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成績有高低?怎麼教育孩子呢?

鍾勇180607335


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不同,認知不同,有的對學習有興趣,有的沒興趣,學習的興趣也需要培養。

其實教育孩子是需要用心陪伴和正確引導的。現在的大人工作都比較忙,有時間想休息下,這時候孩子一會媽媽這個,一會爸爸那個,導致大人有些煩躁,這都能理解。其實孩子只是希望引起你的主意,想讓你和他一起參與一項活動,這個活動可以是遊戲,可以是家務,也可以是任何事情,所以大人也要理解孩子。如果大人真的很忙可以一週抽個半天時間和孩子互動,什麼活動都可以。

孩子還小,很多事情分不清對和錯,也不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這個時候需要大人正確的引導很重要,不要一味的指責孩子。孩子做錯了事情,告訴孩子下次遇到這種事情應該怎麼做,這需要幾個回合,孩子不可能一遍就會記住,大人在教育這方面要有些耐心!對於孩子做了正確的事情,要及時的表揚,表揚對於一個孩子很重要,孩子會更容易記住被表揚的做法,所以請大人多表揚孩子,孩子會成長的更快,更有自覺性,養成好習慣!

關於成績這一塊,其實大人要先做好榜樣,孩子在學習的時候,你不要一直看電視或玩手機,可以在孩子旁邊看書,寫東西都行,讓孩子有學習的環境,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興趣,從大人自己做起,做個好榜樣!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給我留言,我會及時回答[呲牙]


譜生教育


為什麼孩子成績有高低?

一個班幾十個學生,同樣的時間、同一個老師教學,為什麼有的孩子學習起來很輕鬆,成績也好,有的孩子學習起來很吃力,成績也不理想呢?

決定孩子成績好壞的條件,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如記憶力、注意力、觀察力、思維能力、想象力等,就是人們平時說的“智商”。智商越高,學習成績就越好。

個人認為,其中記憶力和思維力在學習中所起作用最大。試想,如果一個孩子學什麼都能快速記住,甚至過目不忘,這孩子學習起來那是太輕鬆了!因為不管哪門學科的學習,最基礎的知識都是以記憶為前提的。思維力在學習中也很重要。就算是最基礎的知識,也應該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更不用說稍微有難度的知識了。這裡的“理解”過程,靠的就是思維能力。思維能力越強,對知識的理解越透徹、深入、全面,這就為“成績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不管家長們承不承認,每個孩子的智商肯定是不同的。智商高的孩子學習起來就很輕鬆,智商一般或者低的孩子,學習起來就吃力一些。

這裡不是說智商高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績,智商一般的孩子就沒救了,因為,決定孩子學習成績好壞還有另外一個因素,即非智力因素,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情商”。它包括興趣、情感、性格、意志、道德和態度等多個方面。

其中,在學習方面影響最大的是興趣和意志。如果一個孩子對學習領域的事物感興趣,那他一定會心甘情願用更多的時間、花更多的精力去實踐它。比如玩手機、電腦等,哪個孩子需要人督促了?都是千方百計想多玩一會兒。意志力強的孩子,為了達到目的,能想方設法克服各種困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這在學習上就表現為刻苦、勤奮,這樣的孩子何愁學習成績不好呢?

如果一個孩子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各方面都不錯,那他學習成績一定頂好!如果僅僅是智力很好,而非智力因素欠缺,是很難取得好成績的,有的甚至把好智商用在了調皮搗蛋上,成為家長、老師頭疼的對象。如果智力不是頂好,可是非智力因素給力,這樣的孩子也能取得不錯的成績,至於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都欠缺的孩子,那就得家長括興趣、情感、意志、性格、道德、思想和態度等方面的心理活動和老師多加呵護了。

對不同類型的孩子,該怎麼教育呢?

智商、情商都很高的孩子,是家長、老師最省心的,只要稍加引導就行,就是人們常說的“響鼓不用重錘”,基本不用嚴格管束,就能一路高歌,成為真正的“學霸”。

智商高、情商低的孩子,這就得家長、老師多費心了。如果家長從孩子小的時候就加以糾正,是能夠扭轉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的就是孩子的非智力因素要從小開始培養。即使小學階段孩子憑“小聰明”勉強過得去,到了初中就得徹底改變了,否則,初中一晃而過,連高中都不能上,就基本沒下文了。這樣的孩子,他們有的是精力,就是不願用在學習上,家長和老師不妨對他們嚴厲些,當然要注意方法,免得孩子反感甚至叛逆。

智商一般,可情商高的孩子,也是不會讓人多操心的。他們一般學習自覺性強,在困難面前堅韌不拔,有恆心有毅力,學習成績一般不錯。家長和老師要做的是指導孩子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讓孩子少走彎路。

智商一般,情商也一般的孩子,家長和老師也比較省心,因為他們知道學習,一般也能按時完成學習任務,只是效果不太好。這部分學生是家長、老師“糾差”的對象:指導學習方法,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這些工作做好了,他們還是有一定潛力的。不過,對他們期望不要太高,否則會產生嚴重的失落感。順其自然就好。

對智商低情商也低的孩子(家長朋友不要不承認,要正視),家長和老師就要多包容了。這部分孩子,就不要在學習上太強求,能學多少學多少

。作為家長,主要培養他們的生活能力,讓他們長大後能正常生活,如果能有一技之長那是最好。作為老師,主要在管理好孩子的安全和做好孩子思想教育方面的下功夫,讓孩子能正常成長。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朋友們對這個問題怎麼看呢?


天藍藍zuo


為什麼孩子的成績有高低呢?現代教育學表明,孩子的學習成績受遺傳、環境和教育三個方面的因素影響。

先說遺傳。現代分子遺傳學和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遺傳因素的特點決定著人的神經系統、酶系統和生物化學變化的特點,而這些特點又決定著大腦皮層分析與綜合的特點,進而制約著個體心理活動的進行和發展。因此可以說遺傳因素對於孩子的學習和能力提供了發展的可能性。這就是學霸們為什麼看上去學習並不努力而成績很好,而有的學生學習很刻苦但成績平平的重要原因。

再說環境。俗話說得好“環境造就人”,環境能影響人,可以薰陶人,也能潛移默化地改變一個人,它能從多個側面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和發展,並支配著孩子思想道德行為。良好的環境能成就一個人,而不良的環境也將會給一個人的成長帶來負面作用,當然這裡的環境既指家庭環境、也指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孟母三遷’’的故事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所以,我們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就要注意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讓環境感染著孩子、教育著孩子,無言勝於有言,潛移默化中孩子就會受到教育。

最後再說說教育。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著名心理專家郝濱老師曾說過:“家庭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孩子上了小學、中學後,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作為家長,應在各個方面為孩子做出榜樣,並提供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學校是孩子學習的主要場所。一所學校的辦學條件、師資力量以及校風、教風、學風對孩子的學習起著關鍵作用,因此現在社會上流行擇校熱,不無道理。

天道酬勤。勤能補拙。遺傳不是決定因素,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只是客觀因素,而孩子才是學習的主體,孩子的主觀能動性才是決定學習成績高低的關鍵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