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吵架很極端,陌生人可以給我點意見嘛?

姚雅君


如果你是成年人了,我的建議還真不多,因為原因太複雜。

如果還是未成年人,在這裡提出了這個問題,說明你也已經意識到這種極端的爭吵嚴重地影響到你的生活。你一定得想辦法改變這個局面:

首先,你要知道這些:父母和兒女在碰到事情有分歧時,發生辯論爭執是正常的事情,偶爾吵吵還會增進互相瞭解。因為有些心裡想對親人說的話真還只能在激烈的言語中才會說出來,不外乎是因為希望自己最親的人對自己能多些肯定。

但你用了”極端“兩個字,說明這種爭吵已經不是平常的爭執了,可能言語有了超出彼此心理承受的範圍,這種負面言語的累積會嚴重影響家庭關係,而且這影響長時間不會消失。對一個家庭來說,一定要盡力避免發生的。

其次,建議你最好做一次:找個適合的時間靜下心來,全面分析一次吵架的原因。發生的過程好好想一遍。把你自己說的話再在心裡想一遍,也可以紙筆寫下來,然後想想自己要說這句話,或者這段話是因為什麼?分清是因為自己的原因而說,還是父母的原因而說。這樣就找到爭吵的源由,問問自己,這件事值不值得用極端的方式爭吵。

第三,學會從父母的立場去看待問題,設身處地的假設你自己為人母為人父,怎麼處置兒女這種的事情。然後你會驚奇地發現,可能你自己也會象父母那樣去做,當然,也可能不會。如果能理解這點,那下次爆發之前你是不是會想想自己言語的措辭呢?

最後,未成年人,在心智成長時期,偶爾言語激烈,方式極端,是可以理解,但千萬不能成為常態。因為那樣,自己成長的路會非常艱辛。時時反省下自己的言辭和行為,及時與父母溝通,其實這也是每個人成長的經歷。溝通的方式很多種:面對面交談,或者寫信,留言,轉達,微信,什麼的方式均可。

當然,做了這些後,還無法控制自己,就要尋找更為專業的人來做身體和心理方面的診斷了。

我相信還沒到那地步!只是看你願不願意主動去做這些其實很簡單的事。比起爭吵後的痛苦自責,這是非常划算的選擇,你說呢?

祝你儘快處理好與父母之間的關係,走出這陰影!

謝謝!


碧山雲開


每個人的一生中,肯定會有跟父母吵架的時候,相信除了,我們的愛人,父母一定是我們吵架最多的人,但是親情也是流淌在我們血液裡面的,什麼事情都無法磨滅我們親情的存在。

根據年齡和吵架原因,我覺得可以分這麼幾種主要的情況:

  1. 孩童時期,我們認知和大人完全不同,好多時候也不服家長的管教,比較貪玩,父母會管教我們,有時候特別嚴厲的時候,會跟我們吵架並且很極端,甚至到打孩子,這種情況下往往是父母先低頭,父母以某種方式哄我們時,我們就順勢跟父母和好就行,長大了就明白父母的。
  2. 青春時期,也就是我們最為叛逆的時期,總想著做點大人的事,但是我們社會的認知還不夠,父母擔心我們出事,管的會比較嚴苛,因為此時,父母最擔心我們走上歪路,當父母組織我們做某些事的時候,我們跟父母吵架很厲害的話,身為小大人的我們可以想一下,我們都快成大人了,要樹立一個觀念吵架是解決不了任何事情的,要像大人一樣,懂得尊重我們的父母,跟我們父母談心,談過後父母瞭解你的想法,矛盾自然會化解。
  3. 當我們真正成人了,由於我們接觸的社會早已跟父母接觸的不一樣,有很多觀點和分歧,父母會以他們人生的觀念,跟我們說一些事情或要求我們做一些事情,尤其在婚姻和戀愛這塊,這個時期跟我們父母吵架是正常現象,相信每個家庭都會有。這個時候我們是要先跟我們的父母道歉的,父母無論怎麼要求或說什麼,他們的出發點,相信長大的我們都能理解,雖然他們的觀念不一定正確,但是,出發點是好的,我們作為大人,尊重父母是我們應該做的,給父母低個頭,什麼事情都可以協商解決,如果還像孩童時期,想著父母給自己道歉,抱歉了,您已經成人了,需要正確面對這一切,妥善處理和父母之前的關係是您的必修課。可以多想想常回家看看的歌詞。
  4. 當我們的父母步入老年,逐漸的跟不上我們的步伐了,不停的‘嘮叨’我們,這時候沒別的說,請記住我們父母為我們操勞一輩子了,請好好孝敬我的父母。有些人因為兄弟姐妹多,反而不太尊重父母,不管是‘上行下效’還是‘子欲養而親不待’,請妥善處理跟咱們父母的關係。



也許,您的情況在您的目前情況裡面,您自己會覺得特別的不一樣,感覺自己的情況複雜多了,但是,當前情況總會過去的,過去後怎們跟父母相處?人在生氣的時候,往往會陷入到裡面,請跳出來多想想,在我們常常人生路上美好的事情,可能就是爸爸的肩膀,就是媽媽給我們做一頓好吃的,不論怎樣好好跟父母相處吧!



我是小魯,希望能幫到您!


魯懂


在我還小的時候,在家裡做錯了事,小一點就會捱罵,大一點捱打。

我記得有一次晚上,那時候還在上小學。我也不知道因為什麼事,我跟母親吵了起來,她打了我。母親說了一句,吃我的,住我的,一點本事都沒有,還敢橫,有本事滾出去不要回來。

我滿肚子委屈,淚流滿面,我覺得我不是沒本事,我一定要爭氣,我要離家出走了。母親看著我撿東西,還在罵我,其實我也沒什麼東西,就一個書包,說真的那時候我都沒想好去哪裡,誰會留我。我在想離開這個家。

就在我要出門的時候,母親一把抓住我:“你要去哪裡,養你那麼大,你說走就走呀,還了我的錢再說。”後來,我才知道,母親擔心我一個人,大晚上的,走丟了怎麼辦。

當我們長大了,懂事了,漸漸的就能夠體會做父母的苦衷,虎毒都不食子呢?何況自己的父母,血濃於水親情。只是恨鐵不成鋼而已,打或罵只是為了教導我們,怎麼做人做事

等我長大了,父母都相繼離去,沒有來得及報養育之恩,有時候好想跟父母吵吵架,可是沒有機會了。在我眼裡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只要父母在我們永遠都是小孩。

所以,你和父母吵架,你憑什麼。他們還能陪你走多遠,且走且珍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