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奴”生活苦?還是“租客”更慘?看了讓人忍不住落淚

近兩日,看了一本書,書名叫《房地產經濟學》,很有意思,書裡頭有句話大概講的這個意思:當今中國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房奴,一種是想做房奴而不得的人,倘若一個人還沒光榮的成為一名房奴,那是因為我們正走在成為房奴的路上。

一說又說到了多軍和空軍上了。

“房奴”生活苦?還是“租客”更慘?看了讓人忍不住落淚


空軍有個極具慣性的說法:自從買了房子,就好似泰山壓頂,未來十年或者二三十年都要被壓得踹不過氣,生活幹巴巴的,一擰都能擰出清水滴來,想想都可怕。

“房奴”生活苦?還是“租客”更慘?看了讓人忍不住落淚


真實狀況真是這樣嗎?

深悅君想說的是,其實很多空軍都過於想當然。

不可否認,剛入社會的年輕人一線上車,面臨的經濟壓力很大,但這並不意味當房奴就可悲了,還有人說,買了房就意味著要給銀行打十幾年的工了,或者直接賣身給銀行,簡直悲涼悲苦悲慘啊。

實際上呢,能上車者,個人的收入幾乎都具備高敏感和高彈性的特點,在不斷增長的狀態之中,事實上,還貸的時間往往比預計的短很多。

“房奴”生活苦?還是“租客”更慘?看了讓人忍不住落淚

可見,買不買房,已經關乎到你的未來。

近年來,有關房奴的話題很多,特別是近兩年來,隨著房價攀上一個又一個高度,“房奴”的含金量也越來越高,成色越來越強。

因此,很多人對房奴這個詞都很敏感。有人也問,既然買房成了房奴,那沒有買房的人成了什麼了呢?

“房奴”生活苦?還是“租客”更慘?看了讓人忍不住落淚


顯然,這是一個非常現實而尖銳的問題。

答案是:買了房,是房東;沒買房才是房奴!

前期是困難,但是你可以把房租出去,在深圳,2015年前,一套市內商品房,100萬首付解決問題,每個月還貸款15000,房租出去6000元;現在,僅僅4年過去,你還是每個月還款15000,房租15000!

所以,從經濟的轉嫁意義上,租房子的才是真真正正的房奴!

因為,租客為了租這房子而必須付出金錢的代價!

買房子的是房東,因為你長達30年都是一樣的還款金額,而房租會上漲,經濟會通脹,房子會升值!即使萬一房子跌了,你不還一樣有租金收麼!

買了房,你花費了30%的代價,享受了100%的物業升值和百分之百的物業租金收益!

很多人說起買房,都是一臉的嫌棄!一臉的鄙視:又是一個靠父母上車的人!又是一個揹負了鉅額債務的房奴!

說個真實的案例!

說句實話,很多年前,A也是這個觀點!覺得我一但買了房子,我就要為此揹負了鉅額的債務,一輩子都翻不了身!於是乎,在老家買了一個房子,蓋了一棟房子!覺得很完美!

時至今日,當初與A一起看房的B,用同樣的代價,在深圳買了一套房子,而A在老家蓋了一棟房子!今天再回首,B的房子現在價值900萬,B今年賣出去了又買了一套1500萬的房子,還有餘力在老家繼續蓋了一棟房子!A尼,依舊在別人家的房子過日子!

“房奴”生活苦?還是“租客”更慘?看了讓人忍不住落淚

沒買房的,你才是真正的房奴!

那麼,對沒買房的人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預計有一半人是兩個字——後悔,後悔沒有當房奴,如果當了房奴,也就不必為了房子操心了。

所以,這部分人如果也給個名字的話,可以叫“悔奴”,因為沒有負債買房的膽量和勇氣,卻一直想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面對不斷上漲的房價,也就不停地後悔,比成了房奴過得還不踏實,所以一直在為要不要買房糾結。

後悔加糾結,這個日子呀,過得也真的很不容易,叫其“悔奴”,恐怕一點也不為過。

在未買房群體中,大約有30%的人,則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哪一天有錢了,就買房,沒錢,決不身背鉅額債務買房。

通過租房讓自己的小日子先過起來,嗨起來,再考慮買房,決不做因為買房影響正常的生活。

對他們來說,有買房打算,但不會因為買房影響其他方面的消費,不讓自己用房奴的生活約束自己。所以,他們會認為他們屬於真正的房子的主人,即便沒有房子,也是房子的主人,可以叫“房主”。買與不買,他們都能夠左右房子,左右自己手中的錢,而不是被房子牽著鼻子走。

事實上,無論他們在哪裡租房子,都始終擺脫不了幫房東“還貸款”的命運!這才是真正的房奴!

房奴和沒買房的生活在前期差別不是很大,房奴的生活相對來說拮据一點,沒買房的就要寬裕一點,不過沒買房的生活也不會富裕到哪裡去,畢竟還是沒有買房的,還需要在外面租房子住,工資這些是可以存下來不少的,有人可能會認為沒買房是更好的,可是等房奴還完貸款就知道差別有多大了。

“房奴”生活苦?還是“租客”更慘?看了讓人忍不住落淚

房奴還貸款的時間是不定的,有的是10年,有的是20年,如果是在30歲的時候貸款買房,之後是需要還20年的貸款,等到50歲就可以還完貸款了,雖然這個過程是比較困難的,但是還完貸款就會比較輕鬆了,還有了自己的一套房子,而沒買房的還是沒買房,每個月存上一點錢,等到50歲還是隻有十幾萬到幾十萬的存款,還沒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到50歲還沒有自己的房子是比較難受的。

對於房奴來講,40歲前 買房=巨大的經濟壓力

普通老百姓買房通過按揭的手段,先支付一部分的首付款,剩下的房款從銀行貸款再慢慢每個月還房貸,從貸款的那一刻起,就成為了房奴,被房子所累,一個月工資就固定的那一點,大部分都要支付房貸,所以說相當於揹負巨大的經濟債務,不敢過度消費,不敢請客,精打細算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份用。

“房奴”生活苦?還是“租客”更慘?看了讓人忍不住落淚

對租房者而言,40歲前 租房=自由

而相比租客就有很大的不一樣了,現在的租金水平來看,大部分城市租金水平是低於月供的,比如說在北京一套房子的月供大概都是要1萬-2萬左右,而北京二環裡的租金也不過是這個水平,如果租的稍微遠一些,幾千塊就能租到滿意的房子。

“房奴”生活苦?還是“租客”更慘?看了讓人忍不住落淚

而且對於租客來講可以自由自在換房子,工作在哪裡房子就租到哪裡,這點房奴肯定是做不到的,房奴只能圍繞自己的房子找工作,也不敢輕易換城市,因為一套房子已經要用一輩子去還房貸了。相對而言租客是更加自由輕鬆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