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的一生雖然不長,但卻活出了屬於她的個性和色彩

“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

我們對於三毛的很多初印象都來自於這句很有名的句子。可能自古紅顏多薄命,49歲的三毛被人發現自殺死在了醫院廁所。在這短短的半生中,她活出了自己的個性和色彩。

三毛的一生雖然不長,但卻活出了屬於她的個性和色彩

孤獨的靈魂

三毛1943年出生於重慶, 1948年隨父母遷居臺灣。1967年赴西班牙留學,後去德國、美國等。擁有極高天賦的她小學五年級就讀完了生澀的紅樓夢,初一的她已經讀完了市面上所有的名著。但天才可能都是註定孤獨的。

三毛的一生雖然不長,但卻活出了屬於她的個性和色彩

三毛並不善於與人交往。在學校的她不僅受到同學們的冷眼、嘲笑,還受到老師的質疑和嘲諷。在這樣的環境下她患上了自閉症。在這個聰慧而特別的女孩眼裡,也許是文學的世界始終與現實充滿了衝突,13歲的她選擇了休學,回到家裡,更好的學會了解自己和這個世界。

不浪漫情史

在患上自閉症後,父母始終是疼惜自己的小女兒,為了讓女兒不再沉溺在自我的世界無法走出,他們為她請了鋼琴老師、繪畫老師,可是三毛都無法從中感到快樂。也正因為這些選擇,她遇到了人生初戀—顧福生。

三毛的一生雖然不長,但卻活出了屬於她的個性和色彩

對於顧福生,除了學習作畫,可以說他是打開了三毛心門的第一人,也是第一個讓三毛敢於面對現實,把她引入人群的人。這樣一個溫柔儒雅的男子怎能讓人不愛。可惜後來顧福生為了追求藝術的進步,選擇離開臺灣定居巴黎。

馬德里六年之約

在離開顧福生以後,三毛好像就成長為一個勇敢,不再害怕的大姑娘,也為她之後灑脫的性格打下了基礎。在後來她去了許多地方靜修學業,其中有美國、德國和西班牙。在西班牙的馬德里遇到了人生摯愛—荷西。

三毛的一生雖然不長,但卻活出了屬於她的個性和色彩

關於這段浪漫的愛情,三毛在第一次見到荷西時就想到如果有一天可以做為他的妻子,在虛榮心上,也該是一種滿足了。也許是緣分所定,這個小男孩在她經歷了第一段失敗的婚姻後,六年之約後又出現在了她的眼前。

撒哈拉—生命之重

三毛第一個選擇流浪的地方就是撒哈拉,在與荷西重逢後,原本準備出發去愛琴海的他,還是與三毛一起踏上去撒哈拉旅途。他們在那兒結了婚,之後便定居在了那兒。對於她來說,撒哈拉不僅是冒險也是信仰,這也許是一樣東西。三毛的一生雖然不長,但卻活出了屬於她的個性和色彩

我們在《撒哈拉沙漠的故事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她與荷西在生活柴米油鹽的真實,也是三毛作為一個女性成長的堅毅。在經歷了真麼多磨難之後,三毛還是沒有得到生命的垂憐,摯愛荷西遇難去世,三毛的心還是沒有了定所,她答應父母不自殺,振作起來。

三毛的一生雖然不長,但卻活出了屬於她的個性和色彩

最後這個任務還是沒有完成。但三毛始終是三毛,特立獨行的三毛還是選擇了她最獨特的方式。

你們喜歡的三毛是什麼樣子的?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