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人生之;何必依旧是少年

   到了尘满面,鬓如霜的年纪,诚惶诚恐之际,又被一句话再次击中软肋,正要本能地抵抗,踌躇间觉得无力与无助,几欲涕然泪下。那句话就是;“归来仍是少年”。毫无疑问,此处“少年”并非单指年纪。

   在记忆里,这句话最早是听林清玄说的。那时年纪尚可,心智更是年轻,虽然过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时节,因心性肤浅,也并不理解其中深味。高唱“归来却空空的行囊”时,也权当大喘气了。而今看到网络上流行这句话,虽目不忍视,心中却躲闪不开,满满的五味杂陈。忽然就记起了林清玄的原话;“愿你,归来仍是少年”。文字中不可遮掩的悲凉辛酸和无可奈何溢于言表,明显若此,何为这么多年才品味到?相信林清玄的心彼时已经不再年少,历尽沧桑后,就像路人望着快乐王子的塑像发出了“真高兴世界上还有这么快乐的人”的感慨。

   子曰孙云早就““一针见血””;矫情的文人总是看透世间的悲凉却憧憬人生的美好,然后就用最煽情的话来撩白人,尤其是那些惯于写诗和散文的人。林清玄的言外之意不过是;“阅历人间,我的心境已不再是少年,你逃脱得了吗?”

    曾经年少爱追梦,每个人都曾像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幻想自己是一艘扬帆远航的小船,风波里闯荡才显英雄本色,以为这便是有雄心壮志了,殊不知这不过是基因在青春期特有的躁动,生命在旺盛时本能的驱使。至于出行时带着什么,途中间遭遇什么,归来时背负什么,所得所失,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归来时仍是少年?少年壮志的意气风发还是少不经事的单纯清朗?这个绝对不可能了,不管什么样的心态或心智,都不可能了。然而,人心就是这样的不可捉摸;不管初心为何,结果怎样,都会为青春逝去,单纯不再而懊悔,似乎这纷繁的尘世污染了自己的心,使自己不再有年少时简单而纯洁的快乐。这种后悔几乎侵噬着所有归来人的心。此时此境,就如瓜熟蒂落,没有归途,唯剩末路。没有了颜色,温度,能量的外在,却更多了无奈,漠然,敬畏的内涵。就像熟透的果实,脱离了生涩,却也趋近腐化。

    不过,世界上只有顽石经历风吹雨打仍然冥顽不化,而人是有灵性的,肉体的能量也是有时限的。但愿人长久,却此事古难全。

    走出去,不再年少就有经历,有经历就必定有后悔,因后悔而惭愧,愤懑,不平,不甘。这在人类情感中绝对是最难以名状的难受,但,这也绝对是人类最深沉,最厚重,最悲壮的情感体验。想一下,有什么强烈的情感,任何一种,不是有感情能力的人不想体验的呢?腐化的是果实,留下的种籽。

    苏子瞻恐怕是史上最恃才傲物却又颠破流离的明白人了,差不多整整一千年前,他就这样说;“万里归来颜愈少,,,此心安处是吾乡 ”。子曰孙云崇拜的人就是厉害。人好在嘴上,不仅会吃,更会说,说得多好。阻碍也好,顺遂也好,好在没有一去不复返,毕竟归来了,而且,尚有安心之处。

    天空中没有时间翅膀的痕迹,而岁月已然掠过。曾经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少年,出走,带着梦想和懵懂,归来,带着沧桑兼磨砺。

    无奈却豁达地归来,没错,是归来,只要归来,天若有情天亦老,何必依旧是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