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內的情種,馬背上的帝王,小記唐代宗李豫

生活不易

公元675年,被頭疼和武則天折騰的身心俱疲的唐高宗李治,決定去洛陽度個假、散散心。到了洛陽,李治在享用完“牡丹燕菜”、“海米升百彩”、“金猴探海”等24道“洛陽水席”之後,心滿意足。因為心情一放鬆,吃得有點飽,於是準備出去溜溜彎彎,消化消化食。在登高望遠,欣賞了洛水兩岸的風景後,李治做了一個奢侈的決定,要大臣在此地修建一座宮殿。

李治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武才人:呵呵),平時也沒有什麼鋪張浪費的行為(和晚年的李世民比)。所以雖然這個選址和傳統不符(帝王的居所因為比較奢華,所以要建在高高的宮牆之內,防止老百姓看了心裡不平衡,而李治選的位置是在宮牆之外。參考《唐會要.卷三十》,並非駱駝杜撰)但是體貼的大臣還是縱容了他一次。於是在皇宮的西南角,建起了一座名為上陽宮的宮殿。

皇宮內的情種,馬背上的帝王,小記唐代宗李豫


又過了五十多年後,在這個宮殿裡誕生了一個男嬰,他的名字叫李俶(後改名李豫),他的母親吳氏,是他爺爺李隆基,隨手賞賜給他父親李亨的宮女,李隆基此時是大唐集團的一把手,而他的父親李亨時任忠王,太子李瑛則是法定繼承人。如果沒有後續的意外,李俶會隨著父親去世,在集團一把手的關愛下,一步步繼承王位,然後成為一個混吃等死的富貴王爺。

不過他的美好未來,隨著李瑛的死而化為青煙,消失於永恆。李瑛留下的坑,必須要有一個人來填上。本來正在縱橫四野,和契丹人玩得正開心的李亨就被提溜了回來,然後被扔到了坑裡。此時的李亨,左邊站著奸相李林甫,右邊站著楊貴妃的表兄楊國忠,上面還頂著李隆基和楊玉環老兩口,站不能站,蹲不能蹲,就像是過年買了老式車的站票 。夾縫求生的李亨,用兩次離婚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又隨著一場安史之亂,找到了自己的雅座。

皇宮內的情種,馬背上的帝王,小記唐代宗李豫


然而不過還沒等他把氣喘勻,同甘共苦的張皇后,就開始後宮干政,而陪伴自己大半輩子的宦官李輔國,也開始在外弄權。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李亨被自己的妻女毒死在了寢宮,而黃雀在後的李輔國則為李亨復了仇,並把李豫扶上了皇位。此時的李豫已經35歲,作為在權力交鋒最激烈的地方長大的男人,他見過了太多的陰謀詭計,也親身經歷了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他知道自己的父親如何得不易,也明白自己的未來,也許並不可期,但是他並沒有選擇的餘地,就像他的愛情。

一生所愛

作為皇室成員,李豫的婚姻和其他人一樣,只是維繫利益的一根紐帶。他的原配是崔妃,崔妃的父親是博陵豪門崔氏家族的後裔,母親是是李隆基寵妃楊玉環的姐姐。集所有公主病於一身的崔妃,和李適毫無感情可言。李適一生真愛過兩個女人,一個是沈珍珠,現在熱播的電視劇《大唐榮耀》女一號就是她。

皇宮內的情種,馬背上的帝王,小記唐代宗李豫


安史之亂爆發,崔妃憑藉家族的權勢,登上了末班車,而沈珍珠卻因為家境一般(相對而言),只能自求多福。後來李豫任天下兵馬大元帥時,曾在洛陽發現了她,不過因為還要平叛,所以讓沈珍珠呆在了洛陽,李豫不會想到,這次之後兩人竟成了永別,後來李豫登基後多次尋找未果,他倆愛情的結晶,唐德宗繼位後,也沒有找回自己的母親。

皇宮內的情種,馬背上的帝王,小記唐代宗李豫


另一個讓李豫難以忘懷的女人,是貞懿皇后獨孤氏,獨孤氏的祖先也姓李,而且和建立大唐的李氏同為關隴李氏之後,獨孤這個姓氏,是隋朝時御賜的姓氏。李豫對她的愛要比沈珍珠還要多上三分,據說她死之後,李豫把她的屍體留在了宮中三年,後被朝臣逼迫,才不得不安排下葬。因為愛人的離去,李豫終其一生未立皇后。沈珍珠和獨孤氏的皇后名號,都是後來追封的。

亂世帝王

李豫自從父親在靈武登基,他就以天下兵馬大元帥之職,四方平定叛亂。安史之亂的原因,可以追溯到武則天時期。武則天是一個政治上可以打90分,但軍事上只能打60分的帝王,她在世時,唐朝的疆域大幅縮減,導致唐朝國力,邊防整體的衰退。所以到李隆基執政,安史之亂爆發,大唐已經虛弱不堪。

皇宮內的情種,馬背上的帝王,小記唐代宗李豫


所以當時大唐的中央,已經無力應付巨大的軍事開支,因此安史之亂雖然慢慢平息,但是李豫已經沒有足夠的錢糧來養活(約束)邊軍了。所以他只能給領導邊軍的將領,留了一個後門,允許他們自籌錢糧,這就相當於把邊軍進行放養,沒有了錢糧作為紐帶,邊軍邊將的忠誠度,與日俱下,這也為後來的那場“二帝四王之亂”點燃了引線。

安史之亂髮生在大唐東北,而為了平滅安史之亂,大唐調動了防守西北的軍團,所以李豫這面平了安史之亂,那面的吐蕃又趁機蠶食了西北大部,甚至對於關中也虎視眈眈。李豫的部下僕固懷恩,為平息安史之亂,用自己的女兒和親,借來了回紇騎兵,安史之亂過後,因為多方面的原因,僕固懷恩被逼反唐,而回紇也成了他的幫兇。如果不是郭子儀力挽狂瀾,那麼李豫可能很難把皇位坐牢。

當年郭子儀不光因功,登上了凌煙閣,自己的兒子和女婿也都在朝中任職,有一次郭子儀過壽,上朝用的象牙筆記本,就擺滿了一床,據說《紅樓夢》中的“笏滿床”,指的就是郭子儀。所以當郭子儀的兒子,和李豫下嫁的公主發生矛盾時,李豫選擇了教育自己的閨女。這段不知真假的故事,也就是後來“醉打金枝”的出處。而駱駝此時,能深刻地感受到李豫心中那份的無奈。

皇宮內的情種,馬背上的帝王,小記唐代宗李豫


李豫登上皇位,是因為宦官李輔國的擁戴,雖然後來他用不太光明的手段,剷除了李輔國(因為李輔國飄了),但是他卻沒有擺脫對宦官的信任,他執政時一直都對宦官崇信有加。唐朝後期的宦官之禍,並非因他而起,卻是因他而興。他是第一位靠宦官擁立的帝王,但卻不是最後一任。

在公元779年,這個唐朝第一位以皇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子,在外憂內患之下病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