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很抑鬱或迷茫的時候該如何自我控制?

lucky小默


人活著就會有很多的煩心事,很多的困難,當面對這些情緒的時候,該怎麼辦?迷茫,抑鬱都有可能,是讓這些控制自己,還是自己努力去控制呢。

當然是要控制它了,我前幾年生意失敗,感覺自己都到了崩潰的邊緣了,都快重度抑鬱了,每天都是睡不著,然後就頭疼,心煩意亂的。

後來我感覺自己這樣不行,既然事情已經出來了,已經成為事實了,你在愁也是不起作用的啊,還是得打起精神,面對這些困惑。

當你有決心和勇氣面對這些的時候,就得鼓起勁,讓自己出去散散心,和朋友逛逛街,喝點小酒。但不能喝醉,都說借酒澆愁,但我覺得 ,心情不好的時候,更不能喝酒。

等你調整好後,你會發現,其實事情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絕望 ,沒有什麼坎過不去的,就看你怎麼過了。

給自己定一個目標,把迷茫的心情找到方向,不管這個目標是不是可以達成,都要給心情一個希望。

所以,好好的對自己,讓自己放輕鬆些,終有柳暗花明的時候,加油!


阿光依舊


憂鬱和迷茫,皆是你的心,猶如沃土肥田,長出了雜草。

細細想來,沃土肥田,本該是茂盛的莊稼,充實而飽滿,但沒有草兒花兒相伴,豈不孤單?如若沒有鳥兒拉屎,豈不是不毛之地?

世界萬物,本就是相鋪相成,共運而生。

就如人一樣,沒有風雨,怎知世界之美?豈不是狹隘之至。

世有高山,便有大海。

世有上天,下便有地。

本來就是如此。

心裡的大海,就應該波濤洶湧,跌宕起伏,平平淡淡,人生哪有故事可講?數十年生命,豈不無趣?

心裡的高山,如同世上高山,沒有平坦,唯走起來,才能看見風景。

野狼和飛鳥,賦予了大地生命,每個存在,都是和諧。

憂鬱,迷茫,就是迷路的孩子,需要大聲哭出來,讓大人知道他的委屈。

沒有什麼?哭了,就找到路了。

沒有爬過高山,從來就不要說天有多高?

沒有下過大海,永遠都不要說地有多厚?

從古至今,有《天問》,有《山海經》,豐富多彩。這本來就是世界該有的樣子。

你憂鬱了。

你迷茫了。

很好,很好,非常好!

你看見了自己的心,就像站在高山之下,大海之旁。你可以仰望高山,也可以遠眺大海。還有什麼遺憾?

世界,一直在改變,你沒有動,依然夜行八萬裡。

沃土肥田,依然是沃土肥田,不管你種的什麼,沃土肥田依然在。只是,你收穫的,才是你當初種的東西。

世界也是,他一直在,不管你在,還是不在。

數十年,數萬億年,豈可同日而語?

迷路的孩子,終會長大,回憶起當初的啼哭,一笑而過。

也可能偶有臉紅。

人,也如此!

在你自己心裡對話,告訴自己,你什麼都不怕。

因為,只有堅強的人,才可以站到山巔,一覽眾山小。只有搏擊的人,才可以傲遊大海,徜徉萬里!








品味春天—周天


你好!要想讓我們內心的抑鬱迷茫感消解,首先要弄明白“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感受”,找到癥結所在。抑鬱和迷茫的疊加在年輕人和老年人中較為常見。

對於年輕人來說,抑鬱迷茫是出於自我定位不明、自我價值感不足、自我預期與真實狀況差距大但不知如何改變等原因,是一種面對全新變化挑戰的不適應。

對於老人來說,抑鬱迷茫來源於生活平淡後的掌控感缺失、身體機能減退等,退休後的無所事事孤獨感和身體上的各種不適症狀都可能引發情緒問題……

如果你正面對形形色色的抑鬱迷茫,有一些小方法希望能幫助你。

1. 目標導向的“先去做”:與其終日消極抵抗、悶悶不樂,不如給自己列些小目標。我們感到迷茫低落時,一定要激活內驅力,讓自己有事可做!目標不用太“宏偉”,最好是短期內明確可通過努力去實現的,也可以是近期你認為很重要的,確立好就馬上去著手做。在做的過程中,你會獲得一些掌控感,也會同時轉移自己對煩惱的注意力,讓自己不再沉浸粘著在煩悶事件中,迷茫感也許就慢慢化解了。

2. 正念減壓法,接納不完美的自我:正念減壓以一種特定的方式來覺察,即有意識地覺察、活在當下及不做判斷。這種方法已被國內外研究證明對改善情緒、緩解壓力有奇效。嘗試不對自己的情緒、想法、身體感受作任何價值判斷,只是單純接受而不去扭轉,與它們和平相處。可以在“喜馬拉雅”中找“心援心”公益欄目,有正念相關指引。

3. 精力充沛、規律作息、鍛鍊專注力:手機等電子設備讓一些小夥伴沉迷其中,常常熬夜追劇上癮,第二天反而賴床無精打采,其實這也會嚴重影響自身的情緒調節能力。長時間沉迷於手機的快速訊息,會很大程度地消耗我們的專注力和身體能量,還會不斷提高我們對快樂的感受閾值,讓我們變得不容易感到幸福;同時,睡眠不足和生活作息的無規律也會影響人體的認知和情緒,從而產生迷茫抑鬱感。所以,嘗試每天按照生物節律合理安排作息,保持充足睡眠,給自己“充滿電”,或許心情會像坐上火箭越來越積極!(高弈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