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保險公司理賠了那麼多人,還有人說保險公司騙人?

yezhi


我先來談談商業保險,商業保險先來談談重疾險,其實買重疾險就和賭博一樣,生了大病就賺了否則一定是保險公司得利,因為大病險都要交10年20年30年,直到終身身故才能領回來,如果中途退保那就損失慘重,附加小病險是交一年管一年如果沒住院也是白交了,就算住院報的那一點也是等自己每年交的,而且只能保到60歲。人到老了才會經常生病才需要,可是保險公司才不會做賠本的買賣,而且到了45歲以後保費奇高而且稍微有點小毛病保險合同就終止,五六十歲更別提了,總之,如果買了保險生了大病就賺了否則沒意思。保險其實說白了就是跟互助金一樣,。畢竟買保險的人多,生病賠付的人少之又少。我買保險的經歷分享一下,真的沒啥意思。


炎曉168


為什麼保險公司理賠了那麼多人,還有人說保險公司騙人?

的確是這樣。一方面,保險的確理賠了很多,但是說保險公司騙人的也很多。

另一方面,保險的確是好東西,但是保險的確在很多人眼睛裡,至少印象很差。

1、我本人就被保險公司的熟人騙過兩次,就是保險公司所謂的“分紅型保險”,當初說的是,買這種保險,收益比存款高很多,又多了一份保障,另外還有可觀的分紅,結果到期了,所謂收益只有同期存款利息的二分之一,其餘的一概沒有,找經辦熟人電話拉黑,找領導答覆以書面合同為準(實際上合同我壓根沒見過),最後一怒之下投訴媒體,才勉強挽回一部分損失。不信的話,搜索一下“存單變保單”,大概有780萬個搜索結果,可見被騙的絕不是一個兩個。

2、保險所謂騙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保險公司的(一線)從業人員素質差。保險公司的一線業務人員更換很頻繁,有的一張保單,從投保到結束,要更換多個人員管理。這些人,其實他們自己連保單的內容都一知半解,為了業績(他們的收益和業績掛鉤),當然去使出忽悠大法,一言以蔽之是買保險的時候無所不賠,但是真正到了理賠的時候,除了這不賠就是那不賠,其實這個不能算保險本身的毛病,很多員工都是從賣菜大媽中招來的,要求他們精通保險實在是有點苛求。

3、保險騙人,有很多情況屬於雙方對同一個事情的不同定義,或者保險公司自己制定了一些規避責任的專用術語。例如某甲買了一份大病保險,結果遇到大病,花了十幾萬被拒賠。拒賠的理由是,他住院透析89天,而保險公司的合同文本規定,住院滿90天才算是“大病”,為什麼要滿90天才算大病?89天的病和90天的大病,區別在哪裡?當初你要是明確告訴人家必須滿90天才賠,絕不會出現89天就出院的問題。再舉一個例子,某乙購買了一份大病險,當初承諾是確診癌症理賠五萬元。結果當事人確診得了癌症,已經沒有手術機會,理賠的時候被拒賠,拒賠的理由是,必須住院治療才能理賠。這種問題很多,保險公司認為說他們“騙”不對,但是除了“騙”這個字眼,很難找到一個更準確的描述。

其實保險公司的服務不規範,受害的未必僅僅是客戶一方。期待著保險公司的服務更規範一些,也許到那時候,就沒人說保險公司“騙”人了。


淮北日月升


保險公司主要是推諉扯皮,能不賠就不賠,能拒絕就拒絕,就是和你耗,最後叫你筋疲力盡,自動放棄,關鍵是他能耗的起,咱們耗不起啊!咱們需要錢,時間久了,想想算了,還是去借錢吧!很多這樣的情況。

保險是赤裸裸的騙子,他們開會講課不允許拍照,他們說如果傳出去就沒法活了,所以他們講的都是騙人的,真實的一個也沒有,全是糊弄人的,我們常說一人幹保險,全家不要臉,這是對保險的最好詮釋。

在巨大利潤下保險人員根本不計較臉面,素不相識,聽說人家添孩子了,買東西,送小孩衣服,很多時候弄得心裡不舒服,憑什麼呢?大家可是素不相識啊!就是這麼沒有尊嚴。

凡是賠錢的基本都是不在世的人,一般不死不賠錢,只有去世了才能理賠,保險賠錢是很難的,他們有很多辦法,反正我們對條款也沒有仔細看,關鍵是怎麼看呢?字小的難受,根本也看不明白,很多東西咱們解釋不清楚,我們全指望他們解釋。

保險公司原本就是騙人的,就是買空賣空,錢都是客戶的,最後儲戶買張,老百姓買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