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箏的人》,用一生完成一場自我救贖

如果你是哈桑,你會原諒阿米爾嗎?作為一個第三視角的局外人,從書本的後半部分,我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隨著劇情的發展,我由此而產生的情緒也在不斷的變化著。

《追風箏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全書圍繞風箏與阿富汗的兩個少年之間展開,一個富家少年與家中僕人關於風箏的故事,關於人性的背叛與救贖。

《追風箏的人》,用一生完成一場自我救贖

在書中的一開始,我是極度討厭阿米爾的。哈桑是阿米爾的玩伴,他是一個忠實,正直,一心只為阿米爾少爺著想的人。他是一個傑出的風箏追逐者,但是他從不在乎這些虛名,他在乎的只有他的阿米爾,他的朋友,他的少爺。每一次阿米爾受到欺負,他都會義無反顧的站出來,頂著巨大的壓力,替他的朋友戰鬥。

世界上最讓人難過的事情莫過於,你的真心全都付之東流。你視若珍寶的朋友,心裡想的卻是怎麼擺脫你。哈桑和阿米爾就是這樣。哈桑一直陪在阿米爾身邊,可是阿米爾一直從心底嫌棄著哈桑。這樣的隱藏,終於在一次轉折中爆發。

《追風箏的人》,用一生完成一場自我救贖

在一次風箏比賽中,阿米爾為了贏得爸爸的好感想要奪得冠軍,為了滿足夥伴的心願。哈桑則保證去追到第二名的風箏以證明阿米爾的戰績。哈桑雖然搶到了風箏,卻在歸途中被阿塞夫等人截住,阿塞夫要哈桑把風箏給他,但哈桑不肯,於是他侮辱了哈桑。這一切被阿米爾親眼看到,但是他卻因為怯懦並沒有挺身而出,甚至想要裝作對這一切毫不知請。

這次事件之後,哈桑對阿米爾一如往常。可是阿米爾不僅沒有道歉或是出聲安慰,反而變本加厲地想要把哈桑趕出家門。

為了趕走哈桑,阿米爾在自己的生日上誣賴阿桑偷了東西,知曉自己夥伴的心意,哈桑認下了栽贓,阿里和哈桑不顧爸爸的反對搬到了哈扎拉族聚居的哈扎拉賈特山區。

《追風箏的人》,用一生完成一場自我救贖

看到這裡的我,心裡對阿米爾厭惡到了極點。

再後來,阿富汗爆發戰爭,阿米爾一家被迫出走美國。拉辛汗請求哈桑夫婦回來照看阿米爾他們的老宅,並因此遭到塔利班的殺戮。哈桑的孩子淪為孤兒並經受著塔利班的摧殘。拉辛汗在臨去世前,找到了阿米爾,告訴了他哈桑和老宅的近況。

《追風箏的人》,用一生完成一場自我救贖

在拉辛汗口中的故事,我知道了哈桑以及死去。看到這裡時,我幾乎泣不成聲,心疼哈桑的遭遇,又為他的忠誠和堅守而感動。

《追風箏的人》,用一生完成一場自我救贖

“哪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這是拉辛汗最後的告誡和指引。這個牽引,終於讓阿米爾認清了自己的心。他最終戰勝了懦弱的自己。為了哈桑,也為了彌補自己之前犯下的出,阿米爾冒著生命危險回到被塔利班佔領的喀布爾去解救哈桑的兒子,將他帶回美國,收為養子。

這是他在成長的生命歷程中,第一次主動採取行動來挽救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他決定向哈桑當年忠於自己一樣,關愛哈桑的兒子,完成了靈魂的救贖。

《追風箏的人》,用一生完成一場自我救贖

“為你,千千萬萬遍”。這是哈桑想要告訴阿米爾的話,也是他一直做到的事情。我想,如果是哈桑的話,他早就原諒阿米爾了吧。

那麼大家呢?有沒有原諒阿米爾?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