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學習不好的學生會受到一些老師的偏見和不公平對待呢?

97085


這也是人之常情的事情,就像家裡有幾個孩子的父母一樣,難道他們的父母反而喜歡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嗎?顯然不會。連自己的父母都無法做到完全公平何況老師呢?何況有些學校老師的績效工資與教學質量掛鉤的,出現這種情況就更普遍了。

但我想絕大部分的老師還是公平的。哪個老師不希望自己的學生成績好,關健是你自己不要自暴自棄,一旦你的成績提高了,老師自然就會對你好了。

記得我讀初中時偏理科,語文尤其作文不好,老師拿著我寫的作文在課堂上念,引得臺下同學鬨堂大笑,彼時搞得我無地自容。事後一想,我的那些教理科的老師為什麼那麼喜歡我,因為我理科成績好嗎。於是暗下決心,利用課外時間大量閱讀課外書籍,經過一個學期努力,我的寫作有了不少提高,還受到這位語文老師的多次表楊。

所以,對於有這樣想法的同學,先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換個方位思考一下,老師對你有偏見,不公平,他(她)能得到什麼好處?謝謝。


湘南老羅


現在,我結合我的教育經歷,對你提出的這個問題談些看法:

一、教師僅僅因為學生的學習成績差而歧視學生的做法是不對的。這種教師應該是不懂得教育教學的教師。

醫生治病講究“對症下藥”,不問“病症”胡亂給病人下藥,後果那是可怕的。學生的學習成績存在差異教師要從學生自身的主客觀因素和外部環境等方面分析其原因。教師簡單地因為學生成績差就歧視學生,這對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極為不利。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不同學情,合理對待,正確引導,讓自己的學生健康成長。

1、由於學生自身的客觀因素,諸如先天智力、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造成學生的學習成績有差距。教師就要特別有包容心,充分理解這些學生,“因材施教”,讓他們的成績逐漸有所提高。

2、學生因為自己的學習方法不對,基礎知識不紮實,造成學習成績不好,教師就應當耐心地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尋找好的方法,進行個別輔導,扶助學生跟上教學進度,提高學習成績。

3、那種思想上有偏差,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問題學生。教師有批評教育他們的責任,甚至採取必要的合法的懲戒措施,督促他們“迷途知返”,珍惜大好時光,努力學習。

4、學生自身以外的因素,諸如家庭貧困、天災人禍等,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影響。這時,教師要有愛心,要給學生溫暖,積極協助學生爭取受教育的權利。

二、教師僅僅看到學生的成績低,看不到學生的進步從而歧視學生的做法極不明智。這種教師缺乏智慧沒有教育眼光。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師要有發展的眼光從事教育,正確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能簡單地以學生成績的高低論英雄,要看到學生的每一次進步。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在前面跑的自行車,被後面的摩托車超越,拋在後面,原因就是摩托車比自行車速度快。譬如原來只有十幾分通過努力上升到五十幾分的學生,比起那些從六十幾分上升到七十幾分,或者從九十幾分下降到七十幾分的學生,雖然成績低,沒及格,但進步快。教師更應該表揚進步快的,而不是成績高的,因為這些部分學生更有潛力些。所以,作為一個教育者,要有智慧,不能僅僅因為學生成績暫時差點,就去歧視學生。教師要肯定學生的每一次進步,讓學生樹立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揚起理想的風帆。

三、因為學生成績差而歧視學生的“唯分數論”的教師不是好教師。這種教師的教育思想存在嚴重偏差。

教育應該培養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學生,切實提高國民素質。那些存在“唯分數論”思想的教師,片面追求學生的升學率,極端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僅以“分數”為標尺衡量學生,歧視學習成績差的學生。這無形之中在誤導學生,讓學生成為分數的奴隸。萬般皆下品,唯有“分數”高。學生只要成績好,什麼都不重要,甚至可以去違法犯罪。“一美遮百醜”,學生成績好,就是教師的“寵兒”,“花朵”。成績差的學生,在教師心目中什麼都不是,甚至被貶為“垃圾”。這種教師對教育有“私心”,看重幾個成績好的學生給他撐起的虛榮“門面”,以及帶來的相關利益。這樣的教師不是在培養學生的素質,而是在毒害學生的靈魂。這種教學態度,表面上看起來是非常敬業忠於教育的,其實它對教育的褻瀆更隱敝,破壞性更大,必須警惕。教師僅僅以分數高低來決定自己對學生的好惡,歧視那些成績暫時差點的學生的做法。哪能真正教好學生,提高國民素質?哪能算一個合格教師?

以上這些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敬請大家討論交流。


山村與讀書


學生方面的原因:1,學生學習不好,有的喪失了學習好的信心,極少數的學生不思進取。2,對學習不好的科目越不用功,畏難發愁。3,不敬畏學習不好的學科的老師。4,對學習不好的學科的老師也不親切。親其師,信其道。

老師的原因:1,老師因迫於考評的壓力,把一部分精力用在學習不好的學生身上,成績提高太慢,不如抓好好學生的學習。2,老師應敷太多的檢查,精力有限。3,學習不好的學生往往問題較多,老師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中上游學生身上,對學習不好的少數,常常忽視。

家長的原因:1,不會教育孩子,常常打罵學習不好的學生,學生逆反心理產生。2,與學習最好的學生比較,引發學生的煩感。3,不能與老師有效溝通,共同教育好學生。4,有些家長破罐子破摔,放棄努力

學校方面:1,有些學校評價方式方法欠妥,如有的學校評價老師的成績,採用去尾法,去掉一個或幾個成績最差的學生。造成學生不學,老師不管的局面。2,有些學校沒有營造好教育教學的環境。缺乏有效的轉化學困生的措施,和真正的落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