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的金邊虎皮蘭如何栽培?

用戶5123817690527


老的金邊虎皮蘭常會出現不長新葉、新芽的情況,其實虎皮蘭是生長非常緩慢的,不要說爆盆了,即使是多長出來一片大葉子,都會開心好幾天!

既然生長慢,我們就從以下6個方面去刺激它的生長性,讓它快起來,長出新嫩的葉子。


一、土壤

虎皮蘭習性:根部透氣性要好

  1. 用含河沙等沙性的土壤,透氣性好的花土,更有利於它的生長。

  2. 有條件的話,在盆土加一部分珍珠岩和煤渣,然後就是肥沃,用腐葉土和松針,園土和有機肥當基層土即可!


二、光照

虎皮蘭習性:喜歡陽光的,怕暴曬

  1. 除了夏天,其他季節放在陽光溫和充足的地方,長期在室內接觸不到陽光,葉片就會暗淡無光

  2. 夏天中午要注意遮光,不要直接暴曬,可以放置在涼爽的環境。


三、澆水

虎皮蘭習性:寧幹勿溼

  1. 盆土幹了再澆水,適當潮溼即可,注意控水。

  2. 不要使盆中有積水,避免根部腐爛,嚴重的還會讓植株死去。

  3. 澆水時可以適當澆灑葉片,清潔降溫,促進它更好的生長。


四、施肥

  1. 生長期,1周施肥1次,水肥結合,可以用稀釋後的為佳。

  2. 冬天,停止加肥。

  3. 注意給植株滅菌,吸收後的肥水可以更好的幫助它稀釋養分,避免植株被燒傷。


五、換盆

虎皮蘭習性:兩年一換

  1. 把老根、弱根、腐化根除去,剪去老舊葉片

  2. 換新的盆土增加營養,讓它更加美觀,營養也能更集中!


六、繁殖

  1. 分株繁殖:將新植株分開,新植株重新栽培。

2. 扦插繁殖:將葉片切成斷,7~8cm長的斷片,插於基質中,20~30天能生根。


肉肉植物館


虎尾蘭(Sansevieriatrifasciata)又名虎皮蘭、千歲蘭、虎尾掌、錦蘭等。龍舌蘭科,虎尾蘭屬。原產非洲熱帶和印度。

(一)形態特徵:虎尾蘭為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具匍匐的根狀莖,褐色,半木質化,分枝力強。葉片從地下莖生出,叢生,扁平,直立,先端尖,劍形;葉長30~50釐米,寬4~6釐米,全緣。葉色淺綠色,正反兩面具白色和深綠色的橫向如雲層狀條紋,狀似虎皮,表面有很厚的蠟質層。花期一般在11月,具香味,多不結實。

常見的栽培品種有:

金邊虎尾蘭:原產剛果。葉緣具黃色鑲邊。

短葉虎尾蘭:葉短,長15~30釐米。

(二)習性:虎尾蘭喜光,可以承受陽光直射,應放在通風良好的向陽處。但也能耐陰,只是長時間遮蔭條件下葉子會變得發暗,此時,若突然移向陽光下,葉片會發生灼傷,所以應逐漸使它適應。

(三)栽培管理:一般放置於陰處或半陰處,但也較喜陽光,惟有光線太強時,葉色會變暗、發白。喜歡溫暖的氣溫。其適宜溫度是18~27℃,低於13℃即停止生長。冬季溫度也不能長時間低於10℃,否則植株基部會發生腐爛,造成整株死亡。

澆水要適中,不可過溼。虎尾蘭為沙漠植物,能耐惡劣環境和久旱條件。澆水太勤,葉片變白,斑紋色澤也變淡。由春至秋生長旺盛,應充分澆水。冬季休眠期要控制澆水,保持土壤乾燥,澆水要避免澆入葉簇內。用塑料盆或其它排水性差的裝飾性花盆時,要切忌積水,以免造成腐爛而使葉片以下折倒。

施肥不應過量。生長盛期,每月可施1~2次肥,施肥量要少。長期只施氮肥,葉片上的斑紋就會變暗淡,故一般使用複合肥。也可在盆邊土壤內均勻地埋3穴熟黃豆,每穴7~10粒,注意不要與根接觸。從11月至第二年3月停止施肥。

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很小的土壤體積內也能正常生長,喜疏鬆的沙土和腐殖土,耐乾旱和瘠薄。生長很健壯,即使佈滿了盆也不抑制其生長。一般兩年換一次盆,春季進行,可在換盆時使用標準的堆肥。

(四)繁殖:可用扦插和分株法繁殖。

1、葉插繁殖:可在5~8月進行,將成熟的葉片自基部剪下,按6~10釐米一段截開,插入素沙土中,入土深度3釐米左右,插後放在疏陰下。溫度保持在18~25℃,20天左右開始生根。當幼株長出2~3片葉時即可上盆。金邊虎尾蘭用葉插法成活後,金邊常易消失,故多采用分株法繁殖。

2、分株繁殖:由於地下橫生匍匐莖常露出土壤表面,所以分株時不必脫盆,直接把根莖切開,提出後上盆栽種,沒有鬚根也能成活。當葉簇擠滿全盆後,可進行脫盆,抖掉所有泥土,以一個葉簇為單位剪斷根莖,分開上盆栽種,一年後可萌發出4~5個新葉簇。

(五)病蟲害:在通風不良或是氣溫過高的波動情況下,易發生葉斑病。病斑油漬狀軟腐呈黃褐色,中間灰白色。發病初期可噴50%多菌靈或甲基託布津800倍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