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母親接來城裡長住,住了一個多月堅持要回農村老家,該怎麼辦?

雲飛維維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接母親到城裡長住是為了孝順,又方便照顧母親,但是“孝”的意義有時就是順從,順從她的想法,尊重她的做法。她想回農村老家有她自己的考量:

  1. 老人和年輕人生活方式、習慣不同。年輕人喜歡晚睡,喜歡隨心所欲;老人喜歡早睡早起,做事認真古板,飲食上也各有不同,所以相處起來很難和諧。不論是你遷就她,還是她忍耐你,都會讓她不舒服。
  2. 沒有相識的朋友,容易孤單。老人在農村生活慣了,有很多的街坊鄰居相談甚歡,無拘無束的。而城裡對她來說是那麼的陌生,環境人員的生疏,讓她產生無依無靠的感覺。
  3. 城市花費大,不願增加你的負擔。對於在農村生活慣了的老人,面對城市的高消費,在心裡上是很難接受的。也許對你來說沒什麼,但在她的眼裡,多了她一個人就會讓你多承擔一份辛苦,她會心疼。


所以無論她出於哪種原因不想待在城裡,你都應該去尊重她,偶爾小住對她來說是欣喜,時間長了可能就是煩惱了。做兒女的想要關心孝順父母,就應該多瞭解他們的想法,而不是自己一廂情願的認為那是好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解決你的煩惱。


華眉


感謝提問:我覺得你很孝順,知道母親在農村老家很辛苦,把她老人家接到城市來享福,可是她老人家在農村住了那麼多年已經習慣了,在城市裡住著真的很不方便,她們習慣了田裡地裡的忙活著,這樣日子過得充實,如果你真的孝順多回去看看她們就可以了,陪她們說說話,聽她們說說你小時候的事,年紀大了總愛回憶過去的事,不要嫌棄她們嘮叨。

小公主認為每個的生活方式不同,不要強求,不要勉強,多順著她們點,祝天下父母都老有所依,幸福安康。




77的小公主


把老媽接到城裡來住了一段時間,老人非得要回自己的老家去。這是老人喜歡那裡的生活,所以老人的要求你必須要答應他,要不老人會待出自己的抑鬱,待出自己的毛病來的作為兒女的。應該最孝順的舉動就是讓母親喜歡怎麼做就去怎麼做了。

我父親母親就是我花錢給他們買了樓,讓他們住進了樓房。可是父母們堅持不把那個平房賣掉,所以說兩個老人沒事兒的時候還總是去平房裡住。我媽媽說跟老鄰居們見見面,一天馬上輕輕鬆鬆就過去了。住在樓裡天天是趴著窗戶看太陽昇起落下簡直十分單調枯燥。後來母親在我買的樓房裡住了一段時間,又在自己的平房在住一段時間,慢慢的到了冬天,老媽才發現樓的好處。我們東北供熱好,每天室內的溫度如春天一樣,所以老媽老爸冬天的時候還是願意住樓。因此我說作為孝順的兒女就盼著父母們生活好心情好。因此隨他們選擇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