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通風是最好的消毒?

兒童運動指導師


針對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全社會都在倡導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聚會,這些預防措施是我們能夠階段性戰勝疫情的有力保障。很多預防方式的作用都容易理解,那麼多通風的作用是什麼呢?對預防疾病有啥益處呢?今天我就以新冠肺炎為例來分析一下。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得了解一下新冠肺炎的傳播特點,即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密切接觸、氣溶膠等方式在人與人之間傳播。通過下面的圖片,我們可以觀察到人在咳嗽、呼吸時體內氣流在空氣中傳播的情況,如果這個人是病毒攜帶者,就會造成局部空氣中病毒濃度增高。周邊的健康人群就可能會吸入病毒,造成感染。

通風即稀釋通風,它是對整個房間進行通風換氣。其原理是用一定量的清潔空氣進入房間,稀釋、帶走室內汙染物,使其濃度達到衛生規範的允許濃度,並將等量的室內空氣連同汙染物排到室外。特別是對於公共區域、電梯、公共交通工具等人員流動大且密集狹小區域,及時的通風換氣可以稀釋這些區域內的病毒,減少交叉感染的發生率。


麻大哈醫生




特殊時期,“開窗通風”非常有必要:

開窗通風,本身可以促進空氣的流通,從而就可以稀釋(降低)室內可能存在的病毒體積(數量),這樣做的根本目的是“降低病毒的傳染性”。

正因為如此,有人才把“開窗通風”譽為“最靠譜的消毒劑”;充分開窗通風,讓室內空氣多流動,這是阻斷新冠病毒等有害物質傳播的有效方法。

如何開窗更加合理?做好細節方能更安全:

  • “開窗方式”要全面:

開窗通風時,請您打開家中離得最遠的“兩扇窗戶” ,空氣對流,保證是有出有進的“穿堂風”,讓微風充滿整個房間,這才是“靠譜的通風”。

  • “通風時間”要達標:

通風,不應該存在“應付心理”,每天建議至少要通風三次,每次的通風時間不應該少於半個小時;將通風養成習慣,您的收穫才會更加“豐滿”。

  • 通風時,要做好自我保護: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並不喜歡“通風”,因為通風會將室內溫度變得較低。

所謂,為了防止自己因為開窗通風而傷風、感冒,請您根據溫度增添衣物,做好保暖工作。


  • 這些時間可以通風:

一般來說,更建議大家在上午8點—11點和下午13點—16點通風。這兩個時間段,空氣中大氣汙染物的含量更低,開窗通風會更加安全。

有幾個“節點”應該開窗痛風?

  • “晨起之後”要通風:

一夜休息,環境密閉,空氣自然會比較“汙濁”,空氣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比較多,氧氣相對稀薄,像皮屑、塵蟎等有害物質也會在空氣中漂浮(量不小),此時通風恰到好處。

  • 烹調時,通風很有必要:

做飯的過程中,大多數情況下一定會產生油煙,而油煙當中含有較多的有害物質。為了降低油煙的濃度(寒涼),建議大家在開油煙機的同時,也要打開窗戶,讓室內空氣充分對流。

  • 睡覺之前:

睡前半小時—一小時適當開窗通風,保證室內空氣對流,無疑可以增加空氣當中的氧氣,美化室內環境,同時還能促進睡眠。

  • 掃除的過程中要通風:

掃除的過程中,室內灰塵較多,此階段室內汙染物最多,包括細菌、塵蟎等物質;在這個特殊的時間段,請在戴上口罩的同時打開窗戶,降低室內有害物質的濃度,避免吸入細小有害物質。

面對病毒等有害物質,“開窗痛風”非常有必要。降低病毒濃度,美化室內環境,淨化室內空氣,您的生活會因此變得更加美好。


王思露營養師


風把小蟲子(病毒)吹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