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小學生用家長手機玩遊戲,充值幾萬塊錢的問題?

PUBG流浪貓


首先,關於小學生大手筆用父母的血汗錢充值,這裡面大部分責任應該歸咎於大人,並不能一味的怪罪到孩子身上,很多亂充值的孩子是留守兒童,或者單親家庭,從小孩子只能與遊戲為伴。

還有就是父母沒有與孩子對於“金錢”有過嚴肅的交流,絕大多數父母只是給予孩子錢。卻從未讓他們體會到賺錢的艱辛,沒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而且輕易就讓孩子知道交易密碼也是自己失誤。

其次孩子大多數有攀比心虛榮心,而且心智不成熟很多孩子都不光自己充值,而是給朋友們充值佔大部分,也有部分是同齡孩子教唆哄騙導致的而且大部分遊戲的設計都是針對成年人,例如抽獎機制,明明帶有賭博性質,大人都無法剋制何況兒童。

廠家不作為,對於中國的遊戲廠商真的是無話可說,可以說只要涉及遊戲領域的廠家全都是看中了這裡面的巨大蛋糕,他們會不知道未成年人亂充值的問題?我看不是,其實我很早就注意到這個問題了,其實只要設置面部識別系統就能把大部分孩子亂充值的難題解決掉,第二對於未成年孩子可以設置消費金額,超過範圍就人工電話審核,辦法很多,只是為了利益,根本不會有廠家跟自己做對。

好在現在國家也對未成年充值的問題採取了行動,包過驗證和限制金額等一系列措施,我相信通過社會大家們一起努力,一定能給孩子們創造個健康良好的遊戲環境,作為父母也應該多與孩子交流,引導孩子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孩子不懂事,大人應該懂事。


小李趣聊吧


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心情很沉重;

幾萬塊對普通家庭來說不是個小數目,有可能是幾年的存款又或是救命錢;出現這個問題有各方面的原因,最主要還是以下幾個方面:

1 家長方面的原因是最最重要:

現在的電子產品越來越普及,亂七八糟的遊戲更是充斥在各個角落,讓人很容易就沉迷下去;現在的小學生或者更小的小孩,有沒有玩過遊戲?我想99.99%的小孩都玩過。既然不可避免那我們家長就需要正確引導及教育; 

  第一:我們要控制及監督小孩玩遊戲的時間及遊戲類型;可以讓小孩玩些益智類遊戲,決不能讓小孩玩那種充滿暴力的遊戲;

  第二:我們要給小孩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讓小孩知道金錢的概念,賺錢的不易;

  第三:微信,支付寶,銀行卡等一定要設定支付密碼,決不能讓小孩知道;   

2 遊戲平臺:現在好多遊戲平臺沒有下限,各種誘惑玩家充錢;不論年紀大小都可以玩;而且不限時間;我認為身份驗證,防沉迷平臺是必需要落實的; 

3 小孩個人:不要認為小孩小就沒有一點責任;出現這種情況畢竟是非常非常少的,並不是每個小孩都會這樣亂花錢;7-12的小孩大多已經可以判斷這種情況是不對的,但因為種種原因而任性妄為。

遊戲作為一種娛樂項目,不可避免會一直存在下去,作為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為小孩樹立正確的遊戲觀念;不要再出現這種讓人心痛的局面。


大禹視野


對於“小學生拿家長手機充遊戲”這樣的新聞,An妮已經見怪不怪了!對於這個問題怎麼解決!相信很多人會認為是遊戲的原因,只要禁止遊戲就可以了!但是,這樣做只是治標不治本!


在疫情期間,An妮看到了這樣一個新聞:父母在隔離,8歲熊孩子玩遊戲刷爆信用卡!

孩子拿到手機後就下載遊戲,然後多次充值。他玩的是王者榮耀和貓和老鼠,其中王者榮耀充值了700多元,而貓和老鼠竟然充值12000多元!

當這位媽媽知道孩子花了這麼多錢後,也是直接崩潰大哭,一年的工資都沒了!當記者問到小朋友是怎麼知道支付密碼時?孩子表示:知道遊戲需要花錢的,支付時用的是媽媽的支付密碼!他說是和媽媽一起去超市時偷偷記住了密碼!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又會說遊戲害人,為什麼不把遊戲都禁了?對此,An妮想說:遊戲本身並沒有錯,它的本質是為了讓人們在遊戲得到放鬆。即使禁了遊戲,也會有其他的東西出來取代它!

其實遊戲的好處也很多,既能能帶來快樂、交到朋友、學到知識,甚至還能賺到錢!總的來說,不要沉迷遊戲就行,適度遊戲還是有助於身心健康的!


對於孩子犯錯,一定只要及時制止,要學會和孩子好好溝通。告訴孩子要懂得錢來之不易,還要告訴孩子手機的用途,它是用來聯繫和掙錢的,不是單單用來玩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