而很開心。

矛盾的是每次準備給他打電話的時候心裡還隱隱的緊張,聽到他電話裡態度比較正常也會長舒一口氣,聽到他在忙著急掛電話的時候又無比失落,對於80後來講,我的這種反應可能算少見的吧。

我想主要原因應該是從小父親的教育過嚴吧,父親嚴苛的教育成就了我很多好的品質和習慣,為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都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但是那種對父親的過度敬重和畏懼也刻在了骨子裡。

在我自己的頭條文章中曾經講過小時候被父親教育的回憶片段,寫文章的時候手都會偶爾抖下,以至於到現在依然談父親而“色變”。

可能別人很難想象吧,每次給父親打電話要做足思想準備,預測他可能的態度再準備好自己隨時的幾種應對方式,打電話前我甚至會找好位置,坐好或者站好,電話裡父親說了什麼我還會下意識恭敬的點頭,父親電話裡也總是會言簡意賅,如果我不提前打好“草稿”隨時可能會被提醒“你忙吧,掛了”,我都有點佩服自己了,見任何大領導也沒這麼緊張過。

我想自己其實應該是願意給父親打電話的,畢竟源自內心的想念和親近其實是經常出現的,只是經常因為內心的敬畏而退縮,我並不知道他是否認為我電話打少了,但實際上相比較母親而言,那對比就太強烈了些。

我和母親幾乎每天聯繫。

應該說是從我上大學開始,自己通過各方面的眼界開拓,很注意和母親的溝通方式,也因為頻繁的聯繫讓我和母親成為了無話不談的“閨蜜”,甚至在某些方面形成了互相成長互相學習的狀態,畢竟她也是第一次做母親,她是很有耐心思想也很豁達的性格。

從我讀書到工作再到結婚事無鉅細,母親都非常清楚,她總是會在我需要的時候及時給予鼓勵和支持,但不主導我的任何事情,她希望我按照本心去選擇自己想要的一切。

都說女兒是父親的貼心小棉襖,在我家倒是反過來的,對父親敬畏有距離,與母親無話不談。

直到現在如果我兩天沒有和母親聯繫,她會發微信先問問我心情好不好忙不忙,更多的是我主動打過去調侃她“忙啥呢?是不是忘了我了?我是不是親生的?”,母親總是會哈哈大笑說“是的是的是親生的”。

我想,和父母的關係需要我們成年之後主動去調節,自己感覺哪裡不融洽導致不願意打電話,就想辦法去改善。

畢竟世界上最重也最輕的愛就是源自父母,重是因為恩重如山,輕是因為太輕易就得到父母所有的愛。

我們沒辦法改變父母什麼,但是他們造就和成就瞭如今的我們,所以作為子女應該主動些,避免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候追悔莫及。

感謝提問,引起我諸多反思,感謝閱讀。


鏡子如歌


我很在意自己的父母,雖說談不上真正的孝子,卻也是個不太省心的孩子。

現實生活中我並不太願意主動給父母打電話,不是不關心父母,而是不想讓父母太操心!原因是我患病了。

人生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波折,而我呢就是這樣:如花似玉的年齡時突然得了一種不死的癌症,從此,便使父母不再遠離我。

可我骨子裡就想獨自生活,尤其是患病後更不願意老人操心。終於有一天可以讓父母暫時放手,讓我獨自生活,條件是需要每天都打一次電話。

我很高興離開父母自己生活,同時又苦惱需要打電話。為了讓父母放心,最開始我按時打電話,慢慢地減少打電話次數。

我從心裡不想打電話給父母,我覺得孩子大了,雖然身體不好但也能獨立生活。做父母的需要放手讓我自己去過,畢竟你們陪不到我最後,總有一天還需要我自己面對生活的。

早日讓孩子到生活中去經受磨練,我覺得這也是對孩子負責!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風雨!所以父母別再獨擋一面,讓孩子為你們撐起另一片天吧!

#情感寫作小能手#





子海一夢


我從來沒有不願意打電話。基本上每週末都會主動打電話。如果忘記了。週一一般媽媽都會打過來。不過基本上都沒有拉下過。冬天天黑的早一般六點左右打因為這個時候基本上父母已經吃過晚飯,在洗腳或者看電視,夏天一般七八點打,那個時候父母也許剛乾過農活回家開始做飯。基本也打不了很長時間,基本上都是問問他們吃飯了沒,最近身體咋樣。聽他們家長裡短。父母是永遠的牽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