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在外多年,重病後想落葉歸根,想在弟弟家去世,弟弟怎麼辦?

小開心糙漢子


我認為這事應該有三分三解。

第一,從產權上說,如果是明確了產權是屬於弟弟,從法理上說,弟弟完全有權拒絕。

第二,從手足親情上說,人老了都想落葉歸根,死後歸葬老林,如果斷然拒絕,似乎有點不近親情,斷了兄弟情分。

所以這就要看兄弟倆平日處的如何了。如果父母雖早已去世,但弟兄倆一直親如一家,來往頻繁,且自古說長兄如父,在外的遊子想魂歸故里,講情分,拒絕他的最後心願,作為兄弟,似有點不近親情。

其實如果是老家老房,且父母都是在此駕鶴西返,多個兄長又何妨?哪個老家、老房沒死過人?哥哥回來後,肯定不能安置在弟弟的主房,可置一偏房處安歇,待嚥氣後在此送殯也就是了。

其實老李倒可給你出個兩全之策,把哥哥接回老家,但一看行將就木,便撥打120讓救護車接去醫院,一方面搶救一下盡一盡最後的心意,另方面就可避免死在家裡而致心裡硌應,豈不更好?

當然這是你的家事,最後主意還須題主自已拿。


嶧縣西門裡老李


看到很多人都慷弟弟之慨。都說弟弟應該接納哥哥。首先人都要有為別人考慮的心思,弟弟有自己的家人,有大有小,都和哥哥不親,忽然間要來一個生重病的老人要住過來等死,弟弟家人怎麼辦?孩子害怕不害怕?弟媳彆扭不彆扭?弟弟的子女生活會受到多大的影響?哥哥重病,一個人可以生活嗎?要人照顧吧,一堆人忽然來了住在弟弟家裡,弟弟家裡還有正常的生活秩序嗎?

哥哥這個要求看似有情,實際無情,給弟弟添了很多麻煩,也完全沒有替弟弟一家人考慮。

弟弟可以幫哥哥打聽附近的空置房子租住。歸鄉之心也解了,兄弟之情也盡了。


古琴與心理諮詢楊老師


中國人有落葉歸根的傳統文化,並且影響深遠。古代的為官之人,不管在外漂泊多少年,到了風蝕殘年也會主動向皇帝老爺請示告老還鄉,目的只有一個,為了落葉歸根。

現代人,隨著文明意識的提高,也就淡化了個人百年之後的身後事。類似於題主所提出的問題,既特殊、又一般,還可以說這應該不是一個大的問題。

哥哥在外漂泊多年,到了人生的暮年,產生落葉歸根的想法是很正常的。作為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不能有過多的想法,更不應該拒絕,原因是父母和先人先祖們的祖塋都在故鄉。人活著的時候,可能陪伴家人的時間並不是很多。一旦到了晚年,就會想起故鄉的一草一木,往來人情。哥哥身故後想埋在父母身旁,也是另一種盡孝的方式。

這種例子最著名的就是叱吒風雲的許世友將軍。許將軍文化水平不高,一生南征北戰。臨到暮年,還指揮了七十年代末的邊境自衛反擊作戰。將軍生前說得好:活著為國盡忠,死後為母盡孝。所以就有了鄧小平的特批,魂歸故里。

人,可以考慮個人的感受。但也不能僅僅為了自己而不顧親情。況且作為弟弟的還住著老宅子,沒有理由拒絕哥哥的要求。

至於如何向晚輩人交待?根據民俗,讓個人的家族裡德高望重的長者向Te們解釋,還有就是讓哥哥家的孩子們出點血,只要有錢,擺平這件事情估計問題不大。(2020/04/0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